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陶务叙略碑记:唐窑景德镇制瓷史上的巅峰

陶务叙略碑记:唐窑景德镇制瓷史上的巅峰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孰谓陶为细务而董③其事者可不审慎乎哉!迄今乙卯,七载于兹矣。因念陶固细务,自一身以及工役皆邀皇上周恤,敢不具述始末以宣扬德意。英虽不敢谓陶之微奥确信深知,然既习且久,其于制造之器皿条目、款釉尺寸,工匠钱粮、即夫赏勤劝惰之大略,不无一得之愚。旧以龙为君象,因以称随从帝王或领袖创业。他在景德镇督陶期间烧造的瓷器被称为“唐窑”,成为景德镇制瓷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陶务叙略碑记:唐窑景德镇制瓷史上的巅峰

事有至微且末而储为国用,利于民生者,陶之为器是也。上陈俎豆之列,下供饮食之需,由来非一日矣。稽其制始于汉而传于历代,异其地而成于昌南。自前朝设厂珠山之麓,命官督造,旋至奉行不善,费国帑荼工匠,役于是者几不聊生。孰谓陶为细务而董其事者可不审慎乎哉!英关东之沈阳人也,世受国恩,从龙日下,隶籍内务府,幼即供役于养心殿二十余载。我皇上御极之元年,仰蒙高厚殊恩,拔置郎署。方恐报称无由,乃复于雍正二年秋八月,怡贤亲王口宣天语,命英督监江西窑务。且有“工匠疾苦宜恤,商户交易宜平”之谕。大哉,皇言!何其恩之周而虑之深也!英只承出都,于本年十月间抵厂。一应工匠商户造办交易之事,靡不仰遵圣谕,惕厉战兢。凡出纳毫厘,器皿数目,俱系造册报销于内务府总管处按核。迄今乙卯,七载于兹矣。虽勉竭驽骀,不敢苟忽。然不识鄙浅,舛误实多。荷蒙圣慈不加罪斥,且赐薪水之费五百金,举家佩德饱恩,功难抵罪。自揣微陋小臣,平生过分悻事,实为未有。因念陶固细务,自一身以及工役皆邀皇上周恤,敢不具述始末以宣扬德意。且圬尊土簋,国家之俭德悠关,则陶器为世所必需,而制造亦为后所难免;得其道则事半功倍,失其道则公费人劳。苟茫无稽,于后何如?略志述于今。

英虽不敢谓陶之微奥确信深知,然既习且久,其于制造之器皿条目、款釉尺寸,工匠钱粮、即夫赏勤劝惰之大略,不无一得之愚。爰举而条例于后,镌石珠山之阳,俾后之继英董理者知所考稽审慎,共体我皇上恤民劝工之至意,庶无靡费扰众之弊。用述梗概,以自志感惕,并示后之君子,倘所谓耕问仆、织问婢者,其感不失此意乎!

【注释】

①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庄子·庚桑楚》:“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焉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间,我其杓之人邪!”[汉]班固《窦车骑北伐颂》:“援谋夫于末言,察武毅于俎豆。”[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祭遵传》:“虽在军旅,不忘俎豆。”[唐]柳宗元《游黄溪记》:“以为有道,死乃俎豆之,为立祠。”

②荼:荼毒。意思是残害。[三国魏]嵇康《大师箴》:“秦皇荼毒,祸流四海。”[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德佑表诏》:“诏书到日,其即归附,庶生灵免罹荼毒,宗社不至泯绝。”[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三》:“若钱粮作弊飞洒各区,则是家至户到,无不受其荼毒。”

③董:主持、主管。

④从龙:《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旧以龙为君象,因以称随从帝王或领袖创业。[后唐]卢殷《欲销云》:“欲隐从龙质,仍余触石文。”[清]戴易《钓台》:“当时赖有从龙彦,却使幽人享太平。”《清史稿·食货志一》:“有从龙入关者,有定鼎后投诚者。”

⑤御极:登极;即位。[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明帝秉哲,雅好文会,升储御极,孳孳讲艺。”[唐]皮日休《霍山赋》:“岳之尊,端然御极,耸然正位。”[宋]叶适《宝谟阁待制陈公墓志铭》:“及今上御极,有讲堂之旧;招徕初载,有咨谋之美。”

⑥拔置:提拔安置。《明史·陆粲传》:“曩自小臣赞大礼,拔置近侍,不三四年位至宰弼。”[清]李渔《凰求凤·翻卷》:“虽涉风流,无伤名教,请从次甲,拔置巍科。”

⑦郎署:汉唐时宿卫侍从官的公署。明清称京曹为郎署。[明]刘基《感兴》:“漫说汉庭思李牧,未闻郎署遣冯唐。”[清]钱谦益《南征吟小引》:“睢阳袁伯应,以名臣子之牵丝郎署,负文武大略。”[清]方文《闻从子蛟峰补济宁兵宪寄此》:“旅食京华方十暑,栖迟郎署亦三霜。”

⑧只承:只身秉承朝廷使命。[唐]韦应物《送阎寀赴东川辟》:“只承简书命,俯仰豸角冠。”

⑨惕厉:警惕谨慎;自我激励。语出《易·乾》:“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任贤惕厉,宵衣旰食,讵追三五之遐轨,庶绍祖宗之鸿绪。”[宋]王禹偁《右卫将军秦公墓志铭》:“公谨俭惕厉,卒以无咎。”[明]梁辰鱼《浣纱记·游春》:“迩年以来,邦家多故,庙乏善策,外有强邻,正君子惕厉之时。”(www.zuozong.com)

⑩战兢:畏惧戒慎的样子。《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恭肃小心,动有法度,承事阴后,夙夜战兢。”[晋]葛洪抱朴子·诘鲍》:“夫战兢则彝伦叙,怠荒则奸宄作。”[清]顾炎武《将去关中别中尉存杠于慈恩寺塔下》:“叹昔尝忧患,先人独战兢。”

⑪驽骀:本义为劣马。《楚辞·九辩》:“却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比喻低劣的才能。《晋书·荀崧传》:“臣学不章句,才不弘通……思竭驽骀,庶增万分。”[明]唐顺之《与王尧衢书》:“当今之士,隐居笃学、修名砥节如湖州唐子、平凉赵子辈者,凡若干人,仆之驽骀,十不及其二三。”

⑫悻事:侥幸之事。

⑬圬尊土簋:泥土烧制的器物。尊,今作樽,是古代一种盛酒器。簋,音guǐ,是古代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

⑭无稽:无从查考;没有根据。[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二》:“本朝士大夫相传,正月、五月、九月不上任。以火德王天下,正、五、九月皆火德生壮老之位。其从无稽也。”[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分明一席无稽话,却认非常禳祸功。”

⑮考稽:查考、考校。[清]姚鼐《〈西魏书〉序》:“然延寿自序,言见别史千余卷;今时代远隔,泯亡无一存,不获使观察据之以考稽同异而裁定焉。”陈垣《史讳举例》第三八:“竹汀先生曰:朱氏考稽,号称精审,犹有此失,校书之难如此。”

⑯感惕:感激并自我警诫。[唐]孟郊《吊元鲁山》:“小生奏狂狷,感惕增万状。”[唐]孔平仲《常父寄半夏》:“急难我辈事,感惕成此章。”

【简析】

唐英十六岁“供役于养心殿”,四十三岁任内务府员外郎,四十七岁以内务府员外郎衔驻景德镇厂署,督理窑务,前后近三十年。他竭忠尽智,呕心沥血,为景德镇陶瓷工艺与陶瓷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他在景德镇督陶期间烧造的瓷器被称为“唐窑”,成为景德镇制瓷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这段时期是他一生中的华彩乐章,也是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上的巅峰时期。他自谓“廿载郎官惭列宿,一身职业署陶人”(《即事书怀》)。一方面他以“陶人”自居,苦心孤诣,刻苦钻研。督陶初期,他“用杜门,谢交游,聚精会神,苦心竭力与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抵九年辛亥,于物料火候生克变化之理,虽不敢谓全知,颇有得于抽添变通之道。向之唯诺于工匠意旨者,今可出其意旨唯诺夫工匠矣。因于泥土、釉料、坯胎、窑火诸务,研究探讨,往往得心应手”(《陶人心语续编》卷三《瓷务事宜示谕稿》序),终于从外行转变为内行,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督陶期间,景德镇制瓷成就也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胎质、釉面、品种、工艺、装饰等无不登峰造极。后人曾高度评价他在陶瓷工艺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谓之泄造化之秘也可,谓之佐文明之瑞也可,有陶以来,未有今日之美备。”他撰写的《陶冶图说》也已成为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

另一方面,他革故鼎新,兴利除弊,对旧的管理体制力行改革。解除窑户“匠籍”,实行雇佣制度。对物料照时价“公平采买”,以致“官民称便”。“至于赏勤儆怠,矜老恤孤与夫医药棺櫘拯灾济患之事,则又仰体皇仁寓赈贷于造作中之圣意。”(《陶人心语续编》卷三《瓷务事宜示谕稿》序)为景德镇的陶政管理与社会公益事业开创了新的局面。

这篇《陶务叙略碑记》是唐英对自己多年来从事榷理陶务工作的小结。其中不仅凝聚着他殚精竭虑“榷陶”“业陶”的智慧与心血,同时也饱含着他对后来继任者的殷殷期望:“俾后之继英董理者知所考稽审慎,共体我皇上恤民劝工之至意,庶无靡费扰众之弊。用述梗概,以自志感惕,并示后之君子,倘所谓耕问仆、织问婢者,其感不失此意乎!”其耿耿之忠,拳拳之忱,可昭天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