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7年,13 岁的严复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参加学童应考。考题是写一篇孝敬母亲的文章。严复以第一名成绩“高中”,录取它的学堂是中国第一家采用西方教学制度和方法的新式学校——福建船政学堂。毕业后,严复在“建威号”逐舰和“扬武号”巡洋舰上实习,年轻气盛的严复不仅理论知识丰富,而且实习表现也非常优秀。
1877年,严复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在朝廷准备派年轻学员出国学习先进技术时,严复从众多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清朝选派到英国留学的第一批学生。在那里,严复向拥有世界上最强大海军的英国学习技术。他勤奋苦读,争分夺秒,像海绵一样拼命地吸收各种海军军事知识,他曾说:“深知自强之计,舍此无可他求,各怀奋发努力,期于穷求洋人奥秘,备国家将来驱策,虽七万里长途,均皆
跃就道”,由此便可看出严复的勤奋与拳拳爱国之心。归国后严复曾担任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北京大学首任校长等职。
严复在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严复对后辈循善诱,暖心教诲,充满了爱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和善待人生的理智态度,包含着真挚情感。有别于传统的读书人,他虽然重视子女的教育,但并不要求子女以“做官”为人生目标,而是要求子女做对国家、民族有益的人。因此,他反对子女为虚名去读书,常告
后辈:“今日之世,有志之士,当以
济天下为己任。”1909年,族侄严家
准备赴美留学,在专业选择上产生了困惑。在严复的建议下,严家驺选择了学习西医。因为,严复认为当时欧美国家在医学领域进步迅猛,但是国内则缺少西医人才,学习西医对国家、民族都有益处。在得知外甥女何
兰想创办女子学校,使得女子有享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后,严复马上写信鼓励她“虽千辛万苦,总须于社会着实有益,可与后来人取法。”同时,他还表示自己愿意到外甥女办的学校担任教员,并为其办校提供了不少具体指导。
正是因为有像严复这样有家国情怀的人,才铸就了中国近代史的无限精彩。他所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如此的珍贵。
思考:
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志之士,当以兼济天下为己任。”的意思。
课后小练习(www.zuozong.com)
1.读读下面的词语,选用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
年轻气盛 风华正茂 脱颖而出 勤奋苦读
循循善诱 暖心教诲 真挚情感 家国情怀
2.第四自然段讲了哪几件事?找出关键词句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
3.找出严复说的话,反复诵读并摘抄下来,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严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