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中化学实验设计方案

初中化学实验设计方案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是针对设计方案时的疑难之处,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等。请同学们根据这一思路,设计实验方案。分析点评上述案例中,为了破解设计实验方案的难点,教师先抛出了3个问题,利用学生已经知道的检验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得出设计实验方案的思路,然后再由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分散了实验探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实验方案。

初中化学实验设计方案

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关键要素,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它既是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学生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充分体现。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明确设计基本思路

尽管实验方案的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具有一定的设计思路。教师可结合具体的实验探究案例,逐步引导学生明确构成实验方案的基本要素,熟悉设计方案的基本思路,即从猜想与假设的结果出发,利用实验探究体系中的某一(或某几个)因素,如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特殊性质、实验产生的特殊现象、能量的变化等因素,设计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的实验现象和可能的结论,来验证猜想与假设,从而获得正确的科学探究结论。

(二)破解设计中的难题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往往会遇到许多难题,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实验探究活动,选择不同的方法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一是根据教材上给定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二是利用课前放置在实验桌上的药品和器材,启发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三是针对设计方案时的疑难之处,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等。

(三)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实验方案,由师生共同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讨论、指导。评价实验方案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验方案的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和简约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和修改,使实验方案更加完善。

案例3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教师】在设计实验方案前,请同学们先思考下列问题:(1)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溶液是稀盐酸?(2)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3)从检验盐酸和氢氧化钠的角度出发,怎样证明混合后的溶液中存在氢氧化钠或稀盐酸

【学生】思考、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根据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可以得出设计实验方案的思路: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就是要检验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反应物的存在或新物质的生成。请同学们根据这一思路,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各小组已经完成了实验方案的设计,请各组派一名代表交流。部分小组交流的方案如下。

1组: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加稀盐酸,充分振荡后,再滴入2滴无色酚酞溶液。若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钠与盐酸没有反应;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反应。

【学生】讨论1组的实验方案。

小明:1组的方案实验操作设计正确,预期的现象正确,结论也正确。(www.zuozong.com)

小芳:1组的方案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有可能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造成的,并不代表它们不能反应。

小强:小芳考虑问题比较全面,验证它们是否发生反应,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的问题,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师】同学们找到了1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的不足,在不改变原实验方案中操作步骤和药品、器材的基础上,如何修改实验方案,得出正确的结论?

小红: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就可以了。

【教师】小红的修改思路正确。根据刚才同学们修改完善实验方案的思路,对以下各小组交流的实验方案进行讨论,帮助他们完善实验方案。

其他小组交流的实验方案如下:

2组: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加稀盐酸,充分振荡后,再滴入2滴紫色石蕊溶液。若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氢氧化钠与盐酸没有反应;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反应。

3组: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加稀盐酸,充分振荡后,再加入锌粒。若有气泡产生,氢氧化钠与盐酸没有反应;若无气泡产生,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反应。

4组: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加稀盐酸,充分振荡后,再放入生锈的铁钉。若铁锈消失,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没有反应;若铁锈不消失,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

【学生】对以上各小组交流的实验方案进行讨论、修改。

【教师】以上的讨论中,同学们通过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后,再验证另一种反应物存在的思路,修改完善了各组的实验方案,随后可以利用此方案进行实验。除了各组的方案外,还有没有更好的实验方案来探究氢氧化钠与稀盐酸能否发生反应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0的【实验10-8】,弄清楚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

【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实验10-8】的方案。

分析点评

上述案例中,为了破解设计实验方案的难点,教师先抛出了3个问题,利用学生已经知道的检验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得出设计实验方案的思路,然后再由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分散了实验探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实验方案。各小组交流、讨论,修改完善实验方案,不仅为顺利开展实验、得出正确的实验探究结论创造了条件,而且使学生形成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了实验探究教学的效果。整个设计实验方案的教学,让学生在“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上有了较大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