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粤菜-靓鸡白切:展现鸡肉鲜美原汁原味的烹调方法

粤菜-靓鸡白切:展现鸡肉鲜美原汁原味的烹调方法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白切,才能把鸡肉的这种鲜美完全展现出来,白切这种烹调方法也突显了粤菜追求原汁原味的特色。在广东人心目中,最有“鸡味”、最适合白切的鸡种首选清远鸡。在追求原味的同时,又为各地的口味留有余地,白切鸡之所以能够风靡岭南大地,与这一特质不无关系。

粤菜-靓鸡白切:展现鸡肉鲜美原汁原味的烹调方法

要说粤菜最出名的代表作,白切鸡肯定是不二之选。其实除了白切鸡,岭南地区还有白切狗、白切鸭等特色菜式,海南岛的白切东山羊也是一道名菜,但始终只有白切鸡最能代表粤菜的特色,最牵动着无数粤菜拥趸的味蕾

白切鸡在苏浙沪一带又名白斩鸡清代美食家袁枚在他所著的《随园食单》中称之为白片鸡。袁枚在书中说:“鸡功最巨,诸菜赖之……故令领羽族之首,而以他禽附之,作羽族单。”在这份“羽族单”中,袁枚列出用鸡制作的菜肴数十款,有蒸、炮、煨、卤、糟等做法,排在首位就是白片鸡,说它有“太羹元酒之味”。何为“太羹元酒之味”?就是上古祭祀先人所用的酒肉,不加任何调料,全凭本色,大璞不雕。从袁枚的这一评价看来,白切鸡堪称美食中的独孤九剑,无招胜有招,无味胜有味。

传统的白切鸡做法就是把鸡放在高汤里浸熟。厨师要严格控制火候,力求鸡肉仅仅熟透,鸡骨中即使带有鲜红的血色也在所不惜,如此方能保留鸡肉的鲜嫩和原味。白切鸡在烹调时尽量不加入香料调味,在食用的时候,把鸡肉蘸满专门制作调配的姜葱料,一入口,就能尝到清新的姜葱味道,从而引出鲜香悠长、回味无穷的自然鲜味,一边咀嚼,鸡皮、鸡油、鸡肉逐渐散发出层次丰富的“鸡味”,令人欲罢不能。只有白切,才能把鸡肉的这种鲜美完全展现出来,白切这种烹调方法也突显了粤菜追求原汁原味的特色。

白切鸡

姜葱白切鸡肾(www.zuozong.com)

白切鸡的做法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讲门道,首先就是对原材料——鸡的要求非常严格。在广东人心目中,最有“鸡味”、最适合白切的鸡种首选清远鸡。清远鸡是广东清远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英德市四个县(市、区)所产麻鸡的统称。清远麻鸡,因母鸡背上的毛色斑斓似麻点而得名,它的特征是鸡皮、鸡嘴及鸡脚均带黄色,肉质嫩滑鸡皮爽滑,“鸡味”够浓。除此之外,用来白切的麻鸡还必须是尚未生过蛋的母鸡,鸡龄在160—180天之间,才能保证其肉质和味道皆为最佳状态。

即使选到合适的清远麻鸡,浸鸡、吃鸡的过程也犹如武林高手在相互切磋,招数颇多。鸡肉过沸水以“七上八下”之手法汆烫,以“虾眼水”微火浸熟,再泡一会冰水,俗称“过冷河”。晾干后斩件上桌,鸡肉片片如白玉镶黄边,皮脆肉滑。下箸之时,或点之以姜蓉,或淋之以葱油,既可豉油拌椒圈,又可调入芥末,口味浓淡,全凭个人喜好。

白切鸡因其“鸡味”返璞归真,所以岭南各地虽然饮食口味有所差异,但都为之折服,还生发出各具特色的不同滋味。向西至湛江,他们的蘸料是将沙姜碎与熟花生油同炼,幽凉似药,食之觉翩翩仙味,清风明月俱在齿间;再往西至北海,他们是用沙蟹汁的生腥带出鸡肉的鲜甜,实为陆海妙会。在追求原味的同时,又为各地的口味留有余地,白切鸡之所以能够风靡岭南大地,与这一特质不无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