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本环境教育立法的最新进展

日本环境教育立法的最新进展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1970年为止,日本先后制定了14个与环境问题有关的法案。如何使这些法案所倡导的环境思想在民众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中落地生根,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加强对青少年的环境教育。这都有力地推动了日本的环境教育在大学的普及。因此,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需要的人,也成为21世纪日本环境教育的重要目标。由此,日本的环境教育也被推向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日本环境教育立法的最新进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集中发展的化学工业造成了严重的公害问题,如水质污染和空气污染等,具有代表性的有:1956年正式发现的“水俣病”,1957年发现的“痛痛病”,1961年发现的“四日市哮喘病”,1964年发生的“米糠油事件”。在这四大公害中致病致残的人数已超过万人,成为人们研究环境问题的“经典案例”。1965年,以对四大公害提起诉讼为标志,深受其害的日本民众开始了反公害运动,从民间推动了日本政府对环境污染的重视和治理力度。1967年,日本国会通过了《公害对策基本法》;1968年通产省设立了公害科,随后这一届的日本国会被记入历史,称为“防公害国会”;1969年厚生省设立了公害部并开始出版公害白皮书;1970年第64次国会上重新修订了《公害对策基本法》。至1970年为止,日本先后制定了14个与环境问题有关的法案。

如何使这些法案所倡导的环境思想在民众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中落地生根,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加强对青少年的环境教育。1971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了咨询报告《今后学校教育实施综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针》,强调“随着现代社会人的环境的急剧变化,作为主体的人的模式,重新受到人们的关心,教育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该报告提出10条基本设想中的前3条就是:①开发适应人的发展过程的学校体系;②改善适应学校阶段特性的课程;③加强合理选择多种课程的指导。以此为契机,日本文部省连续三次修改了大学课程的设置基准,要求大学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实施相应改革,促进大课程设置的学际化、综合化,这对环境教育在大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公众和社会对环境问题了解的日益深入,公民环境意识不断增强,对环境保护与改善的要求日益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强。1986年,日本环境厅设立了“环境教育恳谈会”,学界设立了“环境科学学会”;1990年学界又成立了“日本环境教育学会”。这都有力地推动了日本的环境教育在大学的普及。

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提出“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对日本将环境问题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强化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日本在1993年制定的《环境基本法》第25条中明确了政府对环境教育的基本态度:振兴环保的教育与学习,充实有关环保的宣传活动,加深事业者及国民对环境的理解,增进全体国民从事环保活动的愿望和意识,国家也将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这使日本的环境教育获得了法律保障。1994年日本颁布的《21世纪行动纲领》,表明了日本今后对待环境问题的政策与方向:建立一个自然环境可以容纳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这对日本大学的环境教育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0世纪90年代,为适应培养“世界中的日本”的需要,日本的高等教育改革逐步由自由酝酿阶段进入了实质性改革阶段,强调“大学教育的个性化”。1991年,日本文部省修改了《大学设置基准》,首先从课程设置自由开始,促使大学教育向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大学课程设置实现了大纲化、自由化。同时,大学改革引入了竞争机制,以此促进大学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在这次大学改革的过程中,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社会需要的大学环境教育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更多的文科、理工科大学开始设立与环境有关的专业和课程。(www.zuozong.com)

进入21世纪,日本政府提出以人为本,改变人的环境观念,提高人的环境素质,才是在全社会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根本的措施。因此,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需要的人,也成为21世纪日本环境教育的重要目标。为增进环境保护意识、推进环境教育,2003年,日本颁布了《增进环保热情及推进环境教育法》(也被称为《环境教育基本法》),明确指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推进环境教育的重要环节,两者应相互补充。2004年,日本又颁布了《增进环保热情及推进环境教育促进方针》,为《环境教育基本法》的实施提供更具体的指导。这些法律对环境教育中所涉及的各个主体的义务、环境教育基本方针、环境教育基地建设和财政支援、人才备案、教师培养、信息公开等,都作出了详细规定,充分体现了“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这一基本共识[3]。2006年4月,日本在《第二次环境基本计划——走向环境世纪的方向》(2000年)的基础上,制订了《第三次环境基本计划——从环境开拓走向富裕的新道路》。该计划以2050年为期限,提出了未来社会的目标、环境政策的基本方向和重点领域的政策措施。其中,环境政策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实施国际化战略,以实现国际性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来实施国际化战略。为实现这一政策目标,该计划提出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加强环境教育,推进环境学习,培养各类环保人才,并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国际环境领域,将日本富有成效的环保活动推向亚洲和世界。

2007年6月1日,日本内阁经济财政咨询会议正式审议通过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特别部会的建议,公布了《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实现这一政策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加强环境教育,推进环境学习,培养环保人才。由此,日本的环境教育也被推向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循环”、“共生”、“参加”和“国际性协作”等四个关键词也融入了日本环境教育与社会长期发展计划之中,并与日本21世纪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相结合,成为日本国家发展的重要一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