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代小说:《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简评

清代小说:《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简评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代的短篇小说,以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为代表。这两部短篇小说集确实各具风采。长篇小说以《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为代表。它是中国古代成就最高的长篇讽刺小说。晚清时代,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近代报章杂志和出版机构大量出现,成为各类小说等文学作品刊载的平台、传播的利器,使这些作品及其所体现的思想情绪得以广泛传播。

清代小说:《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简评

清代短篇小说,以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为代表。《聊斋志异》学习唐宋传奇小说而来,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模仿六朝之志怪小说。这两部短篇小说集确实各具风采。《聊斋志异》曲尽人心人情,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引人入胜;而《阅微草堂笔记》追求魏晋风格,文字简短高古。从内容上讲,两作品均有大量揭露社会黑暗的篇章;在描写人情方面,《聊斋志异》花妖狐怪,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阅微草堂笔记》则不太注重故事性而多道德说教,他自说“小说稗官,知无关于著述;街谈巷议,或有益于劝惩”。[15]对于这两部作品,都有不少模仿制作,也有一定影响。

长篇小说以《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为代表。《儒林外史》对八股取士的封建考试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它虽采用夸张的手法,却体现“讽刺的生命是真实”的深刻的现实性。它是中国古代成就最高的长篇讽刺小说。

《红楼梦》反映了官僚地主生活的腐朽,表现了具有叛逆性格青年的民主思想与传统意识形态的冲突,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趋势。《红楼梦》塑造了一大群具有深刻典型意义而又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它以思想和艺术的伟大成就而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www.zuozong.com)

此期还有侠义小说、历史演义、倡优小说、才子佳人小说等的出现,如《隋唐演义》《说唐演义全传》《女仙外史》《说岳全传》《斩鬼传》《海上花列传》《镜花缘》《玉娇梨》《平山冷燕》《好逑传》《三侠五义》等。晚清还出现一批谴责小说,揭露社会的黑暗丑陋、官场的腐朽险恶以及官员的贪腐横暴,如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等。以上各类作品数量巨大,题材广泛,思想倾向也不一致,但都因适应市民社会需要而拥有广泛的读者群。

晚清时代,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近代报章杂志和出版机构大量出现,成为各类小说等文学作品刊载的平台、传播的利器,使这些作品及其所体现的思想情绪得以广泛传播。曹聚仁曾说,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坛和报刊是表姊妹,血缘是很密切的”[16]“一部近代文化史,从侧面看去,正是一部印刷机器发达史”。[17]最早的中文报刊是《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于1818年8月5日在马六甲创办发行;1833年8月1日《东西洋每月统计传》在广州创办发行,是第一份在中国本土创办的中文报刊;1861年11月,字林洋行在上海创办《上海新报》;1872年英国商人美查(Ernest Major)创办《申报》,这是近代生命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商业报纸;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创办《昭文新报》,这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纸;1874年2月4日,著名文人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为文人办报之始。据统计,鸦片战争至甲午海战前,海内外中文报刊仅110余家;而1897至1898两年,新办报刊就达到了104家;1896年到民国成立时,全国报刊就达1600余家。可见发展之迅速。此外一些出版机构创办报刊,比如1897年成立于上海的商务印书馆,不仅大量出版翻译西方政治、经济、文学名著,如严复的《天演论》、林纾的《迦茵小传》《块肉余生记》等60余部翻译小说,也出版文学类报章,如《绣像小说》《小说月报》等大量小说作品。[18]现代出版机构的出现,为思想和文学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极佳平台,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大普及、大发展。[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