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语感教学法根据游戏化设计理念,把游戏中的元素和设计机制移植到英语学习中来,构建了一套英语积分通级方案,其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正是多元智力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了智力多元论的观点,他把智力定义为“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他认为,构成智力者是以下八种能力: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智力,并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这就是智力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由于环境和教育所造成的。就智力发展程度而言,智力发展的水平完全受教育和环境影响甚至制约。加德纳认为,在正常条件下,只要有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每个个体都能发展和加强自己的任何一种智力。他还认为,因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一种智力都有多种表现方式,所以,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聪明和成功与否。
多元智力理论主张对学生的评价要在实际生活及学习情景中,从多方面来观察、记录、分析和了解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允许学生用多种方式展示其学习;对学生在各个领域的表现的评价,应该允许变通,在某个领域的优秀操作可以弥补在其他领域的不足。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以多维度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加德纳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随着智能课程的实施,教师们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所以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认识学生的长处,发挥学生的智能所长。(www.zuozong.com)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提出成就动机理论,他把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成就、权力和亲和的需求,其中成就需求让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获得更大的成功,并享受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努力奋斗的乐趣。麦克利兰发现高成就需求者有3个主要特点:①高成就需求者喜欢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不喜欢凭运气获得的成功,不喜欢接受那些在他们看来特别容易或特别困难的工作任务。②高成就需求者在选择目标时会回避过分的难度。他们喜欢中等难度的目标,既不是唾手可得没有一点成就感,也不是难得只能凭运气。他们会揣度可能办到的程度,然后再选定一个难度力所能及的目标——也就是会选择能够取胜的最艰巨的挑战。对他们而言,当成败可能性均等时,才是一种能从自身的奋斗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与满足的最佳机会。③高成就需求者喜欢多多少少能立即给予反馈的任务。目标对于他们非常重要,所以他们希望得到有关工作绩效的及时明确的反馈信息,从而了解自己是否有所进步。
三维语感教学法正是在多元智力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出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激励性评价方案,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发挥潜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