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创世与起源神话

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创世与起源神话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母三姑造万物汉族创世神话。所以人间大年初一祭太阳神,八月十五祭月亮神。葫芦籽后来变成一个男人,并与三姑娘成了亲。他们两人繁衍了人类,所以后世将三姑娘称为“地母”。婚后妻子生下一个大肉球,夫妻二人按照天神的旨意,把肉球剁碎后撒到山上。(刘怡)伏羲和女娲汉族人类起源神话。最终兄妹二人结为夫妻,成为人类的始祖。流传于云南省洱源县。(海涛)太阳哥和月亮妹汉族日月起源神话。不久这对兄妹打败了冥王神。

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创世与起源神话

地母三姑造万物 汉族创世神话。流传于云南省鹤庆县。讲述的是:天王老子把天地分开后,又造了大黑、二白、三姑娘三个人,让他们去地上造物。三个人下凡时,分别向天王老子要了一样东西,大黑要了赶山鞭,二白要了聚水瓶,三姑娘要了一个大葫芦。来到人间,大黑用赶山鞭将地上奇形怪状的石头赶拢后,觉得很累,就回去了;二白用聚水瓶中的水将地上凹的地方填平后也上天了;三姑娘见大地上除了水就是山,觉得很单调,就把葫芦籽撒在地上。葫芦籽变成花草树木、雀鸟走兽、鱼虾蜂虫。大黑、二白见地上有了万物,便来争功劳,还要拿走三姑娘的大葫芦。三姑娘就将葫芦分成两半,给他们一人一半。天王老子知道这事后发怒了,不仅不让大黑、二白回天上,还不准他们住在地上。大黑、二白只好分别住在半边葫芦中,在天空飘来飘去,最后分别成了太阳和月亮。三姑娘在每年的年初给大黑送去吃的,八月十五给二白送去食物。所以人间大年初一祭太阳神,八月十五祭月亮神。三姑娘把葫芦分给大黑、二白时,留下了一粒葫芦籽。葫芦籽后来变成一个男人,并与三姑娘成了亲。他们两人繁衍了人类,所以后世将三姑娘称为“地母”。杨五一讲述,鹤庆县集成办公室采录。收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云南卷》,16开,2页,1 200字,中国ISBN中心2003年版。(刘怡)

洪水漫天 汉族创世神话。流传于云南省江川县。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位英雄将司水的恶神关在铁笼里,将他交给自己的一儿一女看守。几天后,恶神要水喝,两兄妹依了它。不一会儿他又求兄妹二人放了他,并告诉他们:“三天后有一场大难,若你们放我出去,我将会保护你们一家。”兄妹俩真的放走了他。恶神临走时,叫他们三天后坐进自家的大木盆里。三天后,洪水来临,漫到了天上,兄妹俩乘坐的木盆撞到了天庭,响声惊动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得知洪水漫天后,就派神猪下凡治理。神猪在地上拱出许多大江大河,排除了人间的水患。兄妹俩落下地来,可大地上再也找不到其他人。后来哥哥只好向妹妹求婚,但妹妹起初不同意。过了一段时间,兄妹俩通过隔河穿针、滚磨盘等方式验证天意后,最终成了亲。婚后妻子生下一个大肉球,夫妻二人按照天神的旨意,把肉球剁碎后撒到山上。两天后,肉末都变成了小人,其中撒在李子树上的就姓李,撒在桃树上的就姓陶,撒在柏树上的就姓柏。李云杰讲述,杨忠友、施正国搜集、记录、整理。收入《江川县民间文学集成》,32开,2页,1 4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刘怡)

伏羲和女娲 汉族人类起源神话。流传于云南省会泽县。讲述的是:远古时,洪水几乎毁灭了人类,地上只剩下伏羲和女娲兄妹二人。后来,他们决定成亲,以便繁衍人类。为了看看老天爷是否同意,两人就分别在两座大山之间烧火、滚石磨。结果两股火烟汇合了,两扇石磨也滚到一起。最终兄妹二人结为夫妻,成为人类的始祖。龚汝扬讲述,龚云峰搜集,用幅整理。收入《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会泽县卷》,32开,2页,470字,会泽县民委、文化局、文联1991年编印。(龚正嘉)

“雷楔子”炸人种 汉族人类起源神话。流传于云南省洱源县。讲述的是:很久以前,洱源境内住着一群很怪的人,连山神都怕他们。后来山神把他们告到玉帝那里,玉帝就派雷公下凡惩罚他们。结果雷公把他们炸死了很多。玉帝认为不能让人类灭绝,就留下一个做人种的女人。这个女人怀孕后,玉帝又派雷公帮她把肚子炸开。肚子中出来了五百个小石人,他们跑向四面八方,于是人类得以繁衍下来。芮丰讲述,李佩玖采录。收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云南卷》,16开,2页,2 000字,中国ISBN中心2003年版。(刘怡)

山生葫芦传人种汉族人类起源神话。流传于云南省鹤庆县。讲述的是:古时候,地上没有人,所有的山都会飞。当时天下最高的山是天台山,人称“母山”,它对面的山叫“公山”。母山与公山孕育出一青一红两个葫芦。青葫芦不断淌出清水,红葫芦周身却冒着火,成了火葫芦。两个葫芦碰撞后,生出了满山的小葫芦;从小葫芦中走出许多男人和女人,这些人就是黄坪人的祖先。而公山和母山仍不断交配,让山下的人遭难。人们就在一堵石崖上磨了一面镜子,放在公山与母山之间,让它们感到羞愧,中止交配。后来,镜子变成月亮。唐元清讲述,章虹宇、奚锡钧、董瑞泽采录。收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云南卷》,16开,2页,2 000字,中国ISBN中心2003年版。(刘怡)

太阳为什么会刺眼 汉族日月起源神话。流传于云南省保山市。讲述的是:很久以前,太阳和月亮是一对兄妹,月亮哥哥是银身子,住在银山上;太阳妹妹是金身子,住在金山上。父王要求它们每天到宇宙间巡视一遍,哥哥在前,妹妹随后。太阳说自己晚上独自行走很害怕,要求自己先走,让哥哥后走。月亮心肠好,在征得父王的同意后,让妹妹先走。出了天宫,太阳说自己身子热,穿不住衣衫,但光着身子出去又害羞。月亮就帮它买来大大小小的针,并告诉它,有人看就用针戳他的眼。赵惠珍讲述,晓黎记录、整理。收入《散落的珍珠》,32开,2页,800字,保山地区群众艺术馆1983年编印。(刘怡)

太阳为什么会刺眼睛 汉族日月起源神话。流传于云南省呈贡县。讲述的是:从前,月亮和太阳是一对姐妹。月亮姐姐衣着华丽,经常走出天宫巡视人间;而太阳妹妹没有裤子穿,常常躲在云彩被子里,不肯露面,怕被人看见。后来月亮姐姐就借了一包绣花针给妹妹。从此以后,太阳也像姐姐那样经常出来巡视人间,谁要是看它,它就用针刺谁的眼睛。佚名讲述,晋琨搜集、整理。收入《呈贡民间故事》,32开,1页,270字,呈贡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95年编印。(海涛)

太阳哥和月亮妹 汉族日月起源神话。流传于云南省建水县。讲述的是:盘古开天辟地后,天上出现两位大神,一位是代表光明的太阳神,一位是代表黑暗的冥王神。他们都想掌管天地,便打起仗来。最后太阳神败了,冥王神把太阳、月亮和星星都抢走了,大地一片黑暗。女娲为了拯救人类,用泥巴重新捏造太阳哥和月亮妹。不久这对兄妹打败了冥王神。冥王神便逃到天边,变成一颗冥王星。可太阳哥也累死了,月亮妹十分悲痛,它流出的伤感泪水变成了星星。它怕冥王神再来抢走自己的哥哥,就始终守护在太阳身旁。张公合讲述,胡贵荣、张绍碧记录。收入《云南民间文学集成·建水故事卷》,32开,2页,1 300字,建水县文化局、民委1989年编印。(海涛)

太阳与月亮 汉族日月起源神话。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讲述的是:很久以前,天上有两个太阳,大的刚落下,小的又出来,于是世界就没有了黑夜。当时,人间有母子俩,他们为了生活,整天辛勤地劳动,到后来实在累不动了。一天,蚯蚓告诉小伙子,用龙马山的蚕丝织一块长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丈的丝布,用它能将小太阳罩住。小伙子在仙女的帮助下织好了丝布,接着又在老鹰的指点下把小太阳罩住。小太阳从此不再炽热,变成月亮。冯文祥讲述,冯文彬记录。收入《玉溪市民间文学集成》,32开,3页,1 500字,玉溪市文化局、民委、文联、群艺馆1989年编印。(刘怡)

金太阳和银月亮 汉族日月起源神话。流传于云南省南华县。讲述的是:金太阳是王母娘娘头上的宝冠,银月亮是她的一面镜子。王母娘娘让神鹰和蛤蟆日夜守护这对宝物。当时有两个魔术师,一个叫恨天,一个叫恨地。他们先是找来九十九只会叫的跳蚤,要叮瞎神鹰的眼睛;然后又找来九十九只会变亮的虱子,想刺瞎蛤蟆的眼睛。结果蛤蟆真的瞎了;而由于叮神鹰眼睛的跳蚤死了一只,所以神鹰没事。神鹰用翅膀把恨天扇进东海,让他喂了鱼;恨地也被它吓死了。神鹰把金太阳吞进肚里后,变成一座大山;蛤蟆因失职而羞愧难当,就变成一块巨石。代致民讲述,余伟民记录。收入《民族民间文学资料》,32开,3页,1 200字,南华县民委、文化馆1986年编印。(刘怡)

六个太阳和六个月亮 汉族日月起源神话。流传于云南省绥江县。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一只猴子沿着马桑树爬上了天,把六个太阳和六个月亮摘了下来。但它下来时,不慎摔碎了五个太阳和五个月亮。后来,剩下的太阳和月亮得以重新升上天空。为了保护它们,人们把马桑树弄得又矮又弯。马志明讲述,钱生龙搜集、整理。收入《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绥江县卷》,32开,2页,1 000字,绥江县文化局、文化馆1991年编印。(龚正嘉)

月姆姆灰 汉族日月起源神话。流传于云南省保山市。讲述的是:很久以前,天上有一种叫“披头发”的怪物,它一出来就遮住月亮,并让月亮生病。“披头发”很怕灶灰,所以一旦它遮住了月亮,月亮里的月姆姆就拿出灶灰来泼,于是就有了月食现象。但月姆姆一撒灰,地上的庄稼就会大量地长腻虫。所以庄稼人一见月食,就赶紧敲着锣鼓喊“月姆姆灰,月姆姆灰”,帮月亮赶走“披头发”,让庄稼少生腻虫。赵惠珍讲述,晓黎整理。收入《散落的珍珠》,32开,1页,300字,保山地区群众艺术馆1983年编印。(刘怡)

北斗七星 汉族星宿起源神话。流传于云南省双柏县。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七个人是好朋友,其中一人比黄羊跑得快,一人会听天看地,一人能用手把山端起来,还有一人能一口喝干大海里的水……有一天七人相约去为国王效力。国王想看看他们的本事,就提出与他们比本领。在比赛时,他弄虚作假,还想方设法要除掉这七人。七个朋友尽管最后用自己的能力战胜了国王,但感到人间难容有本事的人,就相约上天安身。上天后,他们成了北斗七星。张学尚讲述,苏锡纬记录。收入《双柏民间文学集成》,32开,3页,1 800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刘怡)

万物为何不会讲话 汉族起源万物神话。流传于云南省文山县。讲述的是:很久以前,万物都会讲话,因而世上的噪音太大,以致干扰了玉帝休息。他就派天将劝地上的万物不要大声喧哗,但只有人类听从他的劝告。玉帝大怒,从此只让人讲话了。佚名讲述,王樱搜集、整理。收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故事集》第三集,16开,1页,100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委、文化局1987年编印。(龚正嘉)(www.zuozong.com)

稻谷的传说 汉族农作物起源神话。流传于云南省昆明市。讲述的是:有一天,玉皇大帝派一只小狗给人类带来了稻谷种。那时候,谷苗从根到尖都长满了谷子。地上的粮食多了,人们不懂得珍惜,大量糟蹋。玉皇大帝见后大怒,就把人间的粮食又收回天上去了。后来,一群鸟儿饿得不行,便对着天拼命地叫喊:“留着尖,留着尖。”它们的叫声被玉皇大帝听见了。从此以后,人们种的稻谷就只有尖尖部分结谷子了。陈国民讲述,陈有琼记录。收入《昆明市民间文学集成·官渡区故事卷》,32开,1页,351字,昆明市官渡区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94年编印。(海涛)

包谷是怎样形成的 汉族农作物起源神话。流传于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讲述的是:古时候,包谷、洋芋和谷子同长在一棵树上,包谷长在中间,树根上结着洋芋,谷子长在最上面。每逢收割的时候,人们忙得不可开交。有一年的收割时节,有个懒惰的妇人抱怨这三种作物不该长在一棵树上,让天神听到了。从此以后,人们种的包谷就再也不会结洋芋,也不能长出谷子了。包昌相讲述,唐国亮搜集、整理。收入《禄劝民间故事》,32开,1页,364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文化局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91年编印。(海涛)

天涯寻谷 汉族农作物起源神话。流传于云南省南华县。讲述的是:很久以前,有个国家没有粮食,国王便许诺,谁找到谷种就将女儿许配给谁。一条大白狗听说后,就跋山涉水来到天涯,找回了三粒谷种。不久国王想反悔,但公主为了树立父王的威信,自愿嫁给大白狗。夫妻俩离开了王宫。几年后,这个国家到处都是谷子。为了感谢大白狗,太子把它和妹妹找了回来。此时公主已生了五个孩子,太子便封他们一个为汉族,一个为彝族,一个是苗族……此后天下就有了许多民族,而狗也受到各民族的尊重。郭中玉讲述,陈维礼、周丕福记录。收入《民族民间文学资料》,32开,4页,2 000字,南华县民委、文化馆1986年编印。(刘怡)

人吃的是狗带来的 汉族农作物起源神话。流传于云南省江川县。讲述的是:开天辟地时,天神派狗和猫把五种农作物的种子带到人间。狗和猫用大小两个葫芦将稻谷、小麦、包谷、蚕豆和荞麦装好,正要上路时,狗发现还有一种像它尾巴的粮食种子没带上。尽管猫一再催促,但狗还是将这种粮食采了一根,拴在自己的尾巴上。在路上,猫和狗商定,谁先到人间,谁就在人间吃最好的。过天河时,见猫不会游泳,狗就先背着大葫芦过河,然后又回来将猫背过河。当定第二次返回准备背小葫芦时,猫背着大葫芦跑了。结果猫先到人间,得了头功,吃到了鱼和肉。狗很生气,从此见猫就追着咬。后来人们得知了真相,便在过年时先喂狗,还把它拴在自己尾巴上带来的粮食叫“狗尾巴穗”。向正昌讲述,杨忠友、李志中、罗正友搜集、记录、整理。收入《江川县民间文学集成》,32开,2页,9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刘怡)

天庭信使 汉族动物起源神话。流传于云南省江川县。讲述的是:人类诞生后,玉皇大帝派管牲畜的大臣到人间传达圣旨:“金锅银甑,三天吃一顿;人吃的遍地长,牛吃的要人栽。”大臣心想,人要是懒得栽,牛就惨了,没有吃的,于是将圣旨改成:“铁锅木甑,一天吃三顿;人吃的自己栽,牛吃的遍地长。”后来玉皇大帝得知这一消息,大怒,将这位大臣发落到人间为牛。牛替人犁田时,被老虎看见了,老虎嘲笑它被人管。牛说人是万物之灵。老虎不信,结果被人施计打了一顿,全身变成花的。牛笑得前俯后仰,把上牙都碰掉了。黄春秀讲述,杨忠友、张家先、马会良搜集、记录。收入《江川县民间文学集成》,32开,2页,1 0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刘怡)

神牛下凡 汉族动物起源神话。流传于云南省江川县。讲述的是:很久以前,世间没有牛,种庄稼全靠人力。后来玉皇大帝派神牛将军下凡解除人们的劳苦。可神牛将军在天宫过惯了安逸的生活,很不高兴接受这份差事。太白星君见它垂头丧气,就骗它说人间到处是甜草甜水,吃了会益寿延年。神牛将军急忙下凡来到人间,可发现在这里的草和水都不堪入口。有一天,它遇到一个笑和尚。笑和尚说知道什么地方有甜草甜水,但要用绳子穿它的鼻子,才能带它去找。神牛将军信以为真,便同意了。笑和尚将它牵到它原先吃草喝水的地方,拴在一棵树上,并告诉它,这就是甜水甜草。神牛将军这才知道上了笑和尚的当,可由于被绳子拴着鼻,跑又跑不了,气得直喘粗气。笑和尚对它说:“玉帝皇大命你下来,是叫你帮天下百姓耕田犁地,不是叫你下来享清福。从今后你饿了以草充饥,口干了喝河水解渴。”后来,笑和尚教会神牛拉犁拖耙,并将它交给当地百姓。神牛天天为人犁地,可总犁不完,它就用自身的细毛变出许多的耕牛,从此天下就有很多牛。海从新讲述,海来春、李志中搜集、记录、整理。收入《江川县民间文学集成》,32开,4页,1 800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刘怡)

牛魔王下凡 汉族动物起源神话。流传于云南省建水县。讲述的是:古时候,大黄狗跑到天上告诉玉帝,说凡间饿死了很多人。玉帝就让牛魔王下凡,教人们用生铁造锅,木甑蒸饭,三天吃一顿饭。可牛魔王来到人间后,迷恋这里的景色,把玉帝的圣旨错传成让人们一天吃三顿饭。玉帝知道此事后,一气之下把它贬到人间,让它帮助人们耕田犁地,以增加粮食生产。佚名讲述,李云、熊兴祥搜集、记录。收入《云南民间文学集成·建水故事卷》,32开,2页,600字,建水县文化局、民委1989年编印。(海涛)

蛇神下凡 汉族动物起源神话。流传于云南省昆明市。讲述的是:洪水滔天后,世上没有人烟,也没有飞禽走兽。玉皇大帝就仿照神仙的模样,做了一男一女两个木头人,再叫蛇神带他们下凡,并让他们配成夫妻。蛇神准备下凡时,不仅带了两个木头人,还自作主张,让牛、马、猪、羊、鸡、狗等诸仙带着稻种、菜种、火种跟着自己来到地上。狗仙过河时,把稻种落在水中,于是后来稻子就长在水里,而其余的粮食则种在旱地里。玉皇大帝发现众多飞禽走兽跟着下凡后,便大发雷霆,但已来不及招回它们,只好让蛇神永远留在人间。从此,世间不仅有牛、马、羊、猪、鸡、狗等飞禽走兽,还有蛇。贾艳萍讲述,孟辰记录、整理。收入《昆明民间故事》第二辑,32开,2页,648字,昆明市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9年编印。(海涛)

星期天的由来 汉族文化起源神话。流传于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讲述的是:古时候,玉皇大帝派十二个神仙下凡,要他们在六天之内教会人种庄稼。到了第七天中午,他往下一看,看见十二个神仙正与人们唱歌跳舞。其实那是人们为感谢神仙,一定要用好酒好肉招待他们。可玉皇大帝以为神仙们偷懒,一气之下拔下十二根胡须,让十二个神仙变成十二属相。人们见十二个神仙变成了十二个怪物,就把它们好好供养起来。后来,为了纪念这十二个神仙,人们把六天定为一个星期,把他们变成怪物的那一天定为“休息日”,也就是现在的星期天。李天贵讲述,李天龙、钱春林搜集、整理。收入《禄劝民间故事》,32开,2页,590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文化局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91年编印。(海涛)

老鼠为什么会在十二属开头 汉族文化起源神话。流传于云南省建水县。讲述的是:洪水滔天时,有一男一女双胞躲进箱子,得以生存下来。大水退后,箱子漂到一棵树根下。这棵树上住着一窝老鼠,它们以为箱子里面装着好吃的,便把它啃开了。当它们看见箱内装着两个娃娃时,就经常找来野果野菜给他们吃,直至把他们养大。那场洪水把世上其他的人都淹死了,这对双胞长大后成了亲,以便繁衍后代。后人为了感谢老鼠,在排十二属相时,把它排在最前面。高汝昌讲述,杨洪云、张绍碧搜集、整理。收入《云南民间文学集成·建水故事卷》,32开,1页,240字,建水县文化局、民委1989年编印。(海涛)

彝汉苗三兄弟 汉族民族起源神话。流传于云南省水富县。讲述的是:很久以前,眼看敌人快要攻下都城,皇帝就传下圣旨,谁能取得敌军主帅哈那的首级,就招他做驸马。结果一个野人揭下朝廷张贴的榜文,三天后赶走了敌军,并向皇帝献上哈那的首级。皇帝只好将大女儿嫁给这个野人。皇后送给新婚夫妇的礼物中,除了布伞以外,还有三件传家之宝:酒杯(称为“彝”)、笔墨盒子(称为“汉”)和锄(称为“苗”)。公主随野人丈夫来到深山生活,九个月后她在岩洞内生下三个儿子。她将伞顶给老大做帽子,伞的中间部分给老二做衣服,伞边给老三做裙子。若干年后,她在临终前,又将酒杯彝分给老大,笔墨盒子汉分给老二,锄苗分给老三。三兄弟就以各人所得东西为族名,分别繁衍了彝族、汉族、苗族三个民族。治卿讲述,艺卒记录。收入《水富县民族民间故事集》,32开,3页,1 000字,水富县民委、文化局1985年编印。(龚正嘉)

会行走的柴 汉族万物起源神话。流传于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讲述的是:很久以前,人们不用自己去背柴,等家里的柴烧完时,柴自己来到火塘边或灶门前。后来,有一个懒婆娘趁丈夫外出干活时,在家偷吃东西,结果被进来的柴吓了一大跳,便大骂它,把柴仙得罪了。从此以后,柴就不会自己走到人家家里来了。人们要烧柴,必须得自己到山上去砍、去背。李发科讲述,周芸、钱春林记录。收入《禄劝民间故事》,32开,1页,392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文化局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91年编印。(海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