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剧目,是已经在舞台上演出过的戏剧剧本的统称,其中包括传统剧目、现代新编剧目等。传统剧目泛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经过舞台实践流传下来的剧目。现代剧目则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编写、演出的剧目。剧目传承是保护民族古典木偶戏艺术的最佳途径。人们常说,中国木偶戏始于唐兴于明清,流派纷呈,剧目丰富。由此可见,剧目是木偶戏发展与传承的关键。
丽水地区木偶戏的剧目很丰富,一般的班社、剧团都有四十本以上。由于傀儡先生(提线艺人)的经历不同,有的出身于人戏班社,有的出身于木偶班世家,而且他们还经常并班、搭班演出,因而各班社的剧目来路既多又杂,相互雷同的也不少。按戏的规模大小和时间长短木偶戏可分为大戏和折子戏。
大戏指情节复杂、角色齐全的大型戏剧,一般指整本演出的戏剧,内容包括一个完整的故事,有时不一定一次演完;折子戏,多指大戏里的一折。清代赵翼 《檐曝杂记·大戏》中记载:“中秋前二日,为万寿圣节,是以月之六日即演大戏,至十五日止。”由此可见大戏的演出一般需要足够的时间和人员的精力。折子戏的选取一般要考虑到情节相对完整,而且能集中表现剧情,并能够很好地展示艺人的水平。
大戏可分为“连台大戏”和“单本大戏”。单本大戏的剧目明显多于连台大戏,可见在处州提线木偶戏中单本大戏更受观众喜爱。
处州提线木偶戏的连台大戏剧目主要有:《粉妆楼》《征东传》《征西传》《岳飞传》《得三运》《天宝图》《五虎平西》《五虎平南》《封神演义》《慈云走国》《五女兴唐》《七国演义》《龙凤再生缘》《白蛇传》《薛家将》《说唐传》《再生缘》《陈十四夫人》(又名《九龙角》)、《前后药茶》《前后金冠》。
单本大戏的剧目主要有:《芦花记》《金钗记》《槐荫记》《朱砂记》《甘罗记》《卖花记》《卖柴记》《结发记》《钗钏记》《鲤金记》《白扇记》《千帕记》《刀鞘记》《龙游记》《游天记》《鲜血记》《罗通记》《将台记》《蜜蜂记》《寻儿记》《一文钱》《一把抓》《二度梅》《双贵图》《双情义》《双罗帕》《双合印》《双鞭会》《双麒麟》《两狼山》《三仙炉》《三进士》《三支箭》《三则连》《三姐下凡》《七宝剑》《九龙图》《九龙套》《九龙鞭》《百子图》《万年青》《万寿图》《万里侯》《天降雪》《天启图》《水红袍》《长生乐》《长生果》《合玉环》《对珠环》《白马坡》《白罗衫》《玉面猫》《玉麒麟》《金兰义》《碧桃花》《碧玉簪》《碧玉珠》《翠花亭》《翠花宫》《红飞洞》《龙凤山》《龙凤阁》《龙凤钗》《飞姻缘》《飞龙带》《鸳鸯带》《还魂带》《还金镯》《乾坤带》《秦富镜》《逼双魁》《包公案》《南楼阁》《打登州》《进宝珠》《对金钱》《珍珠塔》《珍珠衫》《闹天宫》《耕历山》《悔姻缘》《仙水草》《回龙阁》《沉香阁》《凤凰山》《取剑袍》《煞海灯》《全家义》《忠孝图》《胭脂衫》《青罗衫》《进西瓜》《赠宝珠》《紫金镖》《月光图》《月台梦》《满门贤》《女状元》《满堂福》《斩老五》《烈女配》《宝莲灯》《赐宝盆》《荣乐亭》《松蓬会》《下南唐》《寿阳关》《大闹淮安府》。
折子戏虽是不完整的剧情,却能够久演不衰。在处州提线木偶戏的发展中,留下了很多经典的折子戏剧目。其原因有:一是折子戏内容矛盾冲突明显,人物形象独特而鲜活,故事的节选相对独立;二是折子戏在剧目结构安排上别出心裁,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三为形式上突出提线木偶戏的艺术特征,在表演上更富技术性。处州提线木偶戏中的许多折子戏流传至今,如《平贵别窑》《鸿雁传书》《平贵回窑》《平贵登基》《汾河打雁》《失钗相会》《渭水访贤》《凤阳拜寿》《三娘教子》《三司会审》《桃花装疯》《夜逃三关》《张乌朝女》《王府拜寿》《重台分别》《刘基遇主》《刘基朝女》《太师回朝》《方卿走雪》《祭梅》《白龙招亲》《白蛇落山》《东吴招亲》《北河祭旗》《三请孔明》《牡丹对课》《走广东》《金殿赐骑》《王氏出路》《三闯辕门》《正富闹朝》《龙棚逼封》《文彪出考》《六郎告状》《梨花斩子》《许仙招亲》《大品朝》《困河东》《麦里藏金》《百寿图》《花园得子》《西湖借伞》《抱子登基》《仁堂训子》《月宫自叹》《七郎搬兵》《马府报安》《安安送米》《潘洪摘印》《张松献图》《正德戏凤》《小进宫》《楚宫抚琴》《马成访主》《永乐观灯》《借衣劝友》《拜寿放粮》《刘秀抢饭》《赠剑下凡》《关公送嫂》《徐庶荐葛》《打窖封功》《越王登仙》《三打王英》《吴汉杀妻》《桃园结义》《送徐庶》《东金蹭银》《秋胡戏妻》《沉香救母》《方卿见姑》《古洞写书》《带子审问》《太白醉酒》《奔走范阳》等。
值得注意的是,处州乱弹人戏班社曾以松阳高腔来演剧目《九龙阁》等,《九龙阁》即松阳高腔看家戏《陈十四夫人》,丽水区域的处州乱弹木偶戏班则称其为《九龙角》,木偶戏班至今凡演这出戏仍唱松阳高腔。
下面举两个木偶折子戏的例子。
木偶戏《九龙角》
(处州乱弹木偶戏折子戏剧本)一
杨宗保招亲[2]
◎人物:焦赞 孟良 穆桂英 穆瓜 穆瓜妻子 穆羽
焦赞:【西皮流水】(上)催!催马嗳,焦赞一马离宋营,奉了元帅令一支,会过五哥有原因,从前斧柄打断了,要往山东取斧柄。举目抬头观看,这里看去一个人。
孟良:【接板】(上)催!催马嗳,孟良一马离宋营,奉了元帅令一支,要到万花山上去,请得嫂娘下山来。举目抬头来观看,原来焦赞贤弟现在跟前。【煞板】
孟良:那旁焦赞贤弟?
焦赞:那旁孟良二哥?请来马上一躬。
孟良:还礼。
焦赞:孟良二哥你到哪里去?
孟良:我呀去万花山请得金头马氏嫂娘。
焦赞:她来而不来?
孟良:她随后下山。焦赞贤弟你到哪里去?
焦赞:我到五台山请那五和尚五秃驴。
孟良:他来而不来?
焦赞:他言道从前大破葫芦洞,斧柄打断了要到那山东穆柯寨取根降龙木当斧柄。
孟良:好,你去取降龙木。
焦赞:老哥我和你一同前去。
孟良:动不得。
焦赞:怎样动不得?
孟良:你有元帅的将令,我没有。
焦赞:(摇头晃脑)把你的令带来了,看你的红令,我的黑令,看看是不是。
孟良:你这个黑卵泡,做事倒还老到。【流水】 兄弟双双去往穆柯寨走嗳,兄弟双双往前走,取得宝木好用场。一马离了中途路,(校除)一马【一锣】离了【二锣】往山林。
(接穆柯寨景象众穆瓜上场:哗嗨【一点锣】哗嗨【二点锣】哗嗨【乱锣】。)
(众穆瓜上场两旁分立,穆桂英头戴凤尾,身穿宫服上场。纱帽头走至中堂前亮相,(唢呐)转中坐下。)
穆桂英:小小是女将,威名四海扬,学起文武艺,为寨作栋梁。奴家穆桂英,奴父穆羽,母娘早亡,兄弟并无,奴家孤单,年方十七,未曾许配,日更搬弓射箭,夜弹琵琶三弦,学得文武全才。天气晴朗,奉了父王严命,下山而去打得飞禽走兽,上山赐奉父王。众穆瓜,站在两旁,细听姑娘号令。嗳【西皮倒板】,叫穆瓜,细听着,奴家令下,叫穆瓜,下山去多打走兽,一个个准备着刀枪弓射,弓上弦、刀出鞘,勇猛向前,有收获回山转重重有赏。看一看谁武艺又高强,比一比哪个好能成优孟良。给奴家武装披褂,转后寨将衣更换。【跳锣】(手执长枪,挂弓备剑,上场)。叫穆瓜,慢为我,带过马来嗳(转【流水】),下山去【一锣】走一走【二锣】不知如何。(下场、校除)。
焦赞、孟良催马:(焦赞一人先出,唱)马儿来到中途路上,又见路上一件东西。【煞板】嘿,给我下马,一看原来是肩砚儿个,给我把它藏起来。
孟良:(走出场)老弟你下马,我也下个马来。你捡了个东西,给我看看。
焦赞:我没有。
孟良:你没有,那你的手拿给我看看!
孟良:不错。(焦赞将东西放进脚夹弄,把手拿出来看,先左手)
焦赞:怎么,你要看手?
孟良:不是这一只。
焦赞:呀,不是这一只。(转个身又是左手给他看)
孟良:呔,我叫你磨来磨去磨豆腐啊?
焦赞:你要讲看手哇。
孟良:你打个小跳会不会啊?
焦赞:打个小跳是老师傅。
孟良:你打来看!
焦赞:吓拉打那个十。(跌下肩砚)
孟良:呀,你的屁股会夹肩?
焦赞:屁股会夹肩,你晓得这个东西是何人跌掉?
孟良:我不知。
焦赞:看来到了穆柯寨,这个肩砚儿是女人有,恐怕是穆桂英。
孟良:穆桂英你难道熟份?
焦赞:我同她熟弄有熟弄。
(内穆桂英白):众穆瓜,为姑娘肩砚儿掉路上了,给我寻转。
穆瓜:是。(走到路上碰见两人,自思原来有两位将爷)将爷请了。
(袖遮己脸)
焦赞、孟良:请了,你是哪一位?
穆瓜:我是山东穆柯寨的穆桂英!
焦赞、孟良:(袖遮己脸)何事?
穆瓜:男女授受不亲。
焦赞、孟良:放下来。
焦赞:一个大汉子,口上一口的邋遢胡,你看看,我是讲过的蛮长蛮大一个大汉子。
孟良:呔,穆桂英是女娇娇,怎么一个大汉子。这个定是卖假货骗你的,真货秋的穆桂英见见你。
焦赞:呔!你怎么卖假货骗我的,真货秋的穆桂英,要女的出来见见咱老子。
瓜妻:嗳!何事。
穆瓜:姑娘的肩砚儿跌了,叫我路上寻转,碰到两位将爷,你走上前去说话,要小心呀。
瓜妻(自言自语):那么给我前去看看,抬头一看真的有两位将爷。(袖遮己脸)将爷请了!
焦赞:呀,请了,你是哪一个?
瓜妻:我是山东穆柯寨的穆桂英。
焦赞:(袖遮己脸)
瓜妻:男女授受不亲。
焦赞:放下来。
瓜妻:放下来。(将手放下)
焦赞:吱,老哥!你讲真的,真的不是来了,头儿梳得好,足儿裹得小,瓜子脸,杨柳腰,雪白雪白糯米一样。
孟良:呔,有你这个黑卵泡,这个头上头发蓬松松,裤子拖纱纱,你看双手乌龟爪样的东西,脸上猪肝色,猪八戒娘样的东西也讲生得好?又是卖假货骗你的!
焦赞:呔!又是卖假货骗我的,真货秋的穆桂英会会瓜老子。
瓜妻(回告):(内白)姑娘,路上有个将爷,请你见他。
穆桂英:好啊,众人安扎,我自己前去看来。
穆桂英:(出场)真的有两位将爷。哎,将爷请了!
焦赞、孟良:请了请了,你是哪一个。
穆桂英:我是山东穆柯寨的穆桂英。
焦赞、孟良:当真不错,这个生的好,头儿梳得好,足儿裹得小,瓜子脸,杨柳腰,糯米牙,小狮鼻,三寸金莲裹得小,生得呱呱叫。(嘻嘻地暗笑)
穆桂英:你两人是哪一位?
焦赞:呵呵,你问我两粗?
孟良:两个就两个,有什么两粗。
焦赞:噢,你问我两个,我两个是宋营中大大的木头。
孟良:(白)呔!大大的好汉,有什么大大的木头,你讲的倒霉不倒霉?
焦赞:噢,是的是的,大大的好汉,讲到木头里去了,实在太慌。你问我是哪个,我是宋营中大大的好汉。
穆桂英:你到我穆柯山何事?
焦赞:到你这里盗。
孟良:(咳嗽)
焦赞:盗。
孟良:(咳嗽)
焦赞:老哥,你打痨病啊!
孟良:盗呀盗会盗出祸的。
焦赞:不怕的,有福同享有难我当。
孟良:你这黑卵泡,做事毛里毛脚,给我上了马。【一度锣】
焦赞:你上了马,我也上马也。【一点锣】
穆桂英:盗什么东西?
焦赞、孟良:我本来到你这里盗根降龙木,你砍起来送到我宋营中,不然要砍你的驴头,破你的马尾。
(穆桂英大怒,抓起武器就动起手。焦赞先上,孟良后帮忙,大打出手。桂英到底是初出茅庐,斗不过二将,败下而去,二将紧紧跟上,同众穆瓜战出。桂英一想藏有九龙珠)
穆桂英:二将厉害,有名的焦赞、孟良二将,武艺好,我哪是他们的对手,给我九龙珠放出,伤你一珠。
(焦赞、孟良紧紧跟上,二将被九龙珠败下)
焦赞:杀败了,杀败了,不知何物打来这样痛,我这里逃出来了,孟良二哥不知如何?
孟良:哇呀呀。
(本来焦赞也想逃,一看是他就停下了)
焦赞:有这样你个红屁股,你逃来就逃来,又什么哇呀呀来本,我讲是穆桂英那个死丫头赶来呗。
孟良:你老哥是着命逃来的哇。
焦赞:什么东西打来这样痛咯。(呃,一口血吐出)
孟良:老弟,你这命不长了,你在吐脓了。
焦赞:吐红。
孟良:是吐红。(孟良也一口吐出)
焦赞:你也来吐脓了。
孟良:吐红。
焦赞:吐红,送鬼打掉一样,一点骚也翻不转,你讲如何是好?
(孟良四处一看)
孟良:那边小本官来了。
杨宗保:催!催马嗳!【流水】小将一马离宋营,出外巡哨不留行,未曾扬鞭来得快,不知从何有原因,举目向前来观看,又见二叔父现在跟前。(煞)给我下了马嗳!二位叔父在上,受我杨宗保一礼!
焦赞、孟良:免礼!
焦赞:小本官,我的儿嗳。
孟良:小本官就小本官,小本官是你的儿呀,应该叫侄儿。
焦赞:小本官!我与你父有八拜相交,叫一声儿子叫得叫不得嗳。
杨宗保:叫得的。
焦赞:是叫得的,小本官我的儿嗳。
杨宗保:叔父!
焦赞:孟良,孟良是我的孙呗!
孟良:怎么你叫我作孙?
焦赞:叫他作儿子叫不得,叫你作孙子总叫得的。
孟良:我还是一个字,叫不得,雷公打死你七八个,不要叫。
焦赞:你说叫不得我就不叫,小本官走过来我有话同你讲。
孟良:小本官,不要慌,我同你讲先。(www.zuozong.com)
焦赞:不要慌,我同你讲先。
孟良:你要讲先,好的,我让你讲。
焦赞:那么我让你讲先。
孟良:那我让你讲先。
(两人你推他送)
杨宗保:我不是算盘子,你推来他送去,有话讲给我听。
焦赞:(走几步)小本官你不知,我这次来到穆柯寨取降龙木,会到穆桂英,实在生得好,头儿梳得好,足儿裹得小,瓜子脸,杨柳腰,糯米牙,小狮鼻,讲话呱呱叫,樱桃口,活眉眼,糯米粿样。
杨宗保:这样生得好?
孟良:小本官你不要听,穆桂英容貌第一丑,头上头发蓬松松,两足拖纱纱,双手乌龟爪,搽了四两粉还是猪肝色,丑不过!
焦赞:不错,你去看呗。
焦赞:生得好。
孟良:生得丑呀,生得丑。
焦赞:生得好就是生得好。
杨宗保:(不耐烦的样子)二位叔父不要争斗,给我到阵前去观看明白就是了。
(上马而去)
孟良:呔,你这个黑卵泡,我讲生得丑就好,你还讲生得好,小本官年纪轻轻,去往阵前,有个差错如何是好。
焦赞:老哥,你不晓得,小本官年纪轻轻,人貌又好,你我帮一下,把穆桂英这个死丫头拿来给小本官做做老婆倒还用得着。
孟良:嗳,是嘎是嘎,我你前去观看明白。(二人下)
(杨宗保、穆桂英对阵,桂英看到杨宗保人品一下心动,眉来眼去)
穆桂英:小将通名。
杨宗保:【小倒板】我姓杨,杨宗保是我的名嗳,我的父杨延昭,紧守三关。奉帅父严命,营外巡哨,请问着小女王尊姓大名?
穆桂英:奴名叫穆桂英,我的父名叫作是穆羽,父女俩自立为王。今日里下山
打猎,可见难得。
(两人儿戏一样比武眉来眼去,可见桂英有嫁之意。宗保未防,桂英武器一紧,将宗保擒过马去。众穆瓜、焦赞、孟良一场混战)
孟良:焦赞,你这个黑卵泡,如今小本官给她拿去怎么好?
焦赞:二哥,不要怕,你毛家伙带来没有?
孟良:什么毛家伙?
焦赞:放火的东西。
孟良:带是带来了小本官在其内放不得火,你把小本官都烧死来呀。
焦赞:你来放火我来夹火。
孟良:你会夹火的?怎样夹的?
焦赞:在地里画起八卦图,小本官站在中间六月天空打摆子样。(全身抖动样)
孟良:你会夹火的?
焦赞:会,我同你讲,你人火放起夹得牢,你那鬼火放起来我是夹不牢的。
孟良:不晓讲放都是放人火还放什么鬼火,好,那么我来放火。【慢卜子】东方放起甲乙木,西方放起庚辛金,北方放起壬癸水,南方放起丙丁火。
(又一场双方混杀,杀得桂英大败)
穆桂英:呀,原来二将会放火,我也献点本领给你看看。(念动经咒将红火倒转。烧得二将军器失落,大败)
穆桂英:烧得二将大败而去,把杨家小将捆上山林,收兵上山。
(焦赞、孟良二将互相埋怨)
焦赞:(看孟良胡子烧了)哧哧。
孟良:你笑什么?
焦赞:你的毛家伙在。
孟良:我的毛家伙在,头上帽子在,军器在,马在,样样在。
焦赞:你两根料子毛在不在?
孟良:(一摸)啊呀,胡子烧掉一大半。
孟良:(看焦赞胡子烧了) 你的毛家伙在不在?
焦赞:我的军器在,马在,帽子在,样样在。
孟良:你的屁股毛摸摸看在不在?
焦赞:(一摸)我也一样,胡子烧掉一大半。
孟良:如今回营交不得令怎样好?
焦赞:老哥,我有个主意。
孟良:什么主意?
焦赞:黑松岭去做强盜。
孟良:有名焦赞、孟良二将,哪有做强盗。
焦赞:不过几天,胡子快长得好做一个强盗,劫一半还一半,养长鬓须就回去。
焦赞、孟良:无奈何黑松岭做强盗。
孟良:【慢卜子】骂一声焦赞黑卵泡(焦赞:你骂我的),口夸其能会夹火,如今胡子一半光,有名焦赞、孟良并二将,黑松岭上做强盗。
焦赞:吓!【板锣】骂一声孟良孟良红屁股,放起鬼火烧自身,如今回营见不得人,黑松岭上做强盗。(二人同唱)一马离了中途路嗳,【流水】上马去【1锣】黑松岭【2锣】养胡子。【煞板】
穆羽:【纱帽头】唯立山间、自立为王。(坐定)平生志气与天高,莫把武艺称英豪,单打驹龙头上角,要拔虎嘴的扁毛。吾乃穆羽是也,现在山东穆柯寨上自立为王,十八件武艺件件皆能。我妻早年亡故,未曾生男单生一女,取名桂英,人貌还可,聪明伶俐,文武俱全,学习了一对九龙珠,绝招武艺,不怕名虎上将,难以取胜。年方十七未曾许配。我山曾有山规,女人不可抢,清官不可劫,过往行人劫一半还一半,不得害命,何人犯山规定斩不赦。今日我女奉父之命下山打猎而去还未曾回山,在中堂稍坐。
穆桂英:(下马,走进中堂)爹爹在上,为女一礼。
穆羽:我女回山了,打了多少飞禽走兽?
穆桂英:未曾打得飞禽走兽,山脚偶遇杨家小将,与我比武,女儿将他生擒活捉。
穆羽:我女实在好武艺。
穆桂英:爹爹你倒已老去了。
穆羽:是的,老去了,为父过一年老一年,是真的老去了。
穆桂英:为女长大了。
穆羽:女娃子过一年大一年,是真长大了。
穆桂英:吖啐,你个老骨头,要糊涂了。
穆羽:嗳,哈哈哈哈哈,你这个死丫头,你难道中意这个年轻小将不成,待老汉观看明白。众穆瓜,将杨家小将捆上。
(穆瓜将杨宗保带上,要他跪下,杨宗保一挺不跪)
杨宗保:我堂堂杨家的后代岂能跪你个山贼。
穆羽:小将休要怒气冲冲,请息怒,我女难道马上拿得你不成,定是马失前蹄。
杨宗保:(三声大笑,跪下)大王在上,我杨宗保叩。
穆羽:小将叫何名姓,父何人请你说上。
杨宗保:大王容禀嗳,【流水】俺正名叫杨宗保,我父名叫杨延昭,奉师父的严命,出外巡哨可是真,山脚偶遇穆小姐,比武生擒可是真?
穆羽:(接板)呀,我道来的哪一个,原来是杨家后代根。赵家天子杨家将,没有杨家无江山。待我走进前来搀扶起,将他松绑论开怀。
穆羽:【煞板】小将,老汉有话难以说起。
杨宗保:有何话说,但说无妨。
穆羽:非为有何话说,老汉命苦,只生一女,年方十七,未曾许配,思想许配于你,不知小将意下如何?
杨宗保:大王不必客气,如不嫌弃,俺愿意依从,只怕小姐天上的凤凰,我乃地下的山鸡,就怕凤鸟共巢。
穆羽:只说姻缘,哪说凤鸟二字。真是愿意,挑日不如撞日好,让你夫妻完姻。
杨宗保:(拜下)上面岳丈。
穆羽:下面贤婿。众穆瓜,喜事中堂高挂,小姐梳妆两相同雅。
(拜堂)
(处州乱弹木偶戏折子戏剧本)二
辕门吴将[3]
背景:《杨家将》选段。辽国萧太佑带兵布下了天门阵,杨延昭(六郎)紧守三关,太少名将,于是搬兵破阵。
【开霸】1,2,3
(焦赞出台,跳台,亮相)
焦赞:煞气高来煞气高,腰间藏得杀人刀。长枪短剑不离手,要保吾主定乾坤。我乃姓焦名赞字克明,元帅令到命我辕门听点。众三军!为我带过马来。【水滴鱼】(上马归场)
(孟良上,跳台,亮相)
孟良:头戴金盔一点红,万马营中称威风。在此营中为上将,紧守三关我先锋。嗳!我乃姓孟名良字佰昌,元帅令到命我辕门听点,众三军,为我带过马来。【水滴鱼】(上马归场)
(帅堂,三声哔嗨。一点锣,满天星)
(三军站两旁手执短刀而上)
(杨宗保上场)
(帅【急急风】上场,来至桌前亮相后,转唢呐过场,不需头)
帅:头戴三青锋、身穿铁爪龙。摆开四大对脚踢(拖音)……进屏风。本帅叫杨延昭,绰号六郎,宋王前为臣,招为郡马,加封三关元帅。可恨辽国无理,天佐带兵摆下了天门大阵。众三军!
三军:有!
帅:传令命焦、孟二将进帐。
军:一呔,帅爷命焦、孟二将进帐。
(焦、孟二人报名而进)
焦赞、孟良:元帅在上,二将打躬。
焦赞、孟良: 谢坐!【武纱帽头】 元帅命我二将进帐有何军事议论?
帅:非为何军事。辽邦番贼无理攻打三关摆下阵图,营中太少将官,命你等前去搬兵,点将破阵,不知二位如何?
焦赞、孟良:末将哪有不去之理,不知哪路搬兵良将,请令指点。
帅:焦贤弟!
焦赞:在!
帅:你去那五台山请我五哥下山如何?
焦赞:末将愿去不辞。
帅:好一个愿去不辞。孟贤弟,你去往万花山请我嫂娘金头马氏,你看如何?
孟良:末将愿去不辞。
帅:好一个愿去不辞。这叫作忠心一片!【西皮慢卜启界】力保乾坤,唤二位听本帅一言来。【长锣】此去大地苦焦,但愿得老苍天甘霖雨到。我延昭和二位结拜义高,好一个愿去不辞,为保大宋朝,回头来焦贤弟启听根苗,你去到五台山请我五哥,你只说罗汉阵他有名。
焦赞:(插白)我算数讲到。(接【板锣】)
帅:再点了孟贤弟细说分晓,你去到万花山请我嫂娘,你只说天门阵她有名不可缺少。
孟良:(插白)我算数讲到。
帅:叫三军看过了梨花酒斗,唤声焦贤弟始说从头,你此去五台山请我五哥,你只说兄弟情、共爹娘杨门投胎,唯弟知你佛门不看富贵,要回想国土江山。我与你共杨门忠心耿耿,别方丈,三教,赐开杀戒。这斗淡水酒休要嫌弃,表一表俺延昭小物信人。
焦赞:(唱)元帅,用手儿接过了梨花大斗,怎敢劳动我帅兄,弟此去一定得顺利而归,依我想五兄长热血心肠。叫三军(有)带过我黑鬃马,俺去到【一点鼓】五台山【二点鼓】搬兵再还。【文武锣】
帅:又见得焦贤弟上了高鞍。好一比天曹中黑煞星郎。回头来唤三军酒满盏叫一声孟贤弟细说开怀。你去那万花山请得了马氏嫂娘,你只说天门阵要印信,她有名,为的是我杨门忠心宋室千秋名扬。这斗酒表一表俺六郎小物安人。
孟良:(接唱)用手儿接过了梨花美酒怎敢劳动我帅爷,弟此去会嫂娘算数传到,依我想中原巾帼为国栋梁。叫三军(嗳)牵过了红鬃大马,上高鞍辞别了元帅,上了马【一声锣】万花山,【二点锣】请得嫂娘。(下场【双校子】)
帅:(接唱)又见得孟良上了马,好比天曹火德星君(转【紧卜子】)回头来就把了宗保儿一声令下,你去往营盘外巡往查哨不可轻松。
杨宗保:得令嗳,(接【板锣】)又听帅父把令传,营外巡查我承担,上了【一点锣】查哨【二点锣】仔细观。
帅:又见得我子上了耳,好比天曹武曲星郎,搬兵已经两处去,我杨家前来表一番。【煞板】(启【慢卜子】)啊,从记得我杨家进投宋营,一心想太平世黎民安康,我的父为殉国,死在了两狼山上,碰在了李陵碑一命性亡。我大哥鸿门宴替代了宋王一死。我二哥番兵多,难脱身,乱箭身亡。我三哥马踏死成为肉酱。我四哥失落了现在番邦,我五哥看破了红尘空虚,五台山学法和尚。唯本帅第六郎三关紧守。我七弟为潘仁美老贼所害,将七弟捆在了花标树,一百零三箭身亡。我杨家为宋室忠心耿耿,才剩我杨延昭把守三关。(口介转【紧皮】)俺去到(锣)城楼上【二点锣】看一看正常不正常【煞板】。
老剧本
剧目传承是保护民族古典木偶戏艺术的最佳途径。可当亲耳听到老艺术家们对传统老戏如数家珍时,为什么眼见的却总是那几出剧目和折子戏呢?而且为什么这些剧目和折子戏的唱腔都已经经过改变,已经不具备“古韵”了呢?其中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表演审美观念变迁的客观因素。
现在年轻一代所见和所学的各剧团看家的经典剧目,绝大多数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编和创作的剧目,而很多更古老的剧目和折子戏今天已经难得一见。还有一部分传统剧目由于缺乏剧目档案建设等原因,现在几乎被遗忘了。更有一部分剧目,由于缺乏了解这些传统剧目的演员,现在已根本无法重演。
传统剧目传承的现状堪忧早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些著名的传统剧目无一不是流派代表性剧目,它们代表着每一个地区木偶戏的独特地域风情,蕴含着木偶戏表演的传统技艺和古典美学。所幸的是,这样的古典表演、传统剧目、骨子老戏,并未完全消失。不过因缺乏关注,这些传承了古典木偶戏表演技艺的老艺人和这些“压箱底”的老剧目正日渐减少。有些年轻的木偶戏人才想学又苦于无处学习到这些古典的木偶戏剧目。
梨园行有老话说:“教一个徒弟,搭几出老戏。”言下之意,剧目传承是表演艺术传承的最好途径,木偶戏亦是如此。古典木偶戏剧目里体现出的操作技艺、美学思想,往往流脉不绝,本身就包含着长期实践的经验。而且,剧目自身的完整性以及它在传承流派风格上的承载作用,都赋予了剧目传承之于木偶戏剧种传承的独特意义。发掘、保护不同流派的传统代表性剧目,既有利于促进木偶戏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还能让木偶戏的各传统流派在青年演员中开枝散叶。
【注释】
[1]朱梅梵.中国民族民间音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93.
[2]姜永庆木偶剧团第五代传承人姜观应整理。
[3]姜永庆木偶剧团第五代传承人姜观应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