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灵活运用时间剪辑手法,延续、闪回、闪前

灵活运用时间剪辑手法,延续、闪回、闪前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叙述时间是指经过视听语言元素的加工,将真实的时间进行延长或压缩。按照时间的顺序发展,采用自然连续的方式叙事,称为“延续”。两个镜头之间的时间,是自然且连续不断向前延伸的。闪回是一种揭示有关主要人物的信息或推动故事向前进展的时空桥梁。其代表作有《被拴住的马匹》。调色图3-1RGB曲线RGB 曲线调色界面,分为主色、红色、绿色、蓝色四个通道。

灵活运用时间剪辑手法,延续、闪回、闪前

一、学习任务

掌握进行时间“延续”“闪回”“闪前”的概念及剪辑方法。

参考剧本:

(1)“延续”片段:小张同学与小李同学在校门外话别,经过食堂,碰见小吴,来到图书馆

(2)“闪回”片段:小张同学经过食堂,碰见小吴,来到图书馆。小张同学与小李同学在校门外话别(回忆)。

(3)“闪前”片段:小张同学与小李同学在校门外话别,小张同学擦掉眼泪,小张同学经过食堂,碰见小吴,小张同学擦掉眼泪,来到图书馆。

二、概念辨析

电影电视是一门时空复合的艺术,时间必须依赖于空间的物质化形式,空间的内容又必须在一定的时间流程中展开。下面对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分别进行阐述和分类,更能给时空的无限组合打下基础。

1.电影时间

纪录片《龙脊》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晨曦中的树,霞光映衬的树,星光下的树,风雨中的树,春天的树,冬天的树。通过表现不同时间的树,让人们获得一天、一年的时间感受,使抽象的时间概念获得具体可感的视觉形象。

电影时间分为三种类型:

(1)事件时间。事件时间是指在影视片里直接展开事件的时间,是一种真实的时间。

(2)叙述时间。叙述时间是指经过视听语言元素的加工,将真实的时间进行延长或压缩。比如,几秒的瞬间爆炸,可以在电影作品中展现为几分钟。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纪录片《子宫日记》,将十月怀胎在3 小时的叙事中展示完成。

(3)感受时间。感受时间是观众对影片感知的时间。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跟喜欢的人在一起或者做喜欢的事,时间过得很快,反之过得很慢。电影里也一样,看到正面人物被反面人物追赶的紧张段落,观众总感觉太慢,因为他们希望正面人物能够安全。

2.剪辑时间

(1)延续。按照时间的顺序发展,采用自然连续的方式叙事,称为“延续”。两个镜头之间的时间,是自然且连续不断向前延伸的。

(2)闪回。按照时间的顺序发展,采用倒叙的方式叙事,称为“闪回”。两个镜头之间的时间发生了一种倒退式跳跃,即第二个镜头的时间是第一个镜头很久以前发生的某个时间。该镜头前面并没有出现在剪辑中,是被减掉的镜头。严格意义上,在剪辑中这个镜头只出现了一次,但给观众的感觉却是以前曾看到过的镜头一样。

闪回是一种揭示有关主要人物的信息或推动故事向前进展的时空桥梁。通常,突然以短暂的画面插入某一场景,用以表现人物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和情感起伏。

在《迷失》和《越狱》的前几集交代人物出场的时候,一集当中多次用到“闪回”。一伙陌生人,不可能像朋友一样闲聊,然后通过对话暗示出人物的背景信息;在封闭的环境中,人物的活动空间是非常狭窄的,因此也很难完全通过典型行为来暗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3)闪前。按照时间的顺序发展,采用提前的方式叙事,称为“闪前”。两个镜头间的时间发生跳跃,但它是向前的。“闪前”表现一个在不远的将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在描述现在的镜头中,插入一个或一系列描述未来的镜头。从自然叙述的过程看,它是人物预想中以后的某个时间,可以是幻觉,也可以是想象中对未来的描述,在后面该出现它的位置往往也不再出现。

三、历史人物

1.埃德温·波特

埃德温·波特是英国肖像摄影师。其代表作有《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他把不同时期拍摄的连续素材,通过剪辑重新连接起来,第一次把事件时间和银幕时间区分开;证明了一个镜头并不需要完整的内容,通过剪辑便可以使不完整的动作构成完整内容的影片。但是,他仍然延续了梅里爱时期的“场景”,把其作为电影的基本构成单位,摄影机固定拍摄。

2.查尔斯·百代

查尔斯·百代是法国商人,从事电影的制片、发行。其代表作有《被拴住的马匹》。他是第一个通过“平行剪辑”的手法来表示事件“同时性”的电影人。他借对照事件、建构张力或者压缩时空,加快叙事。通过影像的起承转合来表达“从前”“然后”“同时”等故事性的转折和意涵。这意味着电影开始重视叙事,重视对话台词,重视布景设计,也重视各种题材的开发和讲述方式的创新。这也是后来商业电影“说好一个故事”重要性的来源。

四、方法技巧

频繁闪回:在一集戏中不断运用闪回;跨集闪回:闪回正好在两集交接之处;过长闪回:跨度达到了几集戏;闪回再闪回:闪回里面还有闪回。

(1)为了将整个段落的情节明晰地表现在观众面前,就要注意,交叉剪辑不能打乱了连续性。

(2)用变换剪辑的速度,按照你的意图来控制戏剧性的张弛变化。

(3)插入一些静态观众的反应镜头(如在剪辑激烈的赛车比赛时),以缩短相邻动作镜头的时间间隔。在特定的剧情下,这经常能影响观众的感性反应。

(4)通过频繁的交叉剪辑和改变同一动作的视角使得视觉多样化,并且必须使其具有很连贯的感觉,才算成功。

五、软件操作——调色

在Pr 软件里面,可以在效果面板里选择视频特效的很多调色选项。最常用的是RGB 曲线,如图3-1 所示。

调色

图3-1 RGB曲线(www.zuozong.com)

RGB 曲线调色界面,分为主色、红色、绿色、蓝色四个通道。如图3-2 所示,RGB 曲线是通过调节不同颜色通道下的高光、中间调、阴影来达到调色的目的。

在主通道的曲线上先确定两个固定点之后再做调节,两个固定点会将曲线分为三截,这三截从左至右分别代表着阴影、中间调和高光。根据自己想要的色调分别对曲线的三截进行调色,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1)低对比度风格。将曲线的阴影调亮、高光压低。将阴影曲线拉高、高光曲线拉低,再调节三基色通道曲线,如图3-3 所示。

图3-2 RGB曲线调色界面

图3-3 低对比度风格

(2)高对比度风格。把曲线的阴影调低、高光拉高。将阴影曲线拉低、高光曲线相应提高,再调节三基色通道曲线+80%饱和度,如图3-4 所示。

图3-4 高对比度风格

以Pr 2020 版本为例进行调色操作讲解,具体步骤如下:

(1)打开软件,导入需要调色或剪辑好的视频素材,在一级校色前单击面板中的颜色,然后单击左上角面板中的“Lumetri 范围”按钮,如图3-5 所示。“Lumetri 范围”是动态颜色监控工具,单击右下角的扳手按钮,选择“分量”命令,出现红、绿、蓝三个通道,分别对应视频画面里的三种颜色。

图3-5 调色前设置

(2)分量图观察说明:左侧纵向数值“0~100”中,“0”表示视频中最暗部分,“100”表示视频中最亮部分。右侧横向数值“0~255”表示视频画面颜色的分布区域。进行一级调色首先在项目面板右下角“新建”菜单中选择“调整图层”命令,将调整图层放置在视频素材轨道上方,选择调整图层进行一级调色,如图3-6 所示。

图3-6 一级调色

(3)观察调色视频(以教学视频为例),画面偏灰,需要调整对比度,在右侧 “曲线”面板“RGB曲线”选项组中白色斜线上均匀单击三个点分别对应视频的高光、中间调、暗调部分,拖动曲线画面颜色出现变化,如图3-7 所示。注意观察分量图中颜色数值不要超过“0”和“100”,避免画面死黑和过爆,丢失画面细节。

图3-7 调整对比度

(4)在“基本校正”面板中调节白平衡,即色温,负数表示“冷”,正数表示“暖”,根据想要呈现的视频效果进行调节,也可使用吸管工具单击画面中白色部分自动校正,如图3-8 所示。

图3-8 调节色温

(5)根据画面实际情况进行色调参数微调后,再新建一个调整图层,放在第一个调整图层轨道上方。在新建调整图层上“基本矫正”面板中的“输入LUT”下拉列表中选择适合视频的LUT,如图3-9 所示。

图3-9 选择适合视频的LUT

(6)打开“创意”面板,如果是人物,避免脸部颜色被破坏,选择调整自然饱和度;如果视频中风景较多,则选择调节饱和度。“阴影色彩”和“高光色彩”根据视频呈现效果手动调节,如图3-10 所示。

(7)对某个颜色进行单独调整,选择“曲线”面板中的“色相饱和度曲线”,用吸管工具在视频中吸取想要改变饱和度的颜色,出现3 个点,拖动中间的点,向上饱和度增加,向下饱和度减弱,如图3-11 所示。同理,其他调整框均可对视频进行单独调色。

Pr 2020 版本调色

图3-10 调整视频饱和度

图3-11 单独调色

课堂点拨

要想调出满意的颜色,除熟练软件操作和熟识色彩原理外,还需要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学会根据主题和内容使用颜色,避免跟风盲从。这就要求同学们一定要坚持文化自信,只有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懂得欣赏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才能合理运用颜色将中国现代技艺完美地呈现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