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定边郝滩东汉墓的神话传说-陕西古代壁画

定边郝滩东汉墓的神话传说-陕西古代壁画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击磐的神兽已脱落。图3-23定边郝滩东汉墓西王母宴乐图在西王母宴乐图的右侧,画有一座门楼式建筑,两角高翘,门扇大开,中间画有一长方形朱色门额,上书“大一星”三字。图3-24定边郝滩东汉墓鱼车出行形象此外,车马出行图描绘了女主人乘坐马车出行的场景,画面中绿衣女主人安坐轺车中,黑衣男子御车前行。

定边郝滩东汉墓的神话传说-陕西古代壁画

其位于墓室西壁下部的壁画内容为墓主人升仙图和西王母饮乐图,反映了汉代人生前信奉“灵魂不灭和升天”的思想观念。[11]内容主要由昆仑山、西王母、神兽乐舞场面组成。其中神兽乐舞场面最为宏大热烈,有神兽抚琴、吹箫、击铙、击钟、击磬、击鼓、龙蛙与神兽舞蹈等内容。

该墓为2003年在陕西省定边县郝滩乡发掘的,时代推断为西汉晚期及新莽前后,壁画现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西王母】

此称谓始见于《山海经》,因所居昆仑山在西方,又叫西昆仑,故称西王母。又称金母或金母元君。西王母在道教中地位极高,后因历史演变,民间宗教对她做了新解释,故广受尊崇。《山海经·西山经》载:“西王母居住在玉山之山,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唐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中记载:“金母元君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一号太灵九光龟山金母,一号曰西王母。乃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和东王公一起,是天地阴阳之气的显化。另外,《列仙全传》《史记·周本纪》中也均有描述。

东汉画像中昆仑山常与西王母联系在一起呈现。这幅西王母饮乐图(图3-23)在长方形框栏内左下角画有五个形似竹笋的图案,其上有螺旋形纹道,分别用五种颜色间隔绘成。在五个竹笋状图案之间,又画有三朵蘑菇植物和多枝仙花。《山海经·西山经》:“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壁画中竹笋状图案,表现的应当是抽象了的“昆仑山”。在华盖下,西王母头戴玉胜,身着粉白色左衽长衣,盘腿端坐在蘑菇状物上,双手置于腹前。在西王母的后侧左右,各有一仙女,头戴黑色冠,身着蓝色红衽长衣。其中左侧仙女双手置于腹前,呈盘腿端坐状,右侧的仙女,右手呈接物状。在其右边,画一神兽,穿戴与左边执华盖的神兽相似。不同的是,此神兽跪在一朵彩云上,身向前微倾,左爪端酒杯向前伸,呈现给另一仙女的递送状。华盖左侧有一只黑鸟,三足,呈站立状,鸟嘴衔两片食物。《山海经·海内北经》:“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此黑体三足鸟应当是为西王母觅食的“三青鸟”。画面的西侧画有蟾蜍、九尾狐在捣不死药,还有来参加宴会的仙人。一条龙位于画面中部,头向西王母,昂头曲身,摆尾跳跃,呈舞蹈状。在龙首前画有一只站立的蟾蜍。左前肢向上曲举,右前肢举一红色盘子,形似引舞状。在龙的下面,画有击钟和击磬等奏乐的其他瑞兽形象。击钟图位于左侧,钟架朱色,呈弓状,钟架左端为龙首形,向上圈翘,右端呈龙尾状向上卷曲,钟架上悬有钮钟五枚,架下画有一只神兽,前爪各执一槌,呈挥舞击钟状。在钟架的右边为击磐图,画面大部分已脱落。但从残迹看,磐架的形制和颜色当与钟架相似。悬在磐架上的石磐仅存两枚,其中一件磐形完整,呈曲尺形,另一件仅存残迹。击磐的神兽已脱落。在龙的右上方,由左而右画有四只神兽,左侧的一只白色神兽呈跪跽状,前方放置一高足杯,外黑内朱,当为高足漆杯。神兽腿上置一架琴,上肢呈抚琴状。左二神兽为黑首朱身,形态亦呈跪状,卷尾置于腿前,前面也置一高足杯,外黑内朱,前爪各执一细管状乐器,形态呈吹奏状,细管状物当为箫等管状乐器。右外侧的两只神兽形似花豹,背有翅,首顶饰双角,前足曲举向右,头向左,形态整齐划一,呈舞蹈状。

图3-23 定边郝滩东汉墓西王母宴乐图

在西王母宴乐图的右侧,画有一座门楼式建筑,两角高翘,门扇大开,中间画有一长方形朱色门额,上书“大一星”三字。大即太,将太写成大,在史书中多见。“大一星”,即太一星、泰一星。在门前画有一舟形物,两端彩带飘逸,舟形图中画有四人,一字形排列,四位仙人均头结高髻。由左而右,第一、三人身着朱色衣,第二、四人身着青色衣。在“天门”右侧,画的鱼车、鹿车等图,正是朝“天门”而来的升天场面。升天场景从左而右一字形排列,首幅为鱼车(图3-24),上乘二人,左边坐一人,头结高髻,身着黑冠白衣,双手伸举于胸前,手执从鱼口系引的牵绳,呈端坐执御状。右侧一人,呈端坐状,首结黑发高髻,身着黑领右衽朱色长衣,右手执一把似扇的圆形物,可能是塵尾,左手置于腹前,此人当是一位升天的前导人物。车身以云气代替,驾驭人和乘者坐于云气之上,此处的鱼车充满了理想的色彩,其车无轮无盖。有学者认为其表现的应为河伯出行的场景,关于河伯的神话传说与昆仑有着密切的关联,《楚辞·九歌》中描述河伯时称其乘龙车,而鱼龙同属,故乘鱼车的形象符合河伯的身份特征,表现了墓主人希望得到河伯和其他神仙的帮助或是像他们一样驾驭着仙车到达昆仑山而升天成仙的美好愿望。其后为一只鹿,后为团云,鹿呈奔跑状。鹿云车上亦乘坐二人,左侧一人头结高髻,身着圆领黑色右衽长衣,双手伸举胸前,手握从鹿首引的牵绳,亦为驭人。右边端坐一人,黑发高髻,身着圆领黑色右衽朱色长衣,右手执一把有柄的圆形扇,左手置于腹前,呈端坐状,此人亦属一位升天的前导人物。再后为一辆龙云车,驾四龙,车上坐四人,前一人结黑发,戴尖塔形冠,身着圆领黑衽青衣,双手前伸,一手执从龙首引的牵绳,一手执鞭呈赶车状。中左侧坐一人,结黑发高髻,头戴山字形黑冠,身着圆领黑衽朱色长衣,双手置于胸前,呈端坐状。前右侧一人,头结黑发,戴山字形黑冠,身着圆领黑衽白衣。后坐一人,头结黑发,戴山字形黑冠,身着圆领黑衽白衣,怀抱一下细上粗的棒形物。中左侧的人应是乘车要升天的墓主人。在龙云车后的左右两翼有两只仙鹤,引颈展翅奋力飞翔。鹤背上各骑一人,白面黑发,结高髻,身着圆领黑衽朱色长衣。其中左侧鹤上的人,手持戟形器,右翼鹤上的人,持毛缨状物,当是幡类仪仗物,二人亦属升天人的侍卫。(www.zuozong.com)

图3-24 定边郝滩东汉墓鱼车出行形象

此外,车马出行图描绘了女主人乘坐马车出行的场景,画面中绿衣女主人安坐轺车中,黑衣男子御车前行。色彩主要有红、绿、白、黑等。马昂首挺背翘尾,前蹄做奔跑状,一种雄赳赳、气昂昂的神态。前方有两只红色单线勾勒的飞鸟引路。人物形象相对较小,与硕大的车轮形成鲜明对比。此画用线精炼,粗细线条对比的形式,增强了画面的节奏感,使艺术形象倍加鲜活。重彩颜色沉稳,画面呈现出一种雄健、奔放、生机勃发的气息。此图对现实的描绘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西汉末年的统治阶层已慢慢淡化了对神仙幻境的沉迷,回到了享乐人生和维护既得利益的现实中来,也是当时儒家思想盛行的见证。

郝滩东汉壁画墓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史、绘画艺术、道教思想和陕北地区的古代经济文化、历史及生态环境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图3-25 定边郝滩东汉墓山间狩猎图

山间狩猎图(图3-25)位于墓室南壁,有一红衣黑冠男子在山丘间骑射,飞禽走兽奔逃,形象绘制生动,线条圆润流畅,场景中动物线条与西方素描速写十分相似。此外,庭院图、农作图、放牧图,不仅展现了墓主人的家庭生产活动和经济状况,还为研究陕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及毛乌素沙漠地区的环境变迁提供了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