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晋文公与楚人战:聪明决策,战胜敌人

晋文公与楚人战:聪明决策,战胜敌人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战国]韩非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①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辞雍季,以舅犯之谋与楚人战以败之。文公辞退舅犯,又召来雍季问他,说:“我将要和楚军交战,他们人多我们人少,这该怎样办?”辞退了雍季,用舅犯的谋略和楚军作战并打败了敌人。孔子听到后,说:“晋文公称霸,是完全应该的啊!他既知道权宜之计,又知道长远利益。”

晋文公与楚人战:聪明决策,战胜敌人

战国] 韩非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文公辞舅犯,因召雍季而问之,曰:“我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雍季对曰:“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文公曰:“善。”辞雍季,以舅犯之谋与楚人战以败之。归而行爵,先雍季而后舅犯。群臣曰:“城濮之事,舅犯谋也。夫用其言而后其身,可乎?”文公曰:“此非君所知也。夫舅犯言,一时之权也;雍季言,万世之利也。”仲尼闻之,曰:“文公之霸也,宜哉!既知一时之权,又知万世之利。”

——选自《韩非子·难一》

注释助读

①舅犯:春秋晋国的卿。②厌:满足。③雍季:春秋时期晋国大臣。④遇:对待。⑤权:权宜,变通。

词卡点读

得 dé

动词

①看到。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②能够,可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③舍得。宫使驱将惜不得(《卖炭翁》)

④实现,完成。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⑤收获,获得,得到。优劣得所(《出师表》)

⑥同“德”,感恩、感激。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鱼我所欲也》)

主旨品读

一时利益虽很诱惑人,但放眼长远才能有更大的收获。(www.zuozong.com)

思考练读

1.文中的“仲尼”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他是__________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被世人尊称为“______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的“以”与“以诈遇民”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皆以美于徐公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既知一时之权,又知万世之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晋文公不用雍季之计却赏赐他,从中可以看出晋文公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赏读

晋文公将要和楚军交战,召来舅犯问他的意见,说:“我将要和楚军交战,他们人多我们人少,这该怎样办?”舅犯说:“我听说,讲究礼仪的君子,不会满足忠信太多;战场上兵戎相见,不会满足欺诈太多。您还是使用欺诈手段罢了。”文公辞退舅犯,又召来雍季问他,说:“我将要和楚军交战,他们人多我们人少,这该怎样办?”雍季回答说:“焚烧树林来打猎,暂且能多得到些野兽,以后必定再猎不到野兽;用欺诈的手段对待民众,暂且能得到一时的利益,以后民众就不会再上当了。”文公说:“好。”辞退了雍季,用舅犯的谋略和楚军作战并打败了敌人。回来后封爵行赏,先赏雍季而后赏舅犯。群臣说:“城濮的胜仗,靠的是舅犯的计谋。采用了他的计谋,赏赐却把他摆在后面,这样可以吗?”文公说:“这不是你们能理解的。舅犯的主张,是一时的权宜之计;雍季的主张,才是符合长远利益的。”孔子听到后,说:“晋文公称霸,是完全应该的啊!他既知道权宜之计,又知道长远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