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3年1月4日是圣诞节(我没搞错,当时英格兰仍使用着旧的儒略历,所以那天是1642年的圣诞节),英格兰林肯郡的伍尔索普庄园(Woolsthorpe Manor)里,一个农民家庭喜气洋洋,热切地期待着一条新生命的诞生。忍着阵阵剧痛分娩的母亲是个新寡,就在三个月前,她丈夫去世了。午夜刚过一小时,一个男婴呱呱坠地。因为早产,他瘦小得出奇,“可以装进一夸脱(大约一升)的杯子里。”母亲后来回忆说。
她忧心忡忡地看着瘦弱的孩子,暗暗发了个弘誓大愿:希望他能健壮起来,成为一个干农活的好手。但男孩长大后未能如她所愿,干起农活来不仅糟糕透顶,而且心不在焉。这虽然令母亲失望,却着实是全人类的幸运,因为他在没干农活时所做的工作,让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前进了一大步。
这个婴儿的名字叫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
牛顿的家(www.zuozong.com)
现代父母竭尽所能要给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为的是培育出像牛顿一样的栋梁之才。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牛顿是在非常恶劣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不仅穷,而且缺乏亲情。他还不到两岁时,母亲再婚了,他对她和继父非常敌视,曾威胁“要把他们连同房子一起烧掉”。牛顿被交给祖母抚养,直到9岁时继父去世。
母亲指望他务农以减轻家里的贫困,但他热爱读书,对农活毫无兴趣。11岁时,母亲不得不送他到离家十几公里的金格斯皇家中学读书,他的生活中因此增添了些许阳光。他成绩出众,热爱学习,对大自然的奥秘怀有强烈的好奇。他寄宿在一位药剂师家里,受到了化学试验的熏陶。
16岁时,母亲逼他退学务农,他虽然顺从了,但耕作让他很不快乐。所幸金格斯皇家中学的校长斯托克斯(Henry Stokes)说服了母亲,他被送回学校完成学业。他18岁进入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读本科,四年后获得学位,正赶上英国鼠疫流行,各大学都关闭了,他被迫回到家乡。在接下去的18个月里,他度过了一生中最有创造力的时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