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经注》中的福泉骊珠:遵化汤泉浴日

《水经注》中的福泉骊珠:遵化汤泉浴日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水经注》中,除了记载一些常见的河流、泉水之外,还记载了各地的温泉,其数量达到31个之多。其炎热特甚者,如滍水温泉,“温泉水注之,水出北山阜,七源奇发,炎热特甚”。其炎热奇毒者,如鲁阳县的温泉,其水“如沸汤,可以熟米”。《水经注》一书中还对各个温泉的特点、矿物质、生物等情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叙述。《水经注》中所记载的温泉,有许多都能够治百疾,疗恶疮、去痾疾、救瘙痒、杀三虫。

《水经注》中的福泉骊珠:遵化汤泉浴日

到了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对汉朝时人所著的《水经》一书进行注解,写成了流传千古的《水经注》。在《水经注》中,除了记载一些常见的河流、泉水之外,还记载了各地的温泉,其数量达到31个之多。郦道元把这些温泉按照泉水的温度进行等级划分,依次为“暖”“热”“炎热特甚”“炎热倍甚”“炎热奇毒”。

其暖者,如汜水之温泉,“汜水又北合鄤水,水西出娄山,至冬则暖,故世谓之温泉”。(《水经注》卷五·河水)其热者,如祁夷水温泉,“祁夷水又东北,热水注之,水出绫罗泽,泽际有热水亭,其水东北流,注祁夷水”。(《水经注》卷十三·灅水)其炎热特甚者,如滍水温泉,“温泉水注之,水出北山阜,七源奇发,炎热特甚”。(《水经注》卷三十一·滍水·淯水)其倍甚诸汤者,为大翮山、小翮山温泉,“此水炎热倍甚诸汤,下足便烂人体”。(《水经注》卷十三·灅水)其炎热奇毒者,如鲁阳县的温泉,其水“如沸汤,可以熟米”。(《水经注》卷三十一)而遵化的汤泉,属于“炎热倍甚”这一类型,“养疾者不能澡其炎漂,以其过灼故也”。(《水经注》卷十四·湿馀水·沽河·鲍丘水·濡水·大辽水·浿水)而其中还有一种最为奇特的温泉,此汤泉即是《水经注》卷三十一“涢水”条所记载的今湖北应城县境内的涢水温泉。这眼水泉,“口径二丈五尺,垠岸重沙,端净可爱,靖以察之,则渊泉如镜,闻人声,则扬汤奋发,无所复见矣”。《太平御览》一书中写道:人们到达汤泉跟前,“一有声则沸从下出,不可止”。《太平寰宇记》载:“温泉在应城县西南,人静则泉清,人闹则泉沸。”这里的汤泉,在没有听到人声时,其安静如同处女;而一闻到人们的喧闹声,热水勃然而发,竟然从地下喷涌而出,真可称得上是天下奇观。

《水经注》一书中还对各个温泉的特点、矿物质、生物等情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叙述。在其记载中,有的温泉含有硫磺气,这一类型的温泉较多。如汉水温泉,“水发山北平地,方数十步,泉源沸涌,冬夏汤汤,望之则白气浩然,言能瘥百病云,洗浴者皆有硫黄气”。(《水经注》卷二十七·沔水)有的有盐气,如夷水温泉,“父老传此泉先出盐,于今水有盐气。夷水有盐水之名,此亦其一也”。(《水经注》卷三十七·淹水·叶榆河·夷水·油水·澧水·沅水·泿水)有的泉中有鱼,如云水温泉,“水出县北汤泉,泉源沸涌,浩气云浮,以腥物投之,俄顷即热。其中时有细赤鱼游之,不为灼也”。(《水经注》卷三十八·资水·涟水·湘水·漓水·溱水)

上图:腾冲温泉(www.zuozong.com)

下图:宋李昉《太平御览》

《水经注》还多次提到温泉可以“治百病”。如高氏山的温泉水“其水温热如汤,能愈百疾”,昌平温泉“疗疾有验”,桥山温泉“能治百疾”,因此使得到这里来的人如同百水归川。在这里,作者真实地记载了温泉的保健作用。又如大翮山“右出温汤,疗治百病”,“温水出太一山,其水沸涌如汤。杜彦达曰:‘可治百病。’”但是大翮山温泉的疗效,却与世道的清浊有着密切的关系:“世清则病愈,世浊则无验。”这又颇有些神奇的色彩。《水经注》中所记载的温泉,有许多都能够治百疾,疗恶疮、去痾疾、救瘙痒、杀三虫。这些记载,都说明早在北魏及更早的时间,人们对温泉的医疗价值就已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和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