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成本核算:辅助生产成本分配

企业成本核算:辅助生产成本分配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进行的辅助生产是为基本生产和其他部门服务的,因而发生的耗费应由各受益部门承担。同时贷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因此,直接分配法一般适宜于在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劳务、作业不多,对辅助生产成本和企业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采用。交互分配法是辅助生产车间之间先进行一次相互分配,然后再将辅助生产成本对辅助生产车间外部各受益对象进行分配的一种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

企业成本核算:辅助生产成本分配

企业进行的辅助生产是为基本生产和其他部门服务的,因而发生的耗费应由各受益部门承担。辅助生产成本向各个受益部门进行分配时有两种情况:

对于生产多种产品的辅助生产车间,各种工具、模具等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归集的耗费,随着完工工具、模具的入库,其成本应转入周转材料等资产,在领用时再按其用途将周转材料一次或分次计入企业的产品成本

对于只提供一种劳务或只进行同一性质作业的辅助生产车间,水、电、运输等辅助生产成本所归集的耗费,应按照受益的产品和部门进行分配。如果是直接为生产产品提供的劳务,如辅助生产供电车间为产品生产工艺提供动力用电,则应按各种产品接受劳务量记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如果是间接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如辅助生产供电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照明用电,运输车间为基本车间提供运输服务等,则应记入“制造费用”账户;如果是向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劳务,就应记入“管理费用”账户。同时贷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具体的分配方法有以下几种:

1.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是将各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中归集的成本总额,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劳务(或产品),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部门以外的各受益产品、车间或部门。

计算公式如下:

【例2—7】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

【基本案情】M公司有供水、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等部门提供服务。两车间20××年6月份发生耗费分别为20 650元和47 400元,如表2—11、表2—12所示。

【产品、劳务供应情况】M公司20××年6月份供水、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供应产品和劳务数量,如表2—13所示。

表2—13 产品、劳务供应情况表

【账户设置】该企业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设“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四个成本项目。

【核算要求】采用直接分配法计算各受益部门应承担的辅助生产成本,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供水车间成本分配率=20 650÷(413 000—100 000)=0.066

基本生产车间应承担水费=205 000×0.066=13 530(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承担水费=80 000×0.066=5 280(元)

专设销售机构应承担水费=28 000×0.066=1 848(元)

供电车间成本分配率=47 400÷(230 000—30 000)=0.237

基本生产丙产品应承担电费=103 000×0.237=24 411(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承担电费=80 000×0.237=18 960(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承担电费=12 000×0.237=2 844(元)

专设销售机构应承担电费=5 000×0.237=1 185(元)

实际工作中,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是通过编制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进行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如表2—14所示。

表2—14 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直接分配法)

续表

在上列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中,由于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劳务不进行分配,因而其成本分配率的确定是以对外提供的劳务总量为基数计算的。如果企业没有专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基本生产车间通常不论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用电,还是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照明用电,均计入制造费用项目。

根据表2—14,应编制下列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 24 411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32 490

管理费用 8 124

销售费用 3 033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20 658

——供电 47 400

采用直接分配法,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待分配耗费只对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单位分配一次,计算工作简便。但由于这种分配方法建立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不相互提供劳务、作业的基础上,辅助生产车间包括的耗费不全,如上例供电车间的耗费中不包括所耗水费,供水车间的费用中不包括所耗电费,因而分配结果不尽准确。因此,直接分配法一般适宜于在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劳务、作业不多,对辅助生产成本和企业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采用。

2.交互分配法。交互分配法是辅助生产车间之间先进行一次相互分配,然后再将辅助生产成本对辅助生产车间外部各受益对象进行分配的一种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

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分两个步骤进行:首先对内进行交互分配,也就是在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之间,按相互提供的劳务数量和交互分配的成本分配率,进行交互分配;然后对外进行分配,也就是在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以外的各受益产品、车间、部门之间,按其接受的劳务数量和对外分配率进行分配。

计算公式如下:

第一步,对内交互分配:

第二步,对外分配:

【例2—8】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

【基本案情】产品、劳务供应情况、账户设置与【例2—7】相同。

【核算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1)对内交互分配。

对内交互分配率的计算:

供水车间交互分配率=20 650÷413 000=0.05

供电车间交互分配率=47 400÷230 000=0.21

对内交互分配额的计算:

供电车间向供水车间的交互分配额=30 000×0.21=6 300(元)

供水车间向供电车间的交互分配额=100 000×0.05=5 000(元)

交互分配后各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车间交互分配后的成本=20 650+6 300—5 000=21 950(元)

供电车间交互分配后的成本=47 400+5 000—6 300=46 100(元)

(2)对外分配。

对外分配率的计算:

供水车间对外分配率=21 950÷(413 000—100 000)=0.0701

供电车间对外分配率=46 100÷(230 000—30 000)=0.2305

供水车间对外分配额:

基本生产车间应承担水费=205 000×0.0701=14 370.5(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承担水费=80 000×0.0701=5 608(元)

专设销售机构应承担水费=28 000×0.0701=1 962.8(元)

供电车间对外分配额:

基本生产丙产品=103 000×0.2305=23 741.5(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承担电费=80 000×0.2305=18 440(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承担电费=12 000×0.2305=2 766(元)

专设销售机构应承担电费=5 000×0.2305=1 152.5(元)

根据计算结果编制交互分配法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表2—15)。

表2—15 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交互分配法)

续表

根据表2—15,应编制下列会计分录:

对内交互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6 300

——供电 5 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6 300

——供水 5 000

对外分配:(www.zuozong.com)

借: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 23 741.5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32 810.5

管理费用 8 374

销售费用 3 115.3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21 941.3

——供电 46 100

交互分配法虽然较直接分配法和顺序分配法复杂,但计算结果比较准确,因为它反映了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服务的关系。但是,若企业的辅助生产车间过多则不宜采用此法。

3.代数分配法。代数分配法是按照联立方程的方法,计算辅助生产劳务的单位成本,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包括辅助生产车间)耗用的数量和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的一种方法。

采用代数分配法的计算程序是将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设为未知数,并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劳务数量,建立并求解联立方程,计算出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然后,再根据各受益单位(包括辅助生产车间)耗用的数量和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成本。

【例2—9】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

【基本案情】产品、劳务供应情况、账户设置与【例2—7】相同。

【核算要求】采用代数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设:供水车间水的实际单位成本为X元;供电车间电的实际单位成本为Y元。

建立联立方程式如下:

将①式移项:

③Y=(413 000X—20 650)÷30 000

将③代入②式中:

将④代入③式:

Y=(413 000×0.0671—20 650)÷30 000=0.23526

根据上列计算结果,编制代数分配法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表2—16)。

表2—16 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代数分配法)

续表

根据表2—16,编制下列会计分录: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6 710

——供水 7 057.80

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 24 231.8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32 576.30

管理费用 8 191.10

销售费用 3 055.1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27 712.30

——供电 54 109.80

采用代数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结果更为准确。但当辅助生产车间、部门较多时,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会更加复杂,因而这种方法在会计工作已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中采用较为适宜。

4.计划成本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指按辅助生产成本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受益单位耗用的劳务数量,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的一种方法。

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分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根据各产品、车间和部门实际耗用的劳务数量和事先确定的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成本(计划成本);然后,计算辅助生产车间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异,进行调整分配。

计算公式如下:

第一步,按计划成本分配:

第二步,成本差异的计算:

辅助生产成本差异确定后,应将差异进行调整分配。成本差异的调整分配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将差异按辅助生产外部各受益对象的受益比例分配,二是将差异全部分配计入管理费用。由于第二种方法简便易行,也有利于对基本生产车间的考核评价,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广泛采用。

【例2—10】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

【基本案情】20××年2月,A厂供电、蒸汽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等部门提供服务,两车间本期发生的辅助生产成本分别为33 600元和34 020元。

【产品、劳务供应情况】A厂供电、蒸汽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供应产品和劳务数量如表2—17所示。

表2—17 产品、劳务供应情况表

【计划成本】每度电计划单位成本为0.33元;每吨蒸汽计划单位成本为3.5元。

【核算要求】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根据资料编制计划成本分配法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表2—18)。

表2—18 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

续表

在上述耗费分配表中:

供电实际成本:33 600+2 800=36 400(元)

蒸汽实际成本:34 020+3 960=37 980(元)

供电成本差异:36 400—36 960=—560(元)

蒸汽成本差异:37 980—37 800=180(元)

根据上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按计划成本分配时: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2 800

——蒸汽 3 960

基本生产成本 26 4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4 960

管理费用 16 640

贷:辅助生产——供电 36 960

——蒸汽 37 800

(2)调整辅助生产成本差异时:

借:管理费用 38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560

——蒸汽 180

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各项辅助生产成本只需分配一次,而且通过辅助生产成本差异的计算,还能反映和考核辅助生产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但是,采用计算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时,须有比较准确的计划单位成本。

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的比较请参见表2—19。

表2—19 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的比较

辅助生产成本归集与分配的账务处理过程如图2—5所示。

图2—5 辅助生产成本归集与分配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