【摘要】:有证据表明,早先的铜版画虽出自洋人之手,但后来大多由中国人绘制。乾隆时期,铜版画达到鼎峰。今天展室展出的两幅铜版画是铜版画中最早的和新近的作品。后来,西洋人开始教中国人作铜版画,渐渐便有了中国人的画作。因此,道光年间的铜版画中,面孔成了中国人的面孔,山水也是中国风格。但铜版画最终还是日渐衰落。铜版画在中国只是皇帝的一种消遣娱乐,并没有像在日本一样普及流行。
西方的美术工艺也渐渐影响了中国。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铜版画。日本也有从西方传来的铜版画。司马江汉[6]将铜版画引入日本,开创一种日本画法,以其妙趣横生的特点广为流传。铜版画传入中国则更早一些。中国的铜版画并非都出自洋人之手。有证据表明,早先的铜版画虽出自洋人之手,但后来大多由中国人绘制。乾隆时期,铜版画达到鼎峰。乾隆帝是个好大喜功的人,只要出征某个地方打了胜仗—中国所谓胜仗并不可靠,达成和议往往也叫胜利—就要作诗留念。若是大些的胜利,还要在太学立碑。不仅清朝如此,中国自古以来打了胜仗都要在太学立碑。日本若也如此,一定很有趣。中国有所名为辟雍的太学,打了胜仗一般都会在此立碑告功。清朝时期,乾隆帝打了胜仗,譬如平定伊犁以后,也在太学立了块很大的碑,记述战争经过。不过,好大喜功的乾隆帝后来不再满足于在太学立碑告功,开始想用绘画传播自己的功绩。由于传教士会作西洋铜版画,乾隆便想用它来宣扬自己的战功,铜版画就此兴起。今天展室展出的两幅铜版画是铜版画中最早的和新近的作品。最早的铜版画可能出自西洋人之手,因为中国人的衣服画得很像洋人的衣服,年号也是用洋文写的。后来,西洋人开始教中国人作铜版画,渐渐便有了中国人的画作。因此,道光年间的铜版画中,面孔成了中国人的面孔,山水也是中国风格。但铜版画最终还是日渐衰落。我们在展室陈列了一些样本。铜版画在中国只是皇帝的一种消遣娱乐,并没有像在日本一样普及流行。不过,到底是皇家御制,做出来的铜版画都十分精美。如此,西洋事物逐渐被中国吸收采用。(www.zuozong.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