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职业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与此相适应的是,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也在国内外教育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遗憾的是“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的定义至今为止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无论是教科书还是辞典,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至今都没有定论。
杜威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为从事职业工作做准备的教育;斯内登认为,凡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都可称为职业教育。梅斯在《职业教育的原理和实践》中指出,职业教育是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特定职业做准备的教育。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第三卷)认为,职业教育是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澳大利亚教育辞典》的定义是:给学生提供与某一领域特定工作相关技能的课程和各种活动,旨在发展个人特定的职业技能。《国际教育辞典》指出:职业教育是指在学校内或学校外为提高职业熟练程度而进行的全部活动,它包括学徒培训、校内指导、课程培训、现场培训和全员再培训。当今则包括职业定向、特殊技能培训和就业安置等内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职业教育的界定也是不断发展的。196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一致通过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指出:职业教育是由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旨在为工业、农业、商业和相关的服务业等领域提供人才准备的所有教育形式。职业教育分成技术工人层次的教育、技术员层次的教育、工程师或工艺师层次的教育。1974年又修订了这个建议,职业教育内涵发生了变化:“职业教育”是作为一个涉及教育过程方面的综合术语来使用的,除了普通教育外,还包括技术和相关科学的学习,以及与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部门的职业有关的实际技能、态度、理解力和知识的学习。因此,职业教育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它是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某一职业领域做准备的一种手段。2001年再次修订了《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职业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它是普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进入某一就业领域以及有效就业提供一种手段;是终身学习的一个方面以及成为合格公民的一种准备;是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是促进消除贫困的一种方法。
中国最早使用“职业教育”一词出现在1904年山西农林学堂总办姚文栋的公文中:“论教育原理,与国民最有关系者,一为普通教育,一为职业教育,二者相成而不相背”。“职业教育为东西洋各国所最重,生等出洋后自知之,予不必言也,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需为用,阙一不可”。1906年,严复提出“实业教育”,“实业教育者,专门之教育也。专门教育,固继普通教育而后施”。1914年蔡元培提出“实利主义教育”,其中心思想是强调“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中坚”,不仅给人以普通文化知识,而且给人以发展实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给人以一定的职业训练。在实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启发下,黄炎培等人提出“实用主义教育”,后来在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时,正式改称为“职业教育”。虽然这些有识之士大力倡导“实业教育”“生活教育”“技术教育”“大职业教育”等,但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下,特别是在动荡的时局和落后生产力水平的现实中,这些思想和实践如昙花一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十九条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被确认为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并列的一种教育类型,正式在国家的根本大法中明确了“职业教育”的称谓。1996年9月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下简称《职业教育法》),将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统统归并到“职业教育”范畴之中,《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四条规定“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的教育培训就是“职业教育”。第二章第十四条进一步明确指出:“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这说明我国目前所使用的“职业教育”这一概念包含:普通教育的职业技术入门教育;为了在某一职业领域就业的职业准备教育;作为继续教育一个方面的职业继续教育。
从横向来分析,现代职业教育绝不是单纯的某一项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使受教育者掌握与社会、经济生活不同部门的职业有关的实际能力和知识,形成理解的态度,这也应该是职业教育当然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还包括技术和有关科学的学习。(www.zuozong.com)
从纵向来分析,职业教育应该包括普通教育中的职业技术入门教育,准备从事某项职业的职业技术准备教育,以及成人教育中的职业技术继续教育三个阶段。我国的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职业学校教育包括初、中、高三个层次。其中,初等职业教育有职业初中;中等职业教育有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及成人中专;高等职业教育有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技术专科学校、成人高校、高级技工学校以及普通高等学校中设置的二级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本研究采用职业教育一词,内容融合了纵横两个方面职业教育的内涵,即包括:使受教育者掌握与社会、经济生活不同部门的职业有关的实际能力和知识;使其具有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形成对职业的全面理解和正确态度;其次包括使受教育者掌握职业技术和技能,具备从事某一职业的能力。在职业教育的组织形式上,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在当前我国统筹城乡改革中,职业教育的内涵将更多地向终身教育扩展,向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展,职业教育的形式将更为多样,并以各类职业培训为主。
从职业教育概念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出,即使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固定的职业教育的概念定论,但“一个概念,多种表述”已成各方共识,并且职业教育概念也是一个不断演变、不断发展的过程,从谋生手段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再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凸显出职业教育强大的生命力,也预示着职业教育广阔的发展前景。
无论怎样,本研究还是尝试给职业教育下一个简单的定义:职业教育是为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满足其从事职业或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