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公害防治措施:食用菌生物防治技术

无公害防治措施:食用菌生物防治技术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食用菌病虫害的方法,其优点是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没有残毒,它是实现无公害食用菌生产防治的关键技术。识别香菇杂菌、病虫的形态特征及危害状态。

无公害防治措施:食用菌生物防治技术

1. 预防措施

(1)菇场设计科学 场地选择和设计要科学合理。选址应远离垃圾堆、畜禽场、化工厂和人群密集的地方,水源充足且清洁无污染。室外栽培时,应选择土质肥沃、疏松、排灌方便、未受工矿企业污染的土壤。从防止有害生物角度出发,把原料库、配料厂、肥料堆积场等感染源区与菌种室、接种室、培养室、出菇棚等易染区隔离;防止材料、人员、废料等从污染区流动到易染区;有条件的菇场,应将培养室与出菇棚分开,以减少培养期污染。

(2)环境卫生清洁 搞好环境卫生是有效防治食用菌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其他防治技术获得成功的基础。做好日常清洁卫生工作,将废弃物和污染物及时烧毁或深埋;及时清理周边环境中的杂草、积水及各种有机残体,避免病虫滋生;同时控制栽培场所人员流动;对发病严重的老菇房要进行熏蒸消毒,发现病菇、虫菇要及时摘除,并进行集中烧毁或深埋,不可随意丢弃。此外,每一季栽培结束后,应彻底清理菇场。

(3)选用优良品种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虫性、抗逆性强的菌种;同时,使用菌龄适宜的菌种,并通过适当加大播种量,增强抗病虫能力;不得使用老化或受到污染的菌种。

(4)配料慎重合理 选用新鲜、无霉变、干燥的原材料做培养料;配料时勿添加过多糖、粮类营养,拌料时要求偏弱碱性;草腐菌培养料进行发酵处理,利用堆肥发酵高温杀死病菌虫卵,严格要求进行二次发酵;严格灭菌操作,避免灭菌不彻底造成的批量污染;拌料避免使用污水,水质应达到饮用水标准,培养料的含水量不能过高;培养料应混合均匀,并严格按照配方要求进行配制。

(5)实施轮作换茬 对于发生过严重性病害、虫害的出菇棚或栽培场所应采取换茬或轮作的方法,避免病虫害再次爆发。

(6)接种过程严格无菌操作 接种室使用前先清洁,再严格消毒,紫外线灯与熏蒸或喷雾配合使用;接种人员进入接种室更换衣帽,操作者的双手也要严格消毒;接种前做好菌种的预处理,接种工具要用火焰灼烧;接种过程动作迅速;接种后及时清洁接种室。

(7)创造适宜培养条件 对于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在发菌和出菇阶段,科学合理调控光、温、水、气及pH等生态条件,促使食用菌健壮生长,控制和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2. 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措施

①设置屏障:菇场门窗和通气口安装防虫网、纱窗或纱网,出入菇房随手关门,防止成虫飞入产卵;在地道菇房的进出口保持几十米黑暗,注意随时关灯,防止有趋光性的成虫趋光而入。

②人工诱杀:利用菌蚊幼虫群集吐丝拉网习性,可在其群集后人工捕捉销毁;利用菇蚊喜欢麸皮的习性用腐烂麸皮配合杀虫剂进行诱杀;根据跳虫喜水习性,利用水盆诱集消灭;对有趋光性的害虫,利用黑光灯节能灯辅以粘虫板或杀虫剂进行诱杀;利用螨类对香味的趋性,可以利用肉骨头或炒香的茶籽饼或棉籽饼进行诱集,集中消灭;还可利用螨类和蝇类对糖醋液的趋性进行诱杀。

③水浸法防治害虫:瓶或袋栽的食用菌可将水注入瓶或袋内,菌棒或块栽的可将栽培块浸入水中压以重物,避免浮起,浸泡2~3h,幼虫便会漂浮死亡,浸泡后的瓶、袋沥干水即放回原处。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食用菌病虫害的方法,其优点是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没有残毒,它是实现无公害食用菌生产防治的关键技术。

①以虫治虫:利用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来防止食用菌害虫。前者如利用蜘蛛捕食菇蚊、菇蝇。利用捕食螨捕食菌螨;后者如利用姬蜂寄生菌蚊蛹、瘿蜂寄生菌蝇杀死害虫。

②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利用抗生素防治病害,如防治细菌性病害可用链霉素、金霉素等,防治真菌性病害用农抗120、井冈霉素、多抗霉素等抗生素;防治螨类、菇蚊、菇蝇等害虫可选用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等生物制剂。

化学防治措施:对食用菌病虫害防治不提倡使用农药防治,在必须使用化学农药时,禁止在菇类生产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并严格控制使用浓度和次数。且化学农药不易在出菇期使用,可在出菇前或采收后施药,并注意应少量、局部使用,防止扩大污染。

总之,对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必须遵循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方法,创造出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减少各类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最终达到高产、优质、高效、无害的目的。

习题

一、填空

1. 食用菌病害,按其病原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_______和_______。

2.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的原则是_______。

3. 病原物寄生于食用菌的菌丝体或子实体并从中吸取营养使食用菌生长发育受阻的病害称为_______。

4._______是指病原物主要侵染培养料,与食用菌争夺水分、养分和空间,抑制食用菌生长发育的一类病害。

二、判断

1. 食用菌生理性病害由于没有病原生物参与,不会相互传染。( )

2.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时,可以采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

3.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治重于防。( )

4. 毛霉、青霉、木霉等杂菌属于寄生性杂菌,主要侵染子实体。( )

5. 菇蝇和菇蚊危害食用菌时,是以幼虫危害。( )

三、简答

1. 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见的非侵染性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2. 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竞争性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3. 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见的寄生性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4. 简述食用菌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措施。

技能训练

任务一 调查香菇主要病虫害

1. 目的

(1)了解香菇病虫害调查的方法。

(2)识别香菇杂菌、病虫的形态特征及危害状态。

(3)了解香菇病虫害对香菇生长的影响和危害。

2. 器材

香菇菌种袋、香菇菇床、放大镜、无菌袋、镊子、培养箱等。

3. 方法步骤

(1)香菇主要病害的调查

在菌种培养室或菇房,对

任务二 调查香菇主要病虫害

1. 目的

(1)了解香菇病虫害调查的方法。

(2)识别香菇杂菌、病虫的形态特征及危害状态。

(3)了解香菇病虫害对香菇生长的影响和危害。

2. 器材及场所

放大镜、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蒸馏水、接种钩、擦镜纸、吸水纸、香柏油、染色剂、酒精灯、火柴等。

3. 方法步骤

(1)香菇主要病害的调查

①菌丝体阶段:在菌种培养室,对香菇母种、原种和栽培种逐管、逐瓶或逐袋检查,看有无变色、有无异味、表面是否有渗出物或其他异常现象等,如果有以上现象,从变色或异味或渗出物部位,挑取少量粘液或丝状物,制成水浸片,于显微镜下(40×物镜)观察其特征,如果为丝状体,可初步断定为真菌性病害;如果在40×物镜下看不清楚,可涂片染色后观察。

②子实体阶段:在子实体发育阶段,在香菇菇床上,逐朵检查,看菌盖或菌柄表面有无斑点、变色、或者腐烂、畸形、发臭等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对照香菇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的病状和病征及病毒性病害的病状进行鉴定。

(2)香菇主要虫害的调查 在香菇菌种培养室和菇床上,观察培养料和子实体,看其上有无虫体、缺刻、孔洞、窟窿、蛀孔、碎渣或粉末、或者有无虫体爬过的痕迹,如果看见虫体,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虫体,统计数量;如果是缺刻、孔洞、碎渣或粉末等现象,在附近找寻虫体,统计虫口数量,进一步计算被害率。

4. 作业

(1)列表记述观察到的香菇病害和虫害的症状或危害状态。

(2)绘制出一种香菇病害的病原物形态图。

(3)绘制出一种香菇害虫的形态图。

任务三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的识别

1. 目的

(1)了解食用菌常见的病虫害。

(2)正确识别病虫害的形态特征、侵染症状,分析产生的原因。

(3)掌握病虫害防治的原则,能采取正确的防治方法。

2. 器材

(1)材料:被侵染的培养料和各种子实体。

(2)器具: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接种针、尖头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酒精灯、无菌水、火柴、染色剂等。

3. 方法步骤

(1)竞争性真菌侵染症状的识别

①外观: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根霉、毛霉、青霉、木霉、曲霉、链孢霉等竞争性杂菌的孢子、菌落颜色及危害症状。

②镜检:载玻片中央滴半滴无菌水或染色剂,用无菌尖头镊取少许污染材料置于水或染液中,无菌接种针轻轻拨散,放盖玻片进行观察。(www.zuozong.com)

(2)真菌病害的识别

①外观: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褐腐、褐斑、软腐病的危害症状。

②镜检:载玻片中央滴半滴无菌水或染色剂,用无菌尖头镊取少许病部组织置于水或染液中,无菌接种针轻轻拨散,放盖玻片进行观察。

(3)主要虫害的识别

①外观: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菇蚊、菇蝇、螨虫、线虫等害虫的危害症状。

②镜检:包括虫卵的观察和虫体的观察。

虫卵的观察:载玻片中央滴半滴无菌水或染色剂,用无菌尖头镊取少许被害材料置于水或染液中,无菌接种针轻轻拨散,放盖玻片进行观察。

虫体的观察:将菇蚊、菇蝇、螨虫、线虫等虫体置于解剖镜下观察。

4. 讨论与思考

(1)比较根霉、毛霉、青霉、木霉、曲霉、链孢霉等竞争性杂菌在危害症状及个体形态方面的不同点。

(2)比较褐腐、褐斑、软腐病等真菌病害的危害症状及个体形态的不同点。

(3)菇蚊、菇蝇的成虫、幼虫及卵的形态特征有哪些异同点?

(4)食用菌病虫害防治的原则是什么?

拓展

拓展一 食用菌常用消毒剂性能及其使用方法

1. 酒精

(1)理化性质 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可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呈弱酸性(或中性),pH为6.9~7。对人刺激小,对物品无损害,属微毒类。

(2)使用方法 杀灭菌体使蛋白质变性,但不能杀死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主要用于菌种袋、菌种瓶表面的擦洗、接种工具的浸泡、接种人员的手面消毒等处理。消毒时需将浓度为95%的原液稀释成70%~75%。酒精灯燃烧时用95%的浓度。应选用医用或食用型酒精,不能用工业酒精或甲醇代替。

2. 高锰酸钾

(1)其他名称 灰锰氧,PP粉。

(2)理化性质 紫黑色针状结晶,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6.38g/100mL,有毒性,有一定腐蚀性。吸入后可引起呼吸道损害。溅入眼内,刺激结膜,重者致灼伤。刺激皮肤后呈棕黑色。浓溶液或结晶对皮肤有腐蚀性,对组织有刺激性。

(3)使用方法 可杀死细菌体和菌丝片断,但不能杀死芽孢和孢子。主要用于环境消毒和擦洗菌袋。接种工具的浸泡消毒,使用浓度以稀释1000~2000倍为宜,高锰酸钾与甲醛混合后产生氧化反应,散发出的甲醛气体有强烈的杀菌作用,这种气雾杀菌方式常用于接种室和培养室的空间消毒。使用时先将高锰酸钾按甲醛的半量加入陶瓷容器中,然后将规定量甲醛(加适量水稀释,以增加环境中的湿度)慢慢加入其中,此时混合液自动沸腾,从而使甲醛汽化。1m3空间按甲醛溶液30mL、高锰酸钾15g、水15mL计算用量。关上门窗熏蒸2h可杀灭房内的细菌繁殖体、霉菌菌体和病毒。房间使用前开门窗通气。

3. 甲醛

(1)其他名称 福尔马林,蚁醛,甲醛溶液。

(2)理化性质 纯品无色,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商品为其水溶液。易溶于水,溶于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其蒸汽与空气接触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反应猛烈。

甲醛的作用机制是凝固蛋白质,直接作用于有机物的氨基、巯基、羟基、羧基,生成次甲基衍生物,从而破坏蛋白质和酶,导致微生物死亡。

(3)使用方法 甲醛气体的产生,以氧化法最为简便和实用。先将高锰酸钾按甲醛的半量加入陶瓷或搪瓷容器中,然后将规定量的甲醛(加适量水稀释,以增加环境中的湿度)慢慢加入其中,此时混合液自动沸腾,从而使甲醛汽化。1m3空间按甲醛溶液30mL、高锰酸钾15g、水15mL计算用量。

4. 过氧乙酸

(1)其他名称 过醋酸,过氧醋酸,PAA,过乙酸。

(2)理化性质 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燃,具爆炸性,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对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症、水肿、痉挛,化学性肺炎、肺水肿。不可直接用手接触,配制溶液时应佩戴橡胶手套,防止药液溅到皮肤上。对金属有腐蚀性,不可用于金属器械的消毒。

(3)使用方法 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杀菌能力较强的高效消毒剂,具有强氧化作用,可迅速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及芽孢。使用方法有多种:

①浸泡:拖地的拖把用浓度为0.04%的溶液浸泡1h;接种工具洗净后用0.5%的溶液浸泡30~60min。

②擦拭:将原液稀释成0.2%的溶液,可擦拭消毒接种的原种和菌袋的瓶口或袋口表面。对接种箱和桌子表面进行消毒,用浓度为0.2%~1%的溶液,擦拭后保持30min,即能达到杀菌的目的。

③喷雾及熏蒸:将原液稀释至0.2%~0.4%,关闭门窗,采用喷雾或加热熏蒸消毒方法,使其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当中,对空气中的病原杂菌起到杀灭作用。熏蒸时,常用浓度为1g/m3。喷雾或熏蒸后密闭20~30min即可达到消毒目的,然后开窗通风15min后方可进入,以减少过氧乙酸给人体带来的刺激及不适感。

5. 二氧化氯

(1)其他名称 亚氯酸酐,氯酸酐。

(2)理化性质 本品为红黄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气体,易溶于水,同时分解,很难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水溶液中的亚氯酸和氯酸只占溶质的2%)。其对微生物的杀菌机理为:二氧化氯对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力,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快速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0.1mg/L即可杀灭所有细菌繁殖体和许多致病菌。

(3)使用方法 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强力广谱杀菌剂。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及其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肝炎病毒、各种传染病菌等。是液氯、漂白粉精、优氯净、次氯酸钠等氯系消毒剂最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在低温和较高温度下杀菌效力基本一致,pH适应范围广,能在pH 2~10范围内保持很高的杀菌效率。主要用于食用度菌生产中的空气、水、接种工具、环境等消毒处理,使用浓度为100~500mg/L。

6. 来苏尔

(1)其他名称 甲酚皂溶液。

(2)理化性质 由甲酚500mL、植物油300g、氢氧化钠43g配成。无色或灰棕黄色液体,久贮或露置日光下颜色变暗,有酚臭。可溶于水(1∶50),能与乙醇、氯仿、乙醚、甘油混溶,可溶于碱性溶液,2%的水溶液呈中性。

(3)使用方法 甲酚皂能杀灭多种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及结核杆菌,但对芽孢作用较弱。1%~2%水溶液用于手和上肤消毒;2.5%溶液浸泡拖把30min和拖洗地面能杀灭杂菌菌体。3%~5%溶液用于接种用具和菌袋表面消毒。

7. 石炭酸

(1)其他名称 苯酚、羟基苯。

(2)理化性质 石炭酸常温下无色晶体,是一种原浆毒,能使细菌细胞的原生质蛋白发生凝固或变性而杀菌。

(3)使用方法 浓度在0.2%时即有抑菌作用,大于1%能杀死一般细菌,1.3%溶液可杀死真菌。用3%~5%溶液浸泡拖把和拖洗地面能杀灭杂菌菌体,也可用于接种用具和菌袋表面消毒。

8. 新洁尔灭

(1)其他名称 苯扎溴铵、溴化苄烷铵。

(2)理化性质 常温下为白色或淡黄色胶状体或粉末,低温时可能逐渐形成蜡状固体。带有芳香气味。水溶液振摇时产生大量泡沫,具有耐热性,可贮存较长时间而效果不减。易溶于水、乙醇,微溶于丙酮,不溶于乙醚、苯,水溶液呈碱性反应。

新洁尔灭为一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广谱杀菌剂,杀菌力强,对皮肤和组织无刺激性,对金属、橡胶制品无腐蚀作用,不污染衣服,性质稳定,易于保存,属消毒防腐类药剂。

(3)使用方法0.1%溶液广泛用于接种环境的消毒,可长期保存效力不减。接种工具置于0.5%的溶液中浸泡30min,可杀灭各种致病菌。忌与肥皂、盐类或其他合成洗涤剂同时使用,避免使用铝制容器。

9. 必洁仕

(1)其他名称 二氧化氯消毒剂。

(2)理化性质 本消毒剂为无毒级产品,使用后,无农药残毒残留,无致畸致癌物。

(3)使用方法 可用于食用菌实验室、接种室(接种箱、接种帐)、培养室(培养车间)、菇房(菇棚)的消毒。也可用于种植食用菌各个环节的消毒。把本消毒剂A剂药片投放到B剂溶液中,即刻产生消毒气体,对空间和物体表面消毒。接种箱消毒用一片A剂+3mL B剂,熏蒸40min;环境消毒1m3用一片A剂+5mL B剂,熏蒸60min;另可配制成消毒液喷洒,或擦洗消毒,对多种杂菌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10. 石灰

(1)其他名称 生石灰,氧化钙。

(2)理化性质 石灰为不规则的块状物,白色或灰白色,不透明,质硬,粉末白色。易溶于酸,微溶于水。暴露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后,则逐渐风化而成熟石灰。不溶于醇,溶于甘油。属碱性氧化物,有刺激和腐蚀作用。与酸类物质能发生强烈反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3)使用方法 食用菌生产中常利用石灰的碱性进行环境消毒,用2%~3%的浓度拌料提高基质中的pH,抑制细菌发酵,促进培养料熟化。

拓展二 食用菌病虫控制器使用方法

1. 臭氧发生器

臭氧是一种有气味的浅蓝色气体,氧的同素异形体,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8,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利用其强氧化性,在较短时间杀灭细菌及其芽孢、真菌、病毒等一切病原微生物,对室内空气和物品表面达到理想的消毒和杀菌效果。其杀菌效果与过氧乙酸相当,强于甲醛,杀菌力比氯高1倍。快速的气味可以驱除对气味敏感的小动物昆虫,如老鼠蟑螂等。

臭氧消毒的特点:①灭活速度比紫外线快3~5倍,比氯快300~600倍;②灭活率随臭氧浓度的增加而提高;③消毒时不消耗氧气,还原快;④无消毒死角,凡空气能到达的地方都能有效消毒;⑤不需要辅助药剂;⑥使用方便安全;⑦适用于接种室、培养室、出菇室等场地的空气消毒。

表10-1 臭氧消毒器的类型及主要性能

2. 诱虫灯

(1)原理 利用趋光、趋波、趋色、趋性信息的特性,将光的波段和波的频率设定在特定的范围内,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加以昆虫本身产生的性信息引诱成虫扑灯,被频振式高压电网触杀,落入接虫袋内。

(2)使用方法 在成虫羽化期,菇房上空悬挂杀虫灯,每间隔10m挂一盏灯。在晚间开灯,早上熄灭,诱杀大量的成虫,可有效减少虫口数量。

(3)型号PS-15Ⅱ (普通、光控),PS-15H (普通、光控),PS-15Ⅲ (光温)。

(4)生产厂家 佳多科工贸有限公司。

3. 粘虫板

(1)原理 多种害虫成虫对黄色敏感,具有强烈的趋黄性。中外科学家经过多年试验,通过色谱分析确认了某一特殊黄色具有最好的诱虫效果。采用这种特殊黄色配以特粘胶,开发研制出高效黄色粘虫板,实践证明诱杀效果非常显著。

(2)使用方法 从开袋或出菇期开始使用,并保持不间断使用可有效控制害虫发展。每亩悬挂25cm×15cm黄板30块。在菇床上方20cm处悬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