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司马光
臣光言:先奉敕①编集历代君臣事迹,又奉圣旨赐名《资治通鉴》,今已了毕者。伏念臣性识愚鲁,学术荒疏,凡百事为,皆出人下,独于前史,粗尝尽心,自幼至老,嗜之不厌。每患迁、固②以来,文字繁多,自③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臣常不自揆④,欲删削冗长,举撮⑤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⑥,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⑦,精粗不杂。……上起战国,不终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修成二百九十四卷。
——选自《进〈资治通鉴〉表》
注释助读
①敕:皇帝的命令。②迁、固:指司马迁及其《史记》,班固及其《汉书》。③自:即使。④自揆(kuí):自度,自我估量。⑤撮:摘录,提取。⑥休戚:利害。⑦伦:次序。
词卡点读
专 zhuān
1. 动词
独自享受。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2. 形容词
专一。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主旨品读
司马光花了19年时间编写《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总294卷,上起战国下迄五代,时间长达1362年,是我国史学史上较有价值的著作之一。
思考练读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www.zuozong.com)
(1)嗜之不厌____________
(2)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纵观短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连线。
司马迁 《后汉书》
班固 《史记》
范晔 《汉书》
译文赏读
臣司马光说:先前我奉皇帝的命令收集编写历代君臣的事迹,后又奉圣旨赐名为《资治通鉴》,现在已经编写完毕。我资识鲁钝笨拙,学问和术业研究荒疏,所做的事情,都在别人之下,唯独对以前的历史,稍微进心学习,从小到大,读而不厌倦。每当忧虑自司马迁以及其《史记》、班固及其《汉书》以来,著史文字繁多,布衣士人,都不能读完,更何况对于皇上来说,每天有那么多事务要处理,哪有空闲时间全都看!我经常自我估量,想删繁就简,列举摘录纲要,专门拣取关系国家兴亡、百姓生计,良善的可以用做表率,邪恶的可以用做警戒,做为编年一书,以便先后有序,粗细不杂。……上起战国,下至五代,共计1362年,写成294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