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就是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汇。金华方言中的不少语句因用了动词而充满动感,并自成一派。
如用动词的重叠表达方式,表达了“一种状态”。
普通话中的动词重叠,仅限于表示可持续性的动词的重叠,表示的是一种短暂(动作的时量少)或轻微(动作的动量少)的状态。如,“看看”,表达就是短暂的“看一下”,甚至可能是就看一眼;如“想想”,就是“想一下”;如“试试”,就是“试一下”。
而在金华方言中,很多的动词重叠是用来表现一种状态的。如“电视梦梦,东西切切”(音译:电视看看,东西吃吃。意译:看看电视,吃吃东西)。
而且,金华方言动词的重叠表达方式并不局限于持续性动词,一些短暂性动词也可重叠。如“锁”字,在普通话中就没有“锁锁门”或“门锁锁”的重叠表达方式,而在金华方言中类似于“门锁锁好”(音译:门锁锁好。意译:门要锁好)的表达方式比比皆是。
如名词+动词重叠,与普通话“反着说”。
“该挂里电视梦梦,东西切切,仅囊需否。”(音译:“在家里电视看看,东西吃吃,真舒服啊。”意译:“在家里看看电视,吃吃东西,真舒服啊。”)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普通话中,用的是“看看电视”“吃吃东西”等这种动词重叠+名词的表达方式,而金华方言是反着来,采用名词+动词重叠表达方式,成为“电视看看”“东西吃吃”。
虽然金华方言中的这种名词+动词重叠表达方式和普通话中的动词重叠+名词表达方式都是用来表现一种随意的动作或休闲的状态,但在形式上是有所不同的。(www.zuozong.com)
首先,普通话中的动词重叠+名词表达方式一般是出现在句子的后半部分,而金华方言中名词+动词重叠表达方式重点是要对这个动作状态作出评议,因此,在位置上一般都是靠前的。
其次,金华方言中的名词+动词重叠表达方式,动词是必须重叠的,不可以说“电视看”“东西吃”。而在普通话中即使动词不重叠,也一样可以成立,如“看看电视”“吃吃东西”照样可以说“看电视”“吃东西”。
再如用动词+记+动词+记,表现动作的往复之状。
“一个宁该么达张记张记。”(音译:“一个人在那里看下看下。”意译:“有个人在那边老是看一下看一下的。”)
“塘里一个东西该么达浮记浮记。”(音译:“塘里一个东西在那里浮下浮下。”意译:“有个东西在塘里浮浮沉沉。”)
“个个大些东西啦?动记动记唉。”(音译:“这个什么东西啊?动下动下的。”意译:“那个动来动去的是什么东西啊?”)
这种间隔的动词重叠表达方式在金华方言中也是很常用的,它具有鲜明的口语特征,是用来表现动作的往复之状,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简练,但是表意非常的有动感而且生动。这种形式在普通话中只是在双音节动词中才能出现,形成ABAB的重叠形式。如“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