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国有嘉木-瑰丽奇绝的楚文化

南国有嘉木-瑰丽奇绝的楚文化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北方黄河流域有炎、黄两大氏族部落进行中原文明的创造时,南方江汉流域已经有了一个强大的氏族部落。主要的原因有两个。《诗经·周南·汉广》中有一句“翘翘错薪,言刈其楚”说的就是这种灌木。其中芈(mǐ)姓的一支为了寻求安全、富庶的生存环境,南下迁徙到江汉流域,并且在这里扎根、繁衍,成为楚民族的前身。到了春秋中期,楚庄王吞并了周围许多小国,极大地扩充了领土面积。

南国有嘉木-瑰丽奇绝的楚文化

楚辞产生于楚地。楚地在哪里呢?楚地是一个历史的地域概念,它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在最强大的时候控制的所有地区,指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在成熟阶段统治的所有地区,也就是指包括江汉流域在内的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具体说来,是以湖北全境和湖南北部为中心,后来扩展到今天的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一共是八个省份。南方的楚地,因为它自然地理条件比较优越,很早就是人类生息、繁衍的重要地区。当北方黄河流域有炎、黄两大氏族部落进行中原文明的创造时,南方江汉流域已经有了一个强大的氏族部落。它就是九黎,九黎在楚地辛苦劳作,创造着江汉流域的文明;当北方黄河流域出现了仰韶、龙山文化时,南方江汉流域也现出了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仰韶、龙山文化闪耀着华夏文化的光辉,大溪、屈家岭文化闪耀着楚文化的光辉。至少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以前,南北文化的创造和发展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和基本上相似的进程。但是,到了后来,南北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了不平衡状况:北方中原文化持续不断地迅速发展,而南方楚地文化则落后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南方形成的强大部落都在与北方强大部落的冲突和战争中被击败而分化、衰落了,如九黎被黄帝击败而分化,随后兴起的三苗又长期遭到尧、舜、禹的征伐而衰落,这就使得楚地文化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挫折。二是南方地区多山林水泽,不容易开发,生产力提高就比较慢,各个氏族部落不能象居住在北方平原地区的氏族部落那样较快地由采集、渔猎的劳动转入农业畜牧业的生产,这种生产力的缓慢发展相应地大大限制了文化发展的速度。因此,当北方中原地区已经跃入阶级社会,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时,南方楚蛮地区仍然长久地停留在原始的父系氏族社会阶段,并始终成为中原王朝压迫、讨伐的对象。然而,历史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直线型的,而是复杂多变的。南方许多散居的氏族部落,一千余年以来在外抗强敌、内求兴盛的艰苦奋斗中,终于融合成一个强大的楚民族,建立了强大的楚国家,并且在吸取、学习北方先进的华夏文化和博采、消化南方土著文化的过程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楚文化。

楚国又可以称为“荆”。春秋战国时代,以湖北为中心延展到其他省份的那个国家为什么要叫做“楚国”,又可以称作“荆”呢?原来,“楚”是南方江汉流域的山林中生长茂盛的一种灌木的名字。《诗经·周南·汉广》中有一句“翘翘错薪,言刈其楚”说的就是这种灌木。《说文解字》云:“楚,丛木,一名荆也。”正是由于南方江汉流域荆楚丛生,人民的生活离不开荆楚,所以商周以来,北方华夏楚就以“荆楚”通称江汉流域的南方地区和南方民族,就象《诗经·商颂·殷武》里所说的“维女荆楚居国南方”(译:只有你这个荆楚,居住在中国的南方)、“挞彼殷武,奋伐荆楚”,(译:武丁神速真勇武,奋起威力伐荆楚)。但是,构成楚民族主体的、成为融合南方各个民族的核心力量的一支氏族部落,却并不是江汉流域的山林水泽哺育出来的土著部落,而是生活在北方中原地区的祝融部落的一支。祝融部落后来分化成为八支。其中芈(mǐ)姓的一支为了寻求安全、富庶的生存环境,南下迁徙到江汉流域,并且在这里扎根、繁衍,成为楚民族的前身。芈楚本身的文化,是北方中原系统的文化,由于它把北方先进文化带入了南方,它所活动的江汉流域便逐渐成为南方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芈楚为着本族的生存和发展,在江汉流域“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创业过程中,在与北方中原王朝和南方土著氏族的交往、冲突中,始终努力吸取北方先进文化,并坚持以其作为本民族的主导文化;同时,它不断地融合南蛮各个民族(例如九黎,三苗的后裔),不断地消化南方的土著文化。到了商朝初年,芈楚已经发展成为使中原王朝不敢等闲视之的荆楚大族。商朝为掠夺、征服荆楚,不得不派遣大军攻占,后来又长期在楚地设立坚固的政治、军事据点,来防范和扼制荆楚。荆楚在商朝强大的军事势力面前,表面上臣服于商朝,实际上暗暗地积蓄力量,与商朝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因此可以说,南方的荆楚与北方的中原的斗争是贯穿商朝始终的。商朝时,南北关系一直紧张。不过,商王朝的南侵直接将商文化不断地传入南方,客观上为荆楚学习和吸取北方先进文化以加快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商代,荆楚一直是以商文化为它的主导文化的。而成熟的楚文化也反映出受到了商文化的巨大影响。商朝末期,周王族兴起,荆楚为了摆脱商朝的压迫,就转而顺从周文王,因为忠实殷勤,周朝初年,荆楚还得到了周王朝的册封。从此,荆楚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开始了独特的楚文化建设。据《左传》和《史记》记载,楚国刚开始建国时,国家十分弱小,土地还不到方圆一百里,所以一直到春秋中叶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仍是以借鉴北方先进文化为主导。考古学家发现的楚地在这段时间里的文化资料,都说明了这一点。从春秋开始,楚国就迅速强盛起来。春秋初期,楚武王北犯中原,自立为王,表现出了他力争平等,傲视天下的大无畏精神,显示了不受任何传统约束的蓬勃生气,以豪迈的气概登上了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到了春秋中期,楚庄王吞并了周围许多小国,极大地扩充了领土面积。据《韩非子·有度》称是“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楚庄王还以“向(周)鼎之大小轻重”显示了其想要称霸中原的雄心。可以说,楚庄王翻开了楚国雄据南方、横戈九州三百余年,令中原许多国家自愧弗如,惊叹不已的历史,展示了她那独具特色的,并在逐渐统一江汉流域及南方大部分地区的过程中日趋成熟的,从而体现着当时世界文明最高成就的楚文化系统。(www.zuozong.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