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巴蜀古文化:铜梁与资阳人

巴蜀古文化:铜梁与资阳人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继之发现者,则为铜梁旧石器文化遗址。铜梁旧石器的石片石核,一般是缺乏稳定性,石片粗大而厚,宽大而长者居多,绝大部分为自然台面。据闻黄鳝溪铁路桥附近,又发现了旧石器、骨器和动物化石,这对资阳人的研究将会提供新的资料。

巴蜀古文化:铜梁与资阳人

文物考古工作中从地面地下所发现的各个时期的文物遗存,足以鉴定时代和历史面貌,是最可宝贵真实的资料。四川考古工作在解放前曾有帝国主义学者窜入内地,于康东及万县地区取得地面一些文物遗存,作为新石器时代以前之遗物有所披露。而此项工作之开展,则在解放之初,1951年修建成渝铁路在资阳黄鳝溪建桥掘基发现人头骨化石开始。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之发展,四川于汉源县境大渡河北岸富林镇发现旧石器遗址一处,1975年发掘时,获得5000多件石器材料,木炭、灰烬和尸首等用火遗迹,少量哺乳动物化石,树叶印痕多种和三种斧足类化石,经研究结果是属于我国旧石器晩期,是我省第一次发现的旧石器文化遗址,称之为“富林文化”。继之发现者,则为铜梁旧石器文化遗址。

铜梁县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嘉陵江流域,东南边是川东南褶皱带,西北边和本区是一个大向斜,属于丘陵地区。遗址于1976年春,在铜梁西部水库基区施工所发现,离县城西1.5公里,位于一个小溪流河床底部,第四纪河湖相沉积中,离地面约5.5米左右。其堆积层是:上层为黄褐色砂质黏土,厚约2米,此层下层含新石器时代陶片和磨光石器一件。中层为灰色粉砂土层,厚约2米。底部为黑灰色细砂及腐植物文化层。此层上部含乌木,获得树叶和果子化石共306件,刮削器120件,尖状器33件,砍砸器73件,石锤5件,石核和石片共110件。石器原料主要是石英岩,约占80%,其次为燧石,还有闪长岩、硅质岩、石髓、砂岩和角页岩等。

铜梁旧石器的石片石核,一般是缺乏稳定性,石片粗大而厚,宽大而长者居多,绝大部分为自然台面。打片方法以锤击为主,石器修理粗糙,部分有两度加工的痕迹。关于占首位的刮削工具,与贵州桐梓、水城及云南出土者相比,看不出特殊关系,但与贵州黔西观音洞则有类似之处,尤以端刃砍砸器在中国旧石器晩期是最突出的标志。在文化层出土的动物化石有东方剑齿象、印度象、中国犀、巨獏、水鹿、水牛、豪猪七种,这些动物是华南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常见之物。其绝对年代,一般均在一万年至五万年前,属于地质年代更新世的晩期。在旧石器同层靠上部的乌木,经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碳-14实验室测定,绝对年代为21550±330年,这一数据与同层的旧石器和化石的年代,大体是相合的。(www.zuozong.com)

资阳人的发现,是由于1951年成渝铁路之兴筑。是年冬在资阳黄鳝溪(沱江支流)深淘桥基,发现古生物哺乳类动物化石及人类头骨化石一具。经清理,复获骨锥一件和古动物遗骸及古代埋藏的乌木。

资阳人头骨具有某种原始性质,吴汝康认为,可以确定资阳人是早期的新人类型,比欧洲的克罗马农人和中国的山顶洞人原始。但是,由于资阳人头骨是铁路施工时在冲积层中发现的,其原生地质层位不清楚,这就给研究工作带来一定困难,故而学术界对资阳人年代尚有分歧。据闻黄鳝溪铁路桥附近,又发现了旧石器、骨器和动物化石,这对资阳人的研究将会提供新的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