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蝴蝶园特色课程群:系统构建与教学内容

蝴蝶园特色课程群:系统构建与教学内容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课程群的板块蝴蝶园特色课程群由“蝴蝶知识、蝴蝶养护、蝴蝶探究、蝴蝶美学”4大课程构成。“蝴蝶知识、养护、探究”课程是在生命科学、科学学科、劳技学科内整合,在原有的国家统一标准、地方统一教材的基础上,加入对动物、植物,特别是昆虫尤其是蝴蝶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有初步的认知,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二)课程群的结构蝴蝶园课程群的构成模块、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授课年级及课程资源见下表。

蝴蝶园特色课程群:系统构建与教学内容

(一)课程群的板块

蝴蝶园特色课程群由“蝴蝶知识、蝴蝶养护、蝴蝶探究、蝴蝶美学”4大课程构成。

1.“蝴蝶知识”课程

初步了解昆虫的基本结构与形态特征、常见昆虫分类和昆虫与人类的关系;知道蝴蝶是昆虫的一个重要门类、知道蝴蝶的基本知识和生活史;认识学校蝴蝶园、创新实验室等场馆的基本设施及功能;能识别常见的蝴蝶;学习制作蝴蝶标本;学会调查校园内、周边社区和上海市的昆虫资源;关注城市荒野资源与生境,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的意识。

2.“蝴蝶养护”课程

学习观察、记录蝴蝶的生活史;了解不同蝴蝶幼虫的寄主植物和常见蜜源植物;经历蝴蝶卵及幼虫的采集、保育过程;培养科学思维和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3.“蝴蝶探究”课程

利用蝴蝶及其生境为主要学习资源开展科学实践探究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www.zuozong.com)

4.“蝴蝶美学”课程

打破以往泾渭分明的学科界限,以蝴蝶为主体的学习内容连接语文、美术摄影音乐等学科,表现为跨学科主题课程的组合。帮助学生探究蝴蝶丰富的文化和美学内涵,在学习过程中既建立系统的思维方式,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又提高审美鉴赏力及实践能力的形成,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

“蝴蝶知识、养护、探究”课程是在生命科学、科学学科、劳技学科内整合,在原有的国家统一标准、地方统一教材的基础上,加入对动物、植物,特别是昆虫尤其是蝴蝶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有初步的认知,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

“蝴蝶知识和蝴蝶美学”课程倡导“看中学”,以深化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科学素养和审美鉴赏力。“蝴蝶养护”课程侧重“做中学”,重在实践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掌握。“蝴蝶探究”课程则是“在研中学,在学中研”,在接触自然、亲近昆虫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课程群的结构

蝴蝶园课程群的构成模块、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授课年级及课程资源见下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