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和意义【第2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和意义【第2版】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必须明确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是什么,《纲要》中关于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是: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和意义【第2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是评价者根据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采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及社会教育活动做出客观科学的价值判断的过程。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必须明确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是什么,《纲要》中关于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是:

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这些社会性教育目标是进行评价的依据,为社会教育评价指明了正确的方向。(www.zuozong.com)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由此可见,社会性教育活动评价的意义如下。

(一)是调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质量的手段

通过评价教师可以对学前教育活动的整体质量、幼儿的发展情况、教育目标是否实现等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的鉴别,了解制定的社会教育目标、选择的内容是否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的知识水平,幼儿园教师实施的教育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等,同时,可以通过评价结果知道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质量,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使下一阶段的教育活动有的放矢,并加以改进,寻找科学的教育方法,选择最佳的社会教育方案和模式,从而提高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质量。

(二)是了解幼儿社会发展水平需要和个别教育的依据

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状况、社会性发展程度和水平,从而判断和分析社会性教育过程的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从而对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发展进行科学鉴别,了解幼儿在活动中掌握了哪些知识,发展了哪些能力,存在哪些长处和弱点等;同时,可以指导教师根据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了解幼儿,如哪些幼儿掌握得比较好,哪些幼儿掌握得不够好,从而为教师的个别辅导和有针对性的教育提供依据。

(三)是提高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通过评价,教师可以反思自身教育效果,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哪些社会教育活动比较好,哪些社会教育活动不够好,为什么不够好,从而帮助找到自己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做好补救工作,避免下次再出现;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运用学前儿童发展理论、学前教育原理等专业知识审视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其自身专业化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同时,评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状况,为其制定下一步教育活动计划提供依据;另外,评价的结果也为教师和家长更好的沟通做好了准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