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春期心理:正确认识遗精现象

青春期心理:正确认识遗精现象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男孩子到了14岁左右时,就会出现遗精现象。正如前面所述,遗精是在无性生活的情况下发生的射精现象,这一现象常常在睡梦中发生,故叫遗精。其实,遗精是每个性成熟的男青年及缺乏性生活的男性成年人都有可能发生的正常生理现象。据调查,约有80%的未婚男青年有过遗精。正常的遗精只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能认为是思想不健康。这样经过努力,过频遗精的现象就可能得以避免。

青春期心理:正确认识遗精现象

男孩子到了14岁左右时,就会出现遗精现象。正如前面所述,遗精是在无性生活的情况下发生的射精现象,这一现象常常在睡梦中发生,故叫遗精。由于在青春发育期中,生殖系统逐渐发育成熟,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前列腺、精囊腺和尿道球腺的分泌液混合而成的精液,在性欲冲动下或是在生殖器受到外界刺激时,不自觉地会被排出体外,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对此,青春初期的学生们不必感到迷惑不解或产生误解,以为这是一种什么疾病,从而出现不必要的担忧和苦恼。

首次遗精会出现在阴毛和腋毛以及上唇胡须出现以后,即学生身高增长最快的一年后期。

其实,遗精是每个性成熟的男青年及缺乏性生活的男性成年人都有可能发生的正常生理现象。据调查,约有80%的未婚男青年有过遗精。这并不可怕,也没有危害。医学家和心理学家们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解除体内的紧张,恢复生理上的平衡。每月一至数次尚属正常,但每周数次或每夜发生,过于频繁,就应及时就医了。

遗精实际上仅是性兴奋时出现的尿道分泌物,或者在无性兴奋状态下的一种前列腺分泌物。遗精出现的时间有早有晚,早的11岁就有出现的,有的20岁才发生。精子生成后,可以储存在体内不排出,日久就被吸收,并不是非排出不可,因此,遗精出现得晚并不等于精子生成得晚。

初次遗精可能是在梦中因某些事情感到紧张,如奔跑、登高或克服某种障碍时产生,有关性梦也可引起遗精。有的人由于不能正确认识,就容易处于一种惊慌、紧张、羞涩的心理状态,怕别人知道,无脸见人,有的整天沉默寡言,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失眠,影响学习,这都是不必要的。(www.zuozong.com)

遗精既不足为怪,也不会使身体伤“元气”。因为精液是由精子约10%,精囊液50%以上以及前列腺液等混合而成的。每100毫升的精液中只含1.25克蛋白质,0.1~0.5克果糖,还有少量其他物质,其余大部分是水,因此,精液只为生殖服务,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正常的遗精只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能认为是思想不健康。

引起频繁遗精的常见原因是:包茎、包皮过长,包皮垢的刺激或尿道、前列腺发炎等。另外,过度的兴奋或过度疲劳,内裤过紧,被子太重,做有关性的梦等也会诱发遗精。如果大脑对性的兴奋性过强,或脊髓神经对性的负担太重,手淫或过多的性行为也可能造成频繁遗精。频繁遗精是一种病态,因为过多的遗精会造成心理压力,久之还会导致神经衰弱,出现头晕、耳鸣、失眠、乏力、腰酸腿疼等症状。

要想预防遗精过频的现象,需找出原因,避免诱发因素,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看“黄色”书画、不贪睡、睡眠时衣裤要宽松,睡前不嗜烟酒,戒除手淫,加强体育锻炼,不过多地思念性的问题,把主要精力放到学习及工作上。这样经过努力,过频遗精的现象就可能得以避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