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研究:各类职业教育稳步提升

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研究:各类职业教育稳步提升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职业形态构成中,初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所占份额不大,中等职业教育是当前职业教育的主体。三类职业院校没有进行有效的衔接统筹,存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的脱节和重复。需要补充的是目前在重庆市乃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以下的现象:职教资源正在非正常流失,有的地方将普通中专甚至技工学校改办为普通高中,改招高中生;有的职业学校以“跳楼价”被卖掉了;甚至有的示范性职业中学也被普通中学兼并。

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研究:各类职业教育稳步提升

职业教育的形态或形式,包括学校正规的职业教育形式和职业学校、社会培训机构提供的职业培训,其中学校职业教育又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因此职业教育的形态结构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之间的结构有失均衡。任何国家仅仅依靠政府提供正规的职业教育都难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公民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因此利用职业培训来弥补职业学校教育的空缺和不足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在我国,非正规职业教育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重点和核心,它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实现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大量进城务工人员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对城市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新农村的建设、两江新区的成立,需要将大量农民转换成市民,这些都对农村当地劳动力的素养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可否认,近几年来通过一些相关培训项目的实施,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养得到不断提升,但整体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前或者职后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对于重庆市这样一个大农村、大库区的直辖市至关重要,然而现状是农村职业教育以及城市中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在规模和质量上都没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职业培训的规模不够,覆盖的进城务工人员面较小;一些职业培训有名无实,培训内容脱离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和工作实际,不能满足进城务工人员进一步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其次,初、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结构正日益完善,但统筹和衔接还不够。在职业形态构成中,初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所占份额不大,中等职业教育是当前职业教育的主体。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性人才,中职教育承担就业升学双重任务,既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战场培养大批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又要为高一级学校特别是高等职业学校输送合格生源。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因此“高等性”应是其培养目标定位的基准,同时它也属于职业教育,自然“职业性”应是其培养目标定位的内涵。而职后培训则是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的补充性教育。这三类职业教育虽然各司其职,但彼此又相互联系和影响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三类教育协调统一,有效衔接才能共同发展。然而现状是中等、高等职业院校和职后培训学校的统筹发展失衡,不能满足产业结构的需求。三类职业院校没有进行有效的衔接统筹,存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的脱节和重复。同时,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普通义务教育尚未真正结合,农科教统筹机构形同虚设,农村职业教育缺乏统一协调的运作机制作为保障,从而导致各类教育各自为政,优势不能互补,有限的教育资源难以整合。(www.zuozong.com)

需要补充的是目前在重庆市乃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以下的现象:职教资源正在非正常流失,有的地方将普通中专甚至技工学校改办为普通高中,改招高中生;有的职业学校以“跳楼价”被卖掉了;甚至有的示范性职业中学也被普通中学兼并。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教学资源、资金投入等方面也存在差距,中等职业教育由于受到高考扩招等因素的影响,其发展规模较小和质量较低,因此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整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