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科学方面,许多中国父母会说赫歇尔(Friedrich Wilhelm Herschel,1738—1822)“输在了起跑线上”,因为他父亲只是个军乐师,而且因家境所迫,他连大学都没读上。他出生在德国汉诺威,16岁就离开了学校,像父亲一样在禁卫军乐团里当小提琴和双簧管演奏员。18岁时,德法间的“七年战争”爆发,第二年,法国占领了汉诺威。这年轻人讨厌战争,于是当了逃兵16渡海到了伦敦。
赫歇尔的音乐天赋拯救了他。他28岁成为英国巴斯(Bath)著名的风琴手兼音乐教师,30岁就已经在音乐上功成名就,生活富足。要是一般人,不会在这个年龄放弃欣欣向荣的事业,去追求什么梦想,但他不是一般人。
他有一个不仅不赚钱而且和音乐毫无关系的梦想——探索璀璨的星空。银河为什么看上去像条河?宇宙是什么形状?他没有像许多有梦想又不敢行动的人那样磨叽一辈子,而是说干就干!虽没受过正规天文学教育,他决定自制望远镜观察太空。35岁时,他亲手制造了一架天文望远镜,可放大约40倍。据说他一生磨制了400多块反射镜面,还制造出一架当时世界领先的口径1.22米、镜筒长达12米的大型反射望远镜。
赫歇尔
夜复一夜,本可以靠音乐轻而易举地赚钱的赫歇尔搜寻着孤寂的太空;年复一年,他用本可以弹出美妙音乐的纤长手指磨制着越来越大的镜片。因为热爱,所以细致;因为热爱,所以能持久。43岁时,他发现了一颗新的行星——天王星,轰动一时,甚至惊动了英王乔治三世。六年后,他发现了天王星的两颗卫星,八年后又发现了土星的两颗卫星。
天王星
赫歇尔决定弄清天上的星星是怎样分布的。他把天空分成几百个区域,然后数出每个区域中能看到的恒星数。他发现,越靠近银河,单位面积上的恒星数目就越多,而在与银河平面垂直的方向上星星数目最少。他明白了银河为什么看上去像条河——宇宙是盘状的,从盘子的中间沿着盘子的平面看出去,就会看到银河。
赫歇尔的字宙
这“盘子”有多大呢?当时人类还无法测算地球和太阳系外其他恒星间的距离,赫歇尔于是用地球到北半球天空中最明亮的恒星天狼星(Sirius,又称为大犬座α)的距离为单位,将其定义为“1天狼星米”。基于星光的强度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关系,赫歇尔算出了宇宙的大致尺度:宽约1000天狼星米,厚约100天狼星米17。(www.zuozong.com)
我们今天知道,天狼星距地球约8.6光年,因此赫歇尔所认知的宇宙的半径大约是4300光年,约4亿亿公里,比阿基米德所认为的18亿公里大了约2200万倍。又一次,人们认为世界已经大得不能再大了。
大犬座和天狼星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银河系的半径也因为测量越来越准确而不断“增大”,直到现在的约5万光年18,19,比赫歇尔的4300光年又增大了10多倍。
赫歇尔去世后100年里,人类都不能肯定世界是否只有银河系那么大。就这个问题,两位美国天文学家沙普利和柯蒂斯进行了著名的“大辩论”(被后人称为“The Great Debate”)。沙普利认为宇宙就是“巨大的无所不包的银河系”,而柯蒂斯则认为宇宙里包含着许多和银河系一样的星系,但谁也没能说服谁。
在今天看来,认为宇宙只有银河系那么大似乎很可笑,让我们停下来想一想这件事的意义。仅仅一百年前,人类都以为宇宙中只有一个星系,不知道其他约1000亿个星系的存在。而这“约1000亿个星系”只是我们今天的估算,就算有1亿亿个或更多,我们也不知道。但我们和以前每一代人一样,自满地认为自己发现的世界已经大得不能再大了。
人类确实像那只被夸父放生的山蚁——先是爬到一块巨石的边缘,就以为到了世界的边缘;然后爬到山崖的边缘,又以为到了世界的边缘;继而爬到山脚,还是以为到了世界的“真正”边缘。
幸亏人类没在银河系的边缘止步。带领人类走出银河系的,是一位孝顺的律师与一位辍学的看门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