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这张投标答卷,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投标文件的编制以不出错、不失误,不因失误被判定为无效投标为原则;(二)准确呈现资格、技术、商务等实质性条款的响应情况,避免不清晰、不准确、不完整的响应描述,做到不被误扣分;(三)在做好前两条的基础上,投标文件应扬长避短,展示自身实力,提高自身的“印象分”。
(一)投标文件编制准确
不少供应商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满足资格条件,技术、商务也有优势,但评标结果一公布,连前三名都没进入。一问才知道,自己竟然被判定为无效投标,究其原因,其实是一些不起眼的细节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而造成的。如何才能做到投标文件编制不出错、不失误,不因失误被判定为无效投标是投标人应十分重视的问题。
(二)准确呈现实质性条款的响应情况
评标时,评标专家需要在几个小时的时间里完成对招标文件约定资质、技术、商务、评分内容、评标程序的熟悉以及所有投标文件的阅读、比较、打分等工作。这就决定了平均花在每份投标文件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具体到某些条款上能用到的时间就更有限。这就需要投标人在制作响应文件时务必做到有针对性、直接、准确、完整,避免弯弯绕绕、似是而非的表述给评标专家造成歧义,造成误解,也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www.zuozong.com)
(三)扬长避短
对于公开招标而言,供应商即使在报价部分给出了最低报价,但也无法保证综合得分排名第一。因此,想要最大限度地增大自己中标的概率就要多想办法为自己“加分”。以评标中采用较多的综合评分法为例,根据项目的不同技术评分办法中可能设置的主观评分项一般有技术方案、现场安装方案、样品等。而商务部分评分办法中可能设置的主观评分项一般有售后服务方案、培训方案、生产企业实力、优惠方案等。这些主观评分项的响应情况反映的是投标人的实力、能力以及产品和服务的优势。如何展示自身的独特优势就是投标人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另外,这些内容的响应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标人的准备情况、重视程度,这在竞争激烈、各投标人实力差距很小的项目评标中可能会起决定性作用,切不可忽视。
了解了编制标书的这三点原则后,如何运用这些原则针对招标文件进行投标文件的编制?编制的重点又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一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