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希文
春节前夕,我参加了鼓楼区举办的以“红红火火过大年——志愿义务写春联”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那天,天气十分寒冷。我早早来到现场,一阵寒风吹来,冻得我直打哆嗦。
开门见山地交代事情的起因及时间、地点、人物,让人一目了然。
活动开始了,我十分紧张,生怕自己写不好,没有人欣赏我的字,没有人取我的春联。我铺开纸,拿起笔,认真地一笔一画地写着。忽然,“嚓,嚓”的闪光灯在我眼前闪着,我停下笔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位老爷爷和一位叔叔分别拿着相机在给我拍照呢!我对他们回以一笑,又继续提笔写着,心里有了几分信心。不一会儿就写好了第一副,我把它挂在可供市民选取的细绳上晾干,接着写第二副、第三副春联……当我把第四副春联挂到细绳上时,我发现自己前面写好的三副春联“失踪”了,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原本寒冷的身体一下子变得温暖起来。
从“我”的紧张心情入手,给人一种作者字写得不好的错觉,为下文描写作者的对联抢手埋下伏笔。
我提起毛笔,信心十足地在春联纸上挥毫疾书。我刚写完上联,就被一个叔叔拿在手上了,他站在我旁边等着我的下联和横批,嘴里还在夸我:“小朋友,你写的字真漂亮!”这个叔叔一说完,在一旁的阿姨又对我说:“小朋友,你的下一副春联我预定了。”我写好阿姨要的春联后,想喝口水休息一下,却又看到有四五个人在排队等着取我写的春联呢!我赶紧放下水杯,继续写。(www.zuozong.com)
“信心十足”这一简单的四字词语,让人仿佛看到一个自信的“我”的样子。
以众人排队取“我”写的春联来衬托“我”写的春联的抢手程度,也说明了“我”对这件事的积极态度。
活动结束了,我哼着歌,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暗暗告诉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我要更加发愤地练习书法,以后让更多的人拿着我写的春联回家,欢欢喜喜过大年。
文章整体交代了“写春联”这一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出了主人公写春联前紧张、写春联时激动、写春联后愉悦的情感变化,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小作者擅长运用语言描写来侧面烘托,如“小朋友,你的下一副春联我预定了”,间接地展示出“我”写的春联深受人们的喜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