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瓯江水系:丽水市山地农耕文化的独特环境

瓯江水系:丽水市山地农耕文化的独特环境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瓯江水系是丽水市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水系。瓯江干流在丽水市境内的流程有316千米。丽水市72%的面积分布在瓯江流域,全市绝大部分城镇都分布在瓯江干、支流两岸。春末夏初的梅雨期,丽水暴雨次数多,常造成洪涝灾害。夏秋之交,强热带风暴在东南沿海登陆,会在丽水引发风灾和水灾。丽水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独特的山地农耕文化,民间艺术与农业、林业、山水、生态交相融合,孕育而生。

瓯江水系:丽水市山地农耕文化的独特环境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活和生产必不可少的资源,丽水市最重要的水资源是河流水,最重要的河流是仅次于钱塘江水系的浙江省第二大水系——瓯江。丰富的降水和较高的地势使得丽水山区成为浙、闽许多河流的发源地。众多的山川小溪沿途汇合,最终分别形成或注入瓯江水系、钱塘江水系、闽江水系、交溪水系、飞云江水系和椒江水系。

瓯江水系是丽水市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水系。瓯江发源于庆元县和龙泉市交界处的洞宫山脉锅帽尖西北麓。从发源地到莲都区大港头镇为上游,称为龙泉溪;在莲都区大港头镇接纳松阴溪后为中游,叫作大溪;流至青田石溪村附近接纳小溪后为下游,方称瓯江;最后在温州市注入东海。

瓯江干流全长388千米,流域面积为17958平方千米。瓯江干流在丽水市境内的流程有316千米。丽水市72%的面积分布在瓯江流域,全市绝大部分城镇都分布在瓯江干、支流两岸。瓯江滋润着丽水的土地,哺育着世世代代的丽水人民,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是丽水的母亲河。

在大溪和山地之间,分布着一些河谷盆地,这些河谷盆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当地的主要农耕区,也是当地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各级人民政府的驻地一般都在河谷盆地中。

瓯江

丽水盆地主要由东北部的城郊平原组成,大溪和通济堰的渠水流经盆地大部分地区。这里土壤深厚、肥沃,灌溉条件好,自古农业发达,人口稠密,丽水市人民政府驻地即在丽水盆地中。

松古盆地曾有“丽水粮仓”的美誉,松阴溪流贯其中,松阳县第一大镇西屏镇、第二大镇古市镇都在松古盆地内。

壶镇盆地位于缙云县的东北部,瓯江支流好溪从东北向西南流过盆地,是缙云县的重要农业基地,缙云县的第二大镇壶镇位于该盆地中。

龙泉盆地,龙泉溪从西南向东北流过盆地,龙泉市市政府所在地就在该盆地中。

云和盆地是一个典型的山间盆地,有十多条小溪从四周汇入,聚集到盆地底部汇入浮云溪,云和县政府坐落在这里。(www.zuozong.com)

在以水路交通为主的明清时代,大溪边城镇的交通应当是较为便利的。如流行于金衢一代的高腔、昆曲、乱弹,流行于温州的瓯剧、京剧等皆由水、陆两路进入处州大地,并与本地民间艺术融合,形成了富有本土地域特色的戏曲文化。而在各市县区域之间的不断交流融合中,丽水的戏曲文化也影响了周边市县的戏曲发展。如缙云婺剧历史长、影响大、流传广,至今缙云的婺剧演出团体之众、演出场次之多,均属全省之最,深受本地和邻近市县人民的喜爱,繁荣了婺剧文化,推动了当代婺剧的发展。

明清时代的处州大地,是以自给自足靠天吃饭的农业经济为主,在河谷盆地等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主要是精耕细作地种植水稻,在其他大部分山地和丘陵只能种植玉米、番薯、马铃薯杂粮。所以,大部分山区农民终年以杂粮为主食,难得吃上米面,更难见鱼肉,生活十分艰难清苦。又由于丽水处于世界最典型的季风区,季风的不稳定性,其强弱和进退时间没有规律,使得丽水的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比较大,从而经常出现各种灾害性天气现象。

冬季,丽水盛行西北季风,低温少雨,北方冷空气南下会引起低温,并带来霜冻和冰雪天气。春末夏初的梅雨期,丽水暴雨次数多,常造成洪涝灾害。盛夏季节,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丽水市上空,除偶有台风影响和局部雷阵雨外,以晴朗炎热天气为主,日照强、气温高、蒸发快,易出现旱灾。夏秋之交,强热带风暴在东南沿海登陆,会在丽水引发风灾和水灾

丽水大地的人们都持有信仰和崇拜,如生活在庆元、龙泉一代的农民,有着千百年人工栽培香菇的传统,为了庆祝香菇丰收,祈祷来年的收成,菇民们以自身的生活习惯,创造出“二都戏”(即“菇民戏”)这个独特的剧种。在缙云农村平安戏、还愿戏、庙戏等各种庆典演出一年到头常演不衰。

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经济较好的地方会请人戏班子演出,而交通经济相对落后的山区地域,则是丽水木偶戏活跃的所在。当然,旧时老人祝寿、敬神敬菩萨等,也是会请木偶剧团来助兴的,据说木偶能迎太平,保一方平安,点戏的人家也都希望能博个好彩头。

丽水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独特的山地农耕文化,民间艺术与农业、林业、山水、生态交相融合,孕育而生。此地的自然农业经济,形成了春夏秋三季农忙、冬季农闲的劳动生活规律,所以不少木偶戏班,农忙时务农,农闲时会在农村的庙会或是宅院里进行演出。除了在本地区进行演出之外,许多的班社还会前往金华、温州、衢州及福建的邻近县城进行交流演出。

【注释】

[1]周渝生.小木偶大文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26-36.

[2]丽水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丽水文史资料(第十二辑)[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36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