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顶和双底在预测价格运动中的价值不大。市场实践证明,假象远比正确的时候多。
汉密尔顿不止一次声明,他认为从双顶或者双底得出的推论没有多大的重要性。有趣的是,不知道是谁首先让大众认为双顶和双底这样的现象是道氏理论的组成部分,大家的这种印象毫无疑问地存在着。
每当一个市场运动接近一个前期的高点或低点时,随着双顶或双底的形成,我们肯定会读到从该现象中推论而来的大量对投机毫无用处的评论。这些评论常常是以如下类似句子开头:“根据道氏理论,如果工业平均价格指数形成了双顶”,等等。每一位道氏理论的研究者都知道,单从一个平均价格指数是不能得出恰当推论的。而且,两个平均价格指数同时形成双顶或双底是极少发生的,即便同时发生了,也不过仅仅是一次巧合而已。如果把35年来的重大次级运动做个清点,就会发现只有极少数的次级运动是以双顶或双底结束的。
在平均价格指数接近前期市场高点或低点的关键时期,道氏理论的研究者不应该寻找双顶或双底作为趋势变化的线索,取而代之的更好做法,应该是牢记如果两种平均价格指数都没能冲破前期的高点,就意味着市场会走低;而如果两种平均价格指数都没能跌破前期的低点,就表示随后的市场价格会走高;而且,如果只是一种平均价格指数冲破了前期高点,或是跌破了前期的低点,而没有得到另一种平均价格指数运动的相应确认,那么,从这个运动中推导出的结论可能会是错误的。附带提一句,对照年鉴和标准统计公司(The Annalist and Standard Statistics Company,Inc.)的价格图,股票的平均价格指数显示,在其中的一套图册汇编中,一种平均价格指数偶尔会出现双顶或双底,可是同时,另一种平均价格指数却没有明显的形态出现。事实显示,汉密尔顿在1926年应用了双顶理论,得出了牛市已经结束的错误结论。事实上,当时汉密尔顿非常强烈地想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因此竟然以工业平均价格指数单独出现的双顶为理由。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熊市结束时,有几次出现了双底,可是,汉密尔顿明显不认为这样的现象是“趋势转折”的重要特征。
看一下第八章中的图表,即道琼斯平均指数9个熊市的结束形态,图中揭示出:有3个熊市中只有一种平均价格指数形成了双底,另3个熊市是两种平均价格指数都出现了双底,而余下的3个则没有显示出双底的形态。(www.zuozong.com)
在1899年和1909年,两种平均价格指数都分别在牛市的顶部形成双顶,可是在其他的7个主要上升趋势结束时,没有出现双顶现象。然而事实上,有许多重要的次级反应运动是以双顶或双底结束的。例如,1898年秋天,在牛市中的一个大型回调,两个平均价格指数都是以双底结束,随之而来的是强力的反弹上升。另一方面,在1899年的春季和夏季,一组完美的双顶却误导了人们,因为市场很快就突破这些高点继续上升,上升的幅度之大,对那些基于双顶理论而做空的人们简直是一场灾难。在1900年初的熊市中,工业指数显示出了双顶,但没有得到铁路指数的确认,可是后来又被证实是一个重要的次级反弹的结束。在1902年的熊市中,两种平均价格指数都出现了双底,让支持双底理论的人们认为是牛市到来的迹象,可是,这些“底部”不久就被突破,并且出现了历史记录中最猛烈的暴跌。
在1906年市场的高价位处,铁路平均价格指数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双顶,随后出现了严重的下跌。在1907年的春季和夏季,在一个次级反应运动中,双顶和双底都出现了,其顶部没有被突破,可是没过几个星期,底部就被一场下跌行情突破,在此次下跌过程中,工业平均价格指数的跌幅超过了30%。在1911年的春季和夏季中,两种平均价格指数都出现“双顶”,随后工业价格指数出现了很大的下跌,而铁路指数却下跌较小。在世界大战前的熊市中,两种平均价格指数都在距离市场底部12%范围内出现了双顶。见此现象就做空的交易者,其结果就是损失,而小心谨慎的交易者也许会等到已经下跌了几个点之后,再把这个双顶作为明确的信号来进行做空交易。
对于平均价格指数而言,有许多类似的表现可以进行描述,如果研究者对这个主题进行了刻苦的分析,就肯定会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从双顶或双底理论得出的推论,与其说是有所帮助的,不如说误导的时候居多。
1930年的7月和8月,在我们最大的熊市中,两种平均价格指数都形成了完美的双底。这个阻止下跌趋势的表现被许多财经作者热切地抓住,并宣布了熊市的结束。可是不出几周的时间,主要的下跌趋势重新开始,工业平均价格指数在90天内跌幅达到了60%。还有最近的,在1931年的冬季到1932年期间,工业和铁路平均价格指数中都出现了“三重底”,可是市场还是以毫无疑问的方式在不久后重启了下跌的主要趋势。
总而言之,可以这样讲,在双顶和双底现象中,10个里有9个并不具有投机者所赋予它们的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