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张廷玉《明史》)
文本诵读
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好读医书,医家《本草》①,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②所增亦如之,唐苏恭③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④又增一百二十种,至掌禹锡、唐慎微⑤辈,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芟⑥烦补阙,历三十年⑦,阅书八百余家,稿三⑧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⑨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书成,将之上朝,时珍遽⑩卒。未几,神宗⑪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其子建中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时珍官楚王府奉祠正⑫,子建中,四川蓬溪知县。
【注释】①《本草》:记载中药的书籍。 ②陶弘景:字通明,南朝梁时著名的医药学家、文学家。 ③苏恭:苏敬,唐代药学家。 ④刘翰:五代周时的翰林医官,后入宋任翰林医官使等,著有《开宝本草》。 ⑤掌禹锡、唐慎微: 二人均为北宋著名药学家。 ⑥芟:删除。 ⑦历三十年: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李时珍开始修书;万历六年(1578年)脱稿,历时27年。称30年,是约数。 ⑧三:表多次。⑨厘:订正。 ⑩遽(jù):突然。 ⑪神宗:明神宗朱翊钧。 ⑫奉祠正:掌管祭祀礼仪的官员。
◎译文
李时珍,字东璧,是蕲州(今湖北蕲春)人。他爱好读医书,医书《本草》中,从神农传下来的药物只有三百六十五种,梁代陶弘景所增加的药物数量与神农传下来的差不多,唐朝苏恭增加了一百一十四种,宋代的刘翰又增加了一百二十种,到掌禹锡、唐慎微这一辈人,先后增补合计共一千五百五十八种,当时的人认为很完备了。但是品类分得繁多,名称又杂乱,有的一物分为两三类,有的两物混为一类,李时珍对此感到很不满意。于是,他穷搜博采,删除繁杂,增补缺漏,经历约三十年,查阅了八百余种医药书籍,稿件经过多次修改才成书,书名叫《本草纲目》。书中增加药物三百七十四种,订正为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先标出正名作为纲,其余各附解释作为目,然后用集解的方法详细记录该药物的产地、形状、颜色,又把气味、主治某病的方剂附上。书编好后,准备进献给朝廷,李时珍却突然去世。不久,神宗皇帝下诏编修国史,重赏征求各地的书籍。李时珍的儿子李建中拿着父亲的遗表和这部书献给朝廷。皇帝十分赞赏这部书,下令刊行天下。从此,士大夫家里都有这部书。李时珍做过楚王府奉祠正的官,儿子李建中做过四川蓬溪知县。
文化记忆(www.zuozong.com)
李时珍是中国明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书籍800余种,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27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据说,为了写好这部医药学巨著,李时珍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大川。白天,他踏青山,攀峻岭,采集草药,制作标本;晚上,他对标本进行分类,整理笔记。在此过程中,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对许多药材,他都亲自品尝,以判断其药性和药效。
一次,李时珍经过一个山村,看到前面围着一大群人。他走近一看,只见一个人醉醺醺的,还不时地手舞足蹈。经过了解,原来这个人喝了用山茄子泡的药酒。“山茄子……”李时珍一边观察着醉汉,一边记下了药名。回到家,他翻遍药书,找到了有关这种草药的记载。可是,药书上写得很简单,只说了它的本名叫“曼陀罗”。李时珍决心要找到它,并进一步研究它。经过一段时间的探寻,李时珍终于找到了曼陀罗。他按照山民说的办法,用曼陀罗泡了酒。过了几天,李时珍决定亲口尝一尝,亲自体验一下曼陀罗的功效。他小心地只喝了一点,舌头就有些发麻了;他又喝了一点,人开始昏昏沉沉的,不一会儿竟发出阵阵傻笑,手脚也不停地舞动着;最后,他失去了知觉,摔倒在地。一旁的人都吓坏了,连忙给李时珍灌了解毒的药。过了好一会儿,李时珍醒过来了,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醒来后,李时珍兴奋极了,连忙记下了曼陀罗的产地、形状、习性、生长期,写下了如何用其泡酒以及制成药后的作用、服法、功效、反应过程等。就这样,一种可以作为临床麻醉的药物问世了。
品格传承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凡是取得巨大成就的人,都是和李时珍一样勇于坚持不懈,有恒心、有毅力的人。孔子晚年整理《诗经》《尚书》等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修,费尽心血,终于编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晋代的左思花费10年时间收集素材,酝酿构思,以顽强不息的精神写出了洛阳纸贵的《三都赋》;王羲之坚持临池学书,笔上的墨汁将池塘里的水都染成了深黑色,才练成了“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好字,被后人尊为“书圣”。由此可见,天才的力量永远比不上勤奋且持之以恒的力量。禀赋的才华固然是我们所渴望的,但恒心与忍耐力却更能助推我们走向成功。
《本草纲目》
中医药学是中国人对人类的一项伟大贡献,它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活跃的力量之一。在新时代,它与“西医”相互补充,共同守护着人类的健康。《本草纲目》是中医药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巨著,是16世纪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性总结,由我国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