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圭,周人也。当魏文侯时,李悝务尽地力①,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②。夫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③僮仆同苦乐,趋时④若猛兽挚⑤鸟之发⑥。故曰:“吾治生产⑦,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⑧,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白圭其有所试矣,能试有所长,非苟而已也。
——选自《史记·货殖列传》
注释助读
①李悝务尽地力:魏国国相李悝致力于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能力。务,致力于。②与:同“予”,给予,此处意为出售。③用事:手下人。④趋时:捕捉有利时机。趋,追求,追逐。⑤挚:同“鸷”,凶猛。⑥发:奋发,指动作迅捷。⑦生产:经商致富之事。⑧不足与权变:不够用来随机应变。与,同“以”。
词卡点读
薄 bó
动词
①迫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②轻视,瞧不起。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主旨品读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商理念和吃苦耐劳、勇于尝试的品质,成就了白圭作为“商业之祖”的美誉。
思考练读(www.zuozong.com)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夫岁孰取谷____________
(2)非苟而已也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意在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下文,白圭成为天下经营致富典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译文赏读
白圭是周地人。正当魏文侯的时候,李悝致力于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能力,而白圭却喜欢观测即时的变化,因而做到别人抛售就自己收取,别人正需要取用的时候自己就出售给他们。当年收成好收取粮食,卖给农夫丝漆,蚕茧出来了收取帛絮,卖给养蚕人粮食。……他能够不讲究饮食,强忍嗜好欲望,节俭衣服开支,和手下人同甘共苦,但捕捉有利时机就像猛兽凶鸟勃发迅捷地扑食一样。所以他说:“我的经商致富之事,就像伊尹、吕尚筹划谋略,孙武、吴起作战用兵,商鞅施行改革是一样的。因而如果一个人的智慧不够用来随机应变,勇敢够不上对事决断,仁德不能正确取舍,强毅不能有所坚守,即使想学我这套办法。最终是不会告诉他的。”大概天下谈论经营致富的是以白圭做典范。白圭大概是有所尝试,尝试而能有所成就,这不是随便马虎行事就能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