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太宗在后弘期藏文史籍中的记载及其称谓

唐太宗在后弘期藏文史籍中的记载及其称谓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弘期藏文史籍中最早记载唐太宗的是约11世纪成书的《拔协》。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到,后弘期藏文史籍对唐太宗的记载中,主要出现了四个极具标志性的称谓:“经典皇帝”“孔子小化身王”“狮子赞普”和“观音菩萨的化身”。这些称谓分别见于《拔协》《娘氏宗教源流》《佛教史大宝藏论》《西藏王臣记》《新红史》《贤者喜宴》等后弘期主干性的藏文史籍。

唐太宗在后弘期藏文史籍中的记载及其称谓

后弘期藏文史籍中最早记载唐太宗的是约11世纪成书的《拔协》。该书对唐太宗有如下记载:

他(指松赞干布)的亲翁是唐皇公子楚琼(rgy-rje-kongrtse-aphrul-chung ),据说他也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他有360部经典,被誉为汉地的经典皇帝。[5]

需要指出,“公子楚琼”藏文原文“rgy-rje-kong-rtse-aphrulchung”中的“kong-rtse”一词,据土观·罗桑却吉尼玛考证应指“孔子”,[6]而非佟锦华、黄布凡所译注的“公子”。故该词的意思就是“具有(与神相比)小的神奇能力的孔子(一样的人)”,[7]简言之就是“孔子小神变王”或“孔子小化身王”。故《拔协》对唐太宗这一人物共给出了三个形象:其一,“孔子化身王”;其二,“观音菩萨的化身”;其三,“经典皇帝”。

把唐太宗同孔子相联系,称其为“孔子化身王”的记载,在《拔协》以后的其他藏文史籍中也普遍存在。成书于12世纪的《娘氏宗教源流》也将唐太宗称为“孔子化身王之子嗣孔子小神变赞普”(rkong-rtse-aphrul-gyi-rgyl-po' i-srs-rgyud-rkong-rtse-aphrulchung-btsn-po) 。[8] 《贤者喜宴》称唐太宗为“孔子化身王唐太宗(rgyl-po-thng-thae-dzung-ngm-kong-tse-aphrul-chung) ”,[9]《西藏王臣记》称唐太宗为“唐王公子楚穹”(kong-tse-aphrul-chung) [10] ,其含义也是“孔子之小变化身”。[11](www.zuozong.com)

后弘期藏文史籍对唐太宗还有一个普遍称谓,即“狮子赞普”。最早称唐太宗为“狮子赞普”的是娘·尼玛韦色所著的《娘氏宗教源流》。该书第十部分“尼妃赤尊与汉妃公主入蕃等之情况”中,用较大篇幅描述唐蕃和亲故事,称噶尔·东赞遵照松赞干布的嘱咐,带上聘礼和信匣前往“汉王赞普的宫殿”(rgy-rje-btsn-po' ipho-brng)向唐皇求娶文成公主,噶尔·东赞将松赞干布的信匣呈上,信的开首即称唐太宗为“汉地国王狮子赞普”(rgy-nag-rgylpo-seng-ge-btsn-po) 。[12]成书于公元1321年的《佛教史大宝藏论》也记松赞干布“复与汉地皇帝太宗‘生格赞普’ (seng-ge-btsn-po)的文成公主结了婚”[13]。《新红史》亦记,唐太宗“与狮子赞普(seng-ge-btsn-po)同是一事,此王将其女赐予吐蕃王松赞干布”[14]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到,后弘期藏文史籍对唐太宗的记载中,主要出现了四个极具标志性的称谓:“经典皇帝”“孔子小化身王”“狮子赞普”和“观音菩萨的化身”。这些称谓分别见于《拔协》《娘氏宗教源流》《佛教史大宝藏论》《西藏王臣记》《新红史》《贤者喜宴》等后弘期主干性的藏文史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