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初,延安白求恩学校招生,晋察冀野战军政治部宣传部宣传科科长魏巍让我报名去学习。在战争年代这是最难得的机会了。在踏上征途的时候,我心潮起伏,决心学成一名合格的白衣战士。
我和去参加学习的战士们一起步行到了延安。当时因为国民党进攻延安,于是我们又撤离,跟随部队向晋察冀转移。
1947年秋,我们到了西柏坡附近的东柏坡。这时,山坳里的田园油绿青翠,红黄紫绿的瓜果挂满枝头,梯田上稻谷随风摇荡,在阳光映照下,远远看去恰似金色的海洋。还有遍山的果树,熟透的果子千姿百态,清新喜人。经过多少年的南征北战,来到如此幽静的环境中,我们这些少男少女跳跃欢呼,从这山走到那山,跳过激流,跨过小溪,渴了就蹲在明净的溪水边双手捧着喝口清爽甘甜的泉水。遍地野花芳香,漫山葱笼的芳草,还有虫鸣蝶舞,举头可见翔于蓝天的鸟儿,还有聚散变幻的白云,真是大自然造就的一幅绝美的风景画。我们在这优美的环境中在白求恩精神鼓舞下,在老师和各国专家的教育关怀下愉快地学习和生活。(www.zuozong.com)
1948年初,为了迎接中共中央的到来,我们到了离西柏坡村只隔一条小河的朱豪村建立中央医院,军委卫生部也驻在这里,中央医院的番号是工校五科。医院是在三进院落的地主家,大门敞亮宽阔,门上方刻着“紫气东来”四个大字,非常气派。当时医院主要为中央机关、军人及老乡看病和保健卫生服务。主要医务人员是从延安过来的,外国的医生有苏联的、德国的、加拿大的。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来自四面八方,经过培训后,分别作医、护、卫生、行政等工作。
我们白求恩学校就在医院里,相当于培训班。学生50来人,都住在老乡家。我们女生一部分住在一个三合院里,北屋西间住了我们5个女生,东西厢房也都分别住了一些人。房东是老两口,儿子当八路了。他老两口把我们看成自己的儿女,看见衣服破了,拿针线来缝。天好时,晾晒的衣服遇到了雨天或晚了就给收回来。老大娘是缠过脚的,走起路来扭扭晃晃,白净和善的面容未言先笑。有时晚上还要到我们屋里坐坐,常对我们说,你们还小,在外面要多加小心,这地方山果很多,落地的数不过来,谁要拣着吃了,可别喝水,尤其是黑枣,吃多了再喝水,胀起肚来不得了;别吃柿子,吃了柿子别喝茶水等。对生活起居方方面面都耐心详细地嘱咐到,就怕我们出点什么毛病。在冬天没到之前,早早就把窗户糊好。我们在这里住着,就像住在家里一样。做梦也没想到,我们会来到这么美好的地方,而且是在党中央毛主席身边,满心洋溢着幸福的暖流,天天哼着陕北民歌,唱着义勇军进行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