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其
如果说江南是一掬清甜的米酒,塞北就是一缸火辣的二锅头;如果说江南是一幅工笔淑女图,塞北就是一帧泼墨山水画;如果说江南是位温婉柔美的采莲少女,塞北就是一位粗犷勇猛的打铁大汉。江南与塞北,一个细腻,一个豪放;一个极阴柔,一个最阳刚。中国人历来被赋予了这两种精神和性情。
江南是诗词江南,是书画江南。画里的江南,是苏堤烟柳,是小桥流水,是白墙黛瓦的水墨屏风……也许最早的中国人便“家住江南黄叶村”吧,否则他们为何如此多情而细腻?是江南赋予了中国人诗情画意,这里走出了苏小小,走出了柳如是。这些智慧而坚强的中国女子,成为多少文人墨客的诗意之源!
塞北是阳关三叠,塞北是晋剧秦腔,塞北是白山黑水,塞北是牧场牛羊。这片黑土养育了多少勤劳踏实的中国人,这条黄河浇灌了多少大豆红高粱!这里有皇城古道,有林海雪原,有边关烽火,有大漠孤烟……塞北的美,是一种惊天动地的美,“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巍峨的山仿佛接天,恰若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人不畏强敌,奋力战斗,保卫了祖国,捍卫了尊严!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中国人吃苦耐劳,重建家园,让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塞北赋予了中国人根基,任你泰山压顶,我自岿然不动!
江南给了中国人灵性,而塞北给了中国人血性!
从江南到塞北,窗外的红花翠柳,渐渐变作一片白雪皑皑,寂寥中愈显苍凉,苍凉中又添悲壮,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拥抱大地的冲动。中国人,也如江南与塞北,经历了繁华,亦饱尝了艰辛;享受了春光融融,亦领受了风雨凄凄。这白雪下是黑土,黑土下又是多少为自由和解放而牺牲的中国人的鲜血和白骨!
从江南到塞北,历史在不断地发展着,我看到那轰隆隆轧过的车轮和雪地上深深的车辙。从江南到塞北,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也不断地成长着,见识了这繁华人间,享受着这美丽的人生,也深深知道这幸福来之不易。(www.zuozong.com)
从江南到塞北,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筋骨,那里面既有江南的钟灵毓秀,亦有塞北的壮阔阳刚……
从江南到塞北,那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逐渐变成了一曲激扬高亢的“雄赳赳,气昂昂……”,中国人在世界东方的身影越来越高大,前进的足音越来越响亮……
名师点评
文章可谓亮点多多,想象丰富。开篇不凡,比喻生动,排比有力,对比鲜明,总领全篇,“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第二、三自然段分写江南与塞北,诗意的笔墨,铿锵的文字,恢宏的画面,均得益于排比与引用的巧妙运用。最后几段合写江南与塞北,总结升华,语言与立意齐飞,诗情共历史一色。
必备范文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