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代课教师产生的原因,既有大学生就业困难,也有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政策延迟反应,还有人事制度、工资制度改革的不匹配等。
1.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
众所周知,城市里的就业机会比农村多,信息传播速度比农村快,生活条件比农村好。大多希望在城市中生活的年轻人选择留在城市。同时,严格地讲,当前基础教育阶段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并不高,职业门槛整体较低。如今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教师相对较好的职业形象和工作环境吸引大学毕业生以代课身份作为权宜之计。其中,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和城里的大学生一道,谋求留在大城市里寻找择业机会。
2.学校管理层行为难受监督
城乡学校布局调整、高校扩招、学校教师工作量大等为校长聘用代课教师提供了条件和理由。由于学校管理层(特别是校长)在学校人事任用方面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其履行权职的过程中较少受到来自学校其他方面的制约,所以在聘用代课教师和使用学校办学经费方面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3.绩效工资之后“看菜吃饭”(www.zuozong.com)
很多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长期处于缺编状态,绩效工资制执行之后有很多老师认为多干活不划算。一方面,城市中有大量流动人口子女,且城乡间人口结构的转变使城市中学龄人口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区(市)地方政府对辖区适龄儿童规模及变化趋势不甚明了,城市建设规划中学校布局未跟上。在布局调整过程中,在城区出现了很多巨型学校、大额班级,师生比偏小。加上免费后学校办学经费由政府统筹,一些缺编学校的教师不愿再多干。调查显示,免费后,有47.1%的校长和52.1%的教师认为教师的工作量增加较多或非常多。
4.教师待遇低导致流动性大
教师待遇低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教师工资收入始终没有公务员工资收入高。很多教师、家长都认为公务员在工资之外有很多财政支持下的补贴福利,比如交通补贴、住房补贴等,而这些教师没有。二是教师与社会其他行业,如个体工商户、银行职员等具有差不多文化资本的群体比较收入相对很低,造成教师自我成就感低。三是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制,总体工资略有增加,但大约30%的工资在阶段性考核后发放,“平日里生活过得紧巴巴的”。四是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教师工资要应对住房、医疗、抚养子女在内的大项开支,生存压力大。
教师待遇低造成三个不良影响。一是没有人愿意多干活儿,绩效考核方案出来之后,教师注意力向获得绩效考核高分方向倾斜。二是人心不稳,教师队伍中有一部分人骑驴找马,一心想着更换工作岗位。三是部分教师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师德缺失,比如从事有偿家教;甚至有的教师专职从事有偿家教,而学校的教学任务请人代课,进而影响了正常的学校教学秩序和教育资源供给市场。加上教师实行聘任制度,城市中教师跳槽的现象比较普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