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先导】
对于自信,上海市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两位学共体核心成员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感悟。木兰拳队的队长K老师这样说:“现在这个木兰拳发展可能没有人家好了,像广场舞跳得倒蛮多的,他们有的人说K老师你去学广场舞来教我们呀,但是我还是坚持木兰拳,我就是喜欢木兰拳,我就是觉得我们木兰拳就是最好的,比他们现在的广场舞真的很好。它对身体非常有好处,我这个气管炎、哮喘啊,已经莫名其妙好了,打拳打好的。我老早像个七老八十一样的,一咳嗽一口痰浓得不得了,现在没了。以前睡觉喉咙里会发出来一种声音,气管里面发出一种声音,现在这种基本上没有了,大概打拳一年的时候就开始有好转了。老早贫血老严重了,现在也没了。这次街道里面不是免费体检嘛,我基本上每个指标都通过的。就是通过这些年的健身,我从一个不健康的人成为一个健康的人。所以我一直跟他们讲,你不坚持打,吃亏的是你自己。”
茶艺队Z老师这样说:“这回我们出去表演,表演完了下面的掌声一直在响,下台之后还有人专门找到我们,说你们这个气质真是好,看着赏心悦目,让人心里很舒服。那我们也是这次上去的他们三个人,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哦,那个旗袍一穿,茶具一摆,三个人真整齐,一个壶一拿起来,全都整齐的,你在下面看觉得真的是好看。我不是说大话哦,茶艺真是非常能够锻炼人的气质的,你学过茶的人立马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这是我们很多学员的真实经历。”
在开始分析之前,先分享一个心理学小故事——疤痕。这是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在西方,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一个人刚经历了一场车祸,所幸并无大碍,不过心理学家在这个人的脸上画了一个很大并且十分丑陋的“疤痕”,并让他照了镜子,对他说:“很遗憾车祸导致你脸上留下了这样一个疤。”然后把镜子拿开了。这个人非常沮丧。心理学家对他说:“现在我给你的疤痕搽点药水。”(实际上心理学家把画上去的假疤痕擦掉了,这个人的脸是完好的并且样貌英俊)心理学家告诉他,一会有一些人会来看他。心理学家离开后,果然陆陆续续来了一些人看他,后来心理学家走进来问这个人对看望他的人有什么看法,他显得沮丧极了,甚至有些暴躁地告诉心理学家:“他们所有人对我都很不友好,很不耐烦,他们都讨厌我,厌恶我脸上的疤。”所以,最终决定人生成败的不是外在的因素,而是人的内心。
拿破仑·希尔说:“自信,是人类运用和驾驭宇宙无穷大智的唯一管道,是所有‘奇迹’的根基,是所有科学法则无法分析的玄妙神迹的发源地。”可见自信的力量之大。从上面两个案例中也不难发现,对于自己所从事专业的自信,使两位学共体的核心成员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应对团队发展。那么在学共体中,究竟如何帮助核心成员建立起自信呢?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强化。
一、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
毫无疑问,自信常常会让人充满前进的力量,但是盲目的自信并不可取,它只能带给人虚无的力量,而无法让人真正实现自我。只有建立在自身能力基础上的自信才是有根基和有生命力的。无论任何时候,空有自信都是不够的,一定要将这种自信落实到具体的事情上,才能真正发挥出它强大的力量。对于社区学共体的核心成员而言,具体是指他们通过专业自信进而建立起个体自信,通过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强化自信心,这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方法。
案例中木兰拳队的K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还是坚持木兰拳,我就是喜欢木兰拳”,这句话体现了她对自己专业的喜欢,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她的专业自信心。对自己喜欢做的事,因为比较投入,就会比较容易取得成功,这非常有利于自信心的提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不断强化个体自信心。
二、强化积极自我体验
现代脑科学认为,大脑的生物化学变化,是产生行为、情绪和认知方面变化的物质基础;反过来,精神的变化也可以导致大脑的物质基础的变化。情绪是复杂的心理生理学现象,反映了心智状态与个体内在的生物化学系统和外部环境影响的相互作用。[14]外界心理刺激可以改变大脑的物质基础,这一结论意味着,我们如果总是给予好的心理刺激,大脑的物质组织就会朝好的方向发展。所以,人的积极情绪体验能力的获得与其他心理能力的获得一样,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形成的。因此提升积极情绪的一个关键途径就是,要在日常生活情境中更加频繁地找到并强化积极的情感体验。
案例中两位核心成员其实都有着积极的自我体验。K老师是真切体会到了木兰拳带给自身身体状况的改善,Z老师是从别人的认可和称赞中获得积极体验,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对核心成员自信心的强化起到推动作用。这对我们的启示就在于,在日常活动中,核心成员要提高敏锐度,注重强化积极的自我体验,无论这种体验是大是小,甚至无论其是否和学共体相关,在积极的自我体验出现时,要学会让它成为滋养自己的养分,打造出更加自信的自我。
三、用群体自信支撑个体自信
调查发现,每个欣欣向荣的人都与其他人有温暖和可信赖的关系,无论是爱人、亲密的朋友、家人还是同事。并且,与枯萎凋零的人相比,欣欣向荣的人每天花更多的时间与他们亲近的人待在一起,而很少独自待着。[15]这告诉我们,经常和别人打交道、参加人际关系也是增强自信的一种方式。因此,无论怎样,每天都与他人建立联系能够帮助我们树立自信。即使你不是一个天生就非常外向的人,也可以这样去做。当你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即使只是假装外向,表现得大胆、健谈、充满活力、积极主动和自信,无论你的自然天性如何,你都可以从那些社会交流中汲取更多的自信心。
与别人建立更加温暖和可信赖的关系,这正是学共体的精神所在。在学共体中,我们和不同的人打交道,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获得力量。因此,对于核心成员来说,善于从学共体的群体自信中获得个体的自信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案例中的Z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茶艺真是非常能够锻炼人的气质的,你学过茶的人立马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这是我们很多学员的真实经历。”由此可以看出,她对茶艺和自己的自信心,不仅源于自身的学习和修养,来自学员的反馈和肯定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这种由学员共同建立起来的群体自信,能够在无意识中保障个体自信的积极、自由成长,有时甚至能够左右个体自信的发展。
【专栏1】
获得自信的小窍门
下面几点有助于你获得自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自我准备:事先做简要的描述,以便知道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不必长篇大论地去说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简明扼要的解释就足以产生作用。事先草拟你的意见,勾画出你的解释、感受、需要或后果。这样做十分有用。根据你的草稿进行演练,必要的话,还可以请朋友帮忙一起演练。
●肯定他人:与人交谈时,开场白非常重要,安全的表达方式是用一种肯定性的语言。例如,“这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但希望你能写得通俗明白些,以便我容易读懂”。(www.zuozong.com)
●客观公正:除了解释你所见的实际情况以外,不要涉及对个人的批评。评价或批评,只能针对一个人的行为、行动和表现,而不能针对其个人,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对事不对人。
●简明扼要:说话时为了避免其他人的阻止、插嘴和打岔,表达时尽量简明扼要,不要理论化,只要讲述具体事实就足够了。
●应对操纵性的批评:不要期望他人总会与你合作,会接受你的观点。尽管你希望得到赞同的意见,但这种情况不是必然的。有些人会使用操纵性的批评来分散你的注意力,损害你的努力。要积极应对操纵性的批评,不要被它所左右。
【专栏2】
神奇的发夹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总觉得自己不讨男孩子喜欢而且有点自卑的女孩子,偶然在商店里看到一只漂亮的发夹,当她戴起来的时候,店里好几个顾客都说漂亮,于是她非常兴奋地买下那个发夹,并赶往学校了。接着奇妙的事就发生了——许多平日不太跟她打招呼的同学,纷纷来跟她接近;男孩子们也来约她出去玩;更有不少人表示,原本死板的她,似乎一下子变得活泼、开朗多了。这个女孩心想:“都是因为我戴了那神奇的发夹吧。”随即她想到店里还有许多其他样式的发夹,应当也都买来试试,于是放学之后立刻跑回那个商店。岂知她才进店门,老板就笑嘻嘻地对她说:“我就知道你会回来拿你遗失的发夹。早上当我发现它掉在地上时,你已经一溜烟地跑去上学了,所以我只好暂时为你保管。”这时她才发现自己的头发上根本就没有发夹。[16]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信是一种气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助动力。
【专栏3】
来自积极心理学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积极情绪的产生,不在于你的口号,而在于你的思维。你的思维反映了你是如何解释目前的情况的,你从它们当中找到怎样的意义。当你将不愉快甚至是悲惨的情况以积极的方式重新定义时,你就提高了积极情绪。就像在寒风中等待过河的老人,是怨天尤人还是充满希望地寻找爱的力量,结局是完全不同的。正如面对贫困的朱光潜,没有沉沦,而是去发现美、研究美、传播美,并从中找到生活的意义。也就是说,生活的意义是我们赋予的。27年的铁窗生涯囚禁了纳尔逊·曼德拉,也成就了纳尔逊·曼德拉,这一切源于曼德拉把囚禁当成了磨炼意志的机会而不是压垮自己的牢笼。幸福与苦难、挑战与机遇总是相伴相生。积极情绪源自从坏事情中找到好的方面,源自将消极的事物转变为积极的事物。当然,提高积极情绪的另一种策略是从好事情中寻找好的方面,将积极的事物变得更加积极。
【自我评估】
对照下列问题,您做到了什么程度?
1.我现在做的事情是我真正喜欢的吗?
2.我是否很容易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3.我所在的学共体是否是一个自信的学共体?
【延伸阅读】
苏·斯通.相信——幸福源于最简单的信仰[M].薛夏,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