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生命体统治生物圈长达35亿年之久,甚至到现在还统治着生物圈的大部分。从卢卡到大型生命体——最初的多细胞生物或后生生物(metazoans)——的最初问世,经历了足足30亿年的时间。由此可知,进化出多细胞生物要比原核生物复杂得多。这一事实同时说明,即使宇宙中有各式各样的生物存在,后生生物也必定非常罕见。后生生物的问世代表生物已经进化到一种新的复杂水平。
多细胞生物的进化,需要多种分子机制事先就位。首先,须有把数以百万计的细胞精确结合到一起的可靠方法;其次,须在细胞间建立新的信息交流通道,为细胞培养特别的角色定位,在数十亿个细胞间实现信息与能量的管理和共享。此外,还需能够制造翅膀、眼睛、爪子、心脏、触须、触角、鳍、壳、骨骼等的机器,因为大型生物要能够接收、处理并对更多的信息做出反应,所以还需要大脑。新的基础设施还真不少呢!
但要进化出这套机器就需要时间。而且在地球上进化出后生生物,还必需另外一个金凤花条件——稳定性。仅有对生命进化有利的条件还不够,关键是这种条件还必须能够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以使生命体能够不断地进化和尝试。太阳本身的稳定帮了大忙,而且太阳似乎很适合这项工作。按照恒星的标准看,太阳是非常可靠的公民,不太可能做出太不可预测的事情。星体运行轨道不稳定就意味着气温会大起大落,所以说稳定的行星轨道也帮了不少的忙。我们的地球在这方面完全称职。我们的月球相比之下也是超常地大,而这也有助于稳定地球的轨道并保持一定程度的倾斜。还有,正如我们此前所看到的,板块构造、侵蚀和生命体本身共同创造出了一个地表恒温器,从而使地表温度不至波动过大。(www.zuozong.com)
在这样一个复杂进化的过程中,可能出错的地方真的是很多的。邻近的恒星系统中有可能出现超新星大爆发,地球有可能与另一颗行星发生致命的碰撞。但不管怎么说,我们的地球还是安然无恙地避过了上述危险,而且在过去的30亿年里一直适合生物生存。这就为大型生命的进化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大型生命体真的很大的。我们人类相比细菌,就像迪拜830米高的哈利法塔(Burj Khalifa)相比一只爬过看门人鞋子的蚂蚁。
大型生命体一旦问世,将在极大程度上改造整个生物圈,正如此前小型生命体所做的那样,只不过前者是以更为新颖的方式。后生生物占据了所有大陆,并改造了大陆的面貌。大型植物把岩石粉碎成土壤,加速了风化,把早期地球怪石嶙峋的表面,连同其布满叠层石的海岸线,变成了郁郁葱葱、格调奇异的花园、森林和热带草原,而且就发生在过去的5亿年间。而且伴随绿色植物把氧不断输送到空气中,整个大气层都被改造了。大约从4亿年前开始,地球已开始适应高氧(氧气占到整个大气的15%以上,而非此前低于5%的标准)、低二氧化碳(现在是百万分之几百的样子,而不是此前的百万分之几千)的新的大气构成。各种动物在大型植物创造出的新的生态位(niches)中漫游,同时有真菌和细菌清理、分解并回收死亡动物的遗骸。后生生物还改造了海洋,使海洋中充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新生物,从虾到海马、从章鱼到蓝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