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阳后一日赏菊征诗小引-唐英文选注析

重阳后一日赏菊征诗小引-唐英文选注析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届兹万宝⑤告成,恭值一人有道。何须九日,诗赓落帽⑨之筵;漫道后期,瓶有白衣之酒⑩。广平赋重黄花,声价继梅花;逸少名高徽献,风标皆俊秀。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唐]韩鄂《岁时纪丽·重阳》:“授衣之月,落帽之辰。”此处是指重阳饮酒雅集。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这是唐英邀集诗友于重阳后一日赏菊征诗的小引(启事)。

重阳后一日赏菊征诗小引-唐英文选注析

是日,座上有何县尹、贺、王、宋诸生。

翠岫澄江,万里秋清白帝;绣裳珠履,一时友胜黄金。自惭白发青衫,槎头岁月。对此天高气爽,眼底秋光,冒雨曾寻,径揖蒋家之客;临风未落,堂罗禹鼎之金。届兹万宝告成,恭值一人有道。莼鲈纵美,盛朝张翰不思归;松菊虽存,高节陶潜难赋去。何须九日,诗赓落帽之筵;漫道后期,瓶有白衣之酒。是日也,冰心铁面,粹然试粉之霜;而酒胆诗肠,落落乘船之马。广平赋重黄花,声价继梅花;逸少名高徽献,风标皆俊秀。虽负龙山佳会,无令黄花笑人。特补萸尊,冀探珠海。倘其剪红刻翠,艳致霜华,定当镂玉雕金,装成锦轴。不但一时之佳话,亦擅千载之胜情矣。谨启。

【注释】

①白帝:司秋之神。古人以百物配五行(金、木、水、火、土)。如春天属木,其味为酸,其色为青,司春之神就叫青帝;秋天属金,其味为辛,其色为白,司秋之神就叫白帝。[清]曹雪芹红楼梦·芙蓉女儿诔》:“金天属节,白帝司时。”

②珠履:珠饰之履。[唐]储光羲《同王维偶然作》之八:“宾客无多少,出入皆珠履。”[宋]李弥逊《点绛唇·花信争先》:“花信争先,暗将春意传桃李。寿卿同醉,绿野连珠履。”

③径揖蒋家之客:典出[晋]赵岐《三辅决录·逃名》:“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晋]陶潜《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唐]蒋防《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退迹依三径,辞荣继二疏。”[宋]苏轼《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

④禹鼎:西周晚期青铜器。铭文205字,记述禹以武公的兵车百辆和徒御一千二百人随周王作战,俘获鄂侯事。此处代指贵重器物。

⑤万宝:各种作物的果实。《庄子·庚桑楚》:“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陆德明释文:“天地以万物为宝,至秋而成也。”《隋书·音乐志上》:“允兹金德,裁成万宝。”[清]姚鼐《渡淮》:“西成未为恶,苦被飞蝗恼。连村扑未尽,何以实万宝。”

⑥莼鲈: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张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荪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比喻怀念故乡心情。[宋]苏轼《送吕昌朝知嘉州》:“得句会应缘竹鹤,思归宁复为莼鲈。横空好在修眉色,头白犹堪乞左符。”[元]王沂《水龙吟·和郑彦章韵》:“待莼鲈江上,高歌小梅,扣舷相和。”[宋]戴复古《钟春伯园林》:“西风吹起莼鲈兴,八座归来有此山。”

⑦张翰:参见注释⑥“莼鲈”。

⑧陶潜:陶渊明(352或365—427),名潜,字渊明,又字符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著有《陶渊明集》。

⑨落帽:典出《晋书》卷九十八《桓温列传·孟嘉》:“九月九日,(桓)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后因以“落帽”作为重九登高的典故。[唐]韩鄂《岁时纪丽·重阳》:“授衣之月,落帽之辰。”[唐]钱起《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明]何景明《九日独酌简何太仆》:“愁来转觉登台懒,病里谁传落帽狂。”(www.zuozong.com)

⑩白衣之酒:晋诗人陶渊明好酒而不能常得。某年九月九日,于宅边东篱下的菊丛中摘菊赏花,恰巧江州刺史王弘命白衣人送酒来,便一起饮酒,酒醉才归。后指内心渴望的东西,朋友即时送到,雪中得炭,遂心所愿。此处是指重阳饮酒雅集。

⑪乘船之马:语出[唐]杜甫《饮中八仙歌》:“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此处形容酒兴正酣。

⑫广平:宋广平,唐代宋璟的别称。玄宗时名相,耿介有大节,以刚正不阿著称于世。因曾封广平郡公,故名。曾作《梅花赋》。[明]王世贞:“解道广平心似铁,古来先已赋梅花。”[清]余怀《板桥杂记·轶事》:“虽宋广平铁石心肠,不能不为梅花作赋也。”

⑬逸少: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⑭徽献:王徽之,王献之。王徽之(338—386),字子猷,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时期名士、书法家,右军将军王羲之(书圣)第五子。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名官奴,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东晋书法家、诗人、画家,“书圣”王羲之第七子。

⑮龙山:龙山会,指重阳登高聚会。典出《晋书》卷九十八《桓温列传·孟嘉》(参见本文“落帽”注释),古诗文中常引用这个典故借以指代重阳登高聚会。

⑯萸尊:茱萸酒。[明]张居正《九日宴汪年兄宅得清字》:“未嗟万里长为客,坐对萸尊笑语清。”

⑰珠海:于海中探骊龙之珠,比喻诗歌佳作。

⑱胜情:高雅的情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许掾好游山水,而体便登陟。时人云:‘许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明]顾起元《客座赘语·画事》:“李绍箕,山水草木,绰有胜情,骨法不凡,究为能品。”[清]陈梦雷《赠秘书觉道弘五十韵》:“染翰多高癖,临池擅胜情。”

【简析】

这是唐英邀集诗友于重阳后一日赏菊征诗的小引(启事)。全文以骈俪句式构成,对仗精工,用典贴切,语词凝练,文采斐然,充分体现出唐英深厚的文学功底与高雅的诗人情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