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冬至时节的粤菜,涵盖迟菜心的菜品

冬至时节的粤菜,涵盖迟菜心的菜品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泉水浸迟菜心盐水菜心,可以说是粤菜追求时令原味的一个典型代表。菜心之中,又以增城小楼镇周边地区出产的高脚菜心为佼佼者。这种高脚菜心每年只在寒风凛冽的冬至时节才长得最好,比其他品种的菜心上市要迟三四个月,因此又被称为迟菜心。跟普通的菜心相比,迟菜心长得茎高叶大,“高脚”之名由此而来。蒜头炒增城迟菜心广东人无论是在外请客点菜,还是在家里平常用餐,都少不了一道青菜。

冬至时节的粤菜,涵盖迟菜心的菜品

有经验的食客在粤菜餐厅中点菜,往往在确定了大小菜式之后,会问一句“今天有什么青菜?”如果负责点菜的服务员能够连珠炮般地报出一串青菜瓜果的名字,顺便推荐出今天最新鲜、最优质的蔬菜,那这位服务员的业务水平一定不低。而万一服务员报出的蔬菜品种乏善可陈,那么一道盐水菜心,就是在餐厅里最保险的选择。

泉水浸迟菜心

盐水菜心,可以说是粤菜追求时令原味的一个典型代表。只需把菜心洗净,在开水中加少量油盐,灼熟,再伴上淡黄色的姜丝和青红辣椒丝调味道,就成了一道清新可人的粤菜。烹饪之时,留一分不熟会产生“菜腥”味,多一分过火则会令菜心的爽甜口感大打折扣,所以盐水菜心这道貌似简单的菜式,其实对厨师把握火候的功力有很高的要求。在制作过程中加几滴枧水,可让菜心更显青绿,是粤菜厨师中广为流传的“秘招”之一。上碟之后,鲜绿的菜心浸润在清澈的盐水中,淡黄、青、红点缀其间,俨然一幅赏心悦目、淳朴雅致的画作小品

用盐水灼菜并不限于菜心,但菜心爽脆的口感、清甜的味道最适合用这种“浅尝辄止”的方式来处理。菜心之中,又以增城小楼镇周边地区出产的高脚菜心为佼佼者。这种高脚菜心每年只在寒风凛冽的冬至时节才长得最好,比其他品种的菜心上市要迟三四个月,因此又被称为迟菜心。

迟菜心以增城出产的为正宗,这里地处北回归线,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加上此地优良的水土和独到的种植方式,为迟菜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菜心必须经过冬季的冰霜,才能凝结足够的糖分,形成汁液清甜、爽滑无渣的独特口感。一般的菜心每棵不过一二两重,但迟菜心一棵可以长到几斤重。跟普通的菜心相比,迟菜心长得茎高叶大,“高脚”之名由此而来。每年只种一茬的增城迟菜心,茎干基部通常是空心的,因此茎干的底部会有一个小窟窿,这也是分辨迟菜心和其他菜心品种的一个显著特征。(www.zuozong.com)

正所谓“冬至到,菜心甜”。每逢到了迟菜心收成的日子,菜农都会风餐露宿,天没亮就忙碌在田间地头,趁着露水收割,争取第一时间把刚刚收获的迟菜心送到市场。而摆在菜档上的迟菜心,菜梗上凝结的还是这天清晨从小楼镇带来的点点露珠。从农田里的迟菜心到成为餐桌上的一道盐水菜心,过程汇聚了天时、地利与人和。

蒜头炒增城迟菜心

广东人无论是在外请客点菜,还是在家里平常用餐,都少不了一道青菜。如果一顿饭没有青菜,大家总会觉得这顿饭吃得不“完整”。而青菜瓜果之类的食材往往会随着时节有所变化,所以在特定的时节就要吃当季出产的青菜或瓜果,是粤菜的一个基本原则。

广东人的这个习惯,也许是长期被岭南丰富的物产给“惯”出来的。广东地处亚热带,一年四季气候温和,阳光和降水都甚为充沛,每个季节都有当造的蔬菜、瓜果上市。人们在市场买菜,只要蔬菜的品种随时节而变,餐桌上的蔬菜便能四季不重样。虽然现在反季节蔬菜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蔬菜的产地也早已遍布全国,但广东人一般还是愿意遵守夏季多吃瓜果、冬季多吃叶菜的原则。当季的食材不但味道更好、更新鲜,也能适应当时的气候状况,符合人体在不同季节的需要。粤菜也遵循着这样的理念,产生了一些适合特定时节食用的菜式,体现着粤菜“不时不食”的坚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