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20年,郫都区食品饮料产业发展较快,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良好。全区食品饮料企业总数24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7家,实现产值87.17亿元,比上年增长11.25%;新增食品饮料增加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1家;有郫县豆瓣企业74家,规上企业18家;引进新加坡丰树、天味调味品产业园等项目8个,协议总投资52.1亿元,其中重大项目4个。截至年底,川菜园区引进聚集产业项目112个,其中规上企业37家。
【食品企业抗疫复工复产】 郫都区成立食品联络专班,分片区走访食品企业收集困难和问题,共收集64家食品企业反映的资金、物流运输、供应链、物资需求等各类需求141件,协调解决123件,新增贷款1200万元,续贷6000万元,银行授信1亿元。
【食品企业技术改造】 郫都区全面完成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豆瓣自动化技改项目,总投资1.8亿元,历时780天,技改非标设备占比达70%,年产能翻倍提升,实现企业形象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生产产能及效率提升、车间信息化提升、生产工艺技术与自动化提升五大提升。丹丹郫县豆瓣公司与江南大学、电子科大开展合作,总投资1.8亿元的智能化自动化郫县豆瓣生产新厂区完成建设投产。成都川菜产业园组织企业对接步科科技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建立中央厨房数字化生产展示中心,推动丽通食品完成郫县豆瓣瓣子制曲数字化改造,保障郫县豆瓣质量安全;推动世福豆瓣、石亭豆瓣、俊飞豆瓣等20家企业开展新建项目和自动化改造。
【川菜新产品新技术研发】 郫都区推动鑫鸿望等企业研究出麻辣龙虾、汤料等50多种工业化川菜产品;由省食研院与鹃城豆瓣合作的精品川菜产业化中试基地建设有序进行中,饭扫光、友伦食品等企业生产出10余种川菜方便米饭投入市场,鹃城豆瓣、旺丰食品等企业新开发“食魂”“二师兄”等系列郫县豆瓣衍生品投入市场,壮大郫县豆瓣为主的川味调味品产业。
郫县豆瓣
【川菜品牌宣传保护】 郫都区举办“郫都造·臻品行”云直播食品专场活动,推动10家企业在5月20日和5月21日通过线上直播、场景展示等形式宣传郫都造食品,在线人数超过160万人;推动鹃城豆瓣等企业参加非遗购物节、线上糖酒会等线上展销会,推动吉食道食品等企业参加重庆火锅节等展会,通过各类展会的形式及时将“郫县豆瓣”品牌和产品进行宣传;提交“蜀郸昙”“郭县”“老郭县”“郫宗”“郫郸”“郫山”“郫是”商标的无效宣告异议申请,完成“郫县”商标核准注册;完成对批发门店、超市等经销商和互联网侵权“郫县豆瓣”的行为进行公正,取证有陕西省等14省市自治区,完成50家侵权企业的起诉工作,其中成都市中院起诉5家侵权生产企业,已判决1家;推动郫县豆瓣品牌参加2020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活动,蝉联四川省地理标志产品排名第一,品牌强度913,品牌价值661.09亿元。
【川菜行业监督管理】 郫都区组织全区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生产负责人共计200人举办《食品安全法》专题培训和郫县豆瓣生产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组织行业技术专家,针对行业突出的质量风险重点环节进行技术培训,培训3期60人,从技术方面确保质量安全;在行业内推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生产标准),严格执行《食品企业环评认证标准》和《食品生产企业许可》新标准;完成“豆豉团体标准”申报工作;开展“郫县+”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形成团体标准4项。(www.zuozong.com)
(康 瑾)
【调味品生产基地打造】 受益于川菜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川菜和火锅的迅速普及,川味复合调味品以其极具特色的口味以及品类繁多的特征得到国内市场的普遍欢迎,已经成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且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调味品细分市场。成都川菜产业园形成以丹丹、鹃城、天味、丁点儿等为龙头的产业集群,在川味调味品行业显示度优势明显。园区有规模以上企业33家,占园区企业总数的30%;有规模以上复合调味品企业16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48.48%;实现产值36.62亿元,占园区规上产值的61%,在园区整体产业结构中呈现良好效益。
(周陈成)
【对外交流合作】 郫都区于5月30日举办郫县豆瓣产业发展论坛,邀请行业专家、川渝两地行业协会、郫县豆瓣企业代表、部分行业合作伙伴300名业内人士参加,研讨郫县豆瓣产业的传承创新与未来发展;接待重庆市江津区、山东滨州市等外地考察代表团对郫县豆瓣为主的郫都区食品饮料产业考察,赢得代表团的一致肯定。
(康 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