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上,“康”(Khams)这一概念及所指称的范围,大体为西藏达丹山以东、四川大渡河以西、青海巴颜喀拉山脉以南、云南高黎贡山以北的地区。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到,康区的范围主要是以山脉、河流为自然坐标来框定和进行划分的。让我们先来看康区的四方边界。作为康区西界的丹达山(藏语名为“夏贡拉”)位于今西藏昌都地区边坝县,是念青唐古拉山脉的一个重要山口,海拔5900多米(号称6000米),此山脉是怒江水系和雅鲁藏布江水系的分水岭。丹达山以东的河水经丹达塘流到边坝河,汇入怒江;以西的河水则经恩朱格、阿兰多流往波密地区,汇入雅鲁藏布江。作为康区北界的巴颜喀拉山,不仅是横亘于康区北部最大的地理屏障,也是长江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即巴颜喀拉山脉以北的水系流入黄河,以南的水系流入长江。作为康区东界的大渡河则紧靠邛崃山脉,而邛崃山脉系为青藏高原东南部的边界,因此,大渡河也正好成为藏族与其他民族在分布上的一个重要地理界线。作为康区南界的高黎贡山则是属青藏高原范围的滇西北高原同属于云贵高原的滇西南之间一个重要地理分界线,也是康区南部最大和最具标志性的地理屏障。所以,从康区的自然范围来看,它的西部边界是以怒江水系和雅鲁藏布江的分水岭丹达山为界;北部边界是以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为界;东部是以作为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的邛崃山脉及大渡河为界;南部是以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之间最大的地理屏障高黎贡山为界。由此,我们不难看到,这意味着,康区的地理范围主要是依照其周边最重要的一些地理坐标,特别是作为分水岭的山脉与河流来加以框定的。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述康区的地理范围,正好同横断山脉的地理范围大体一致。横断山脉(Hengduan Mountains)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对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一系列南北向山脉的总称,是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由南北向山系构成的一个独特地理单元,同时也是唯一兼有太平洋和印度洋水系的地区。[2]广义的横断山脉地理范围,介于北纬23°—33°和东经97—103°之间,此范围正好是东起邛°崃山,西抵由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唐古拉山脉转向而来的伯舒拉岭,北起巴颜喀拉山脉,南抵高黎贡山。[3]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康区地域的一个重要特点:从很大意义上说,康区乃是以横断山区为其范围和自然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人文地理区域。(www.zuozong.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