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共成立红色便衣保卫队,进京前组建便衣队

中共成立红色便衣保卫队,进京前组建便衣队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年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进京前,考虑到进城后保卫党中央的需要,专门组建了一支150多人的便衣保卫队。自此,开国前夕的红色便衣保卫队正式组建。接到组织通知的便衣队队员们,迅速集中到河北省平山县西黄泥村,开始集训。此时,这支便衣保卫队组建才三个多月,原定的集训期还没有到,但中共中央已经决定将于3月下旬迁往北平,因此便衣队必须先于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北平,作好安全警卫准备。

中共成立红色便衣保卫队,进京前组建便衣队

当年中共中央西柏坡进京前,考虑到进城后保卫党中央的需要,专门组建了一支150多人的便衣保卫队。这是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年轻、忠诚,能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甘当无名英雄,为共和国的初创和中共中央领导几次重大政治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建立了功勋。

平津战役接近尾声的时候,中共中央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搬迁到北平。搬迁工作由周恩来副主席亲自部署,在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中直党委副书记曾三具体负责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担负中共中央情报和安全保卫工作的李克农,通过他领导的系统,对北平的复杂情况已经有所掌握。因此,李克农向中央搬迁的最高负责人周恩来提出建议:应尽快组建一支有力的便衣保卫队,经过强化训练后,适应大城市保卫党中央和中央领导人的工作。在得到周恩来的首肯后,李克农于1948年11月下旬的一天,专门找到我谈了话。

李克农说:“解放战争形势发展得很快,北平就要解放了,党中央机关、解放军总部和毛主席很快要迁到北平办公。北平的敌情很复杂,和农村情况不一样,那里不但需要公开的保卫,还需要另一种隐蔽形式的保卫。为此,中央决定,组织一支150人左右的便衣保卫队,这个队的队长就是你了。另外,还给你配备一位指导员焦万有,一位副指导员沈平。”自此,开国前夕的红色便衣保卫队正式组建。

我和指导员焦万有长期在中央警备团做保卫工作,有着一定的保卫工作经验。副指导员沈平,在承德、张家口等城市做过党的地下工作,有着在隐蔽战线斗争的丰富经验。便衣保卫队的成员,是从中央警备团和石家庄华北军政大学学员中各选调了五六十人,再从中央社会部选配了一些有地下工作经验的干部联合组成的。便衣保卫队成立时,建制是三个区队,十二个分队,其中还有一个女生分队。

接到组织通知的便衣队队员们,迅速集中到河北省平山县西黄泥村,开始集训。李克农、罗青长、沈平等人亲自授课。(www.zuozong.com)

1949年3月8日清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附近的西黄泥村口的开阔地上,一支150多人的队伍正整装列队待发。作为队长,我宣布了队伍将前往北平担负起保卫党中央的神圣使命。此时,这支便衣保卫队组建才三个多月,原定的集训期还没有到,但中共中央已经决定将于3月下旬迁往北平,因此便衣队必须先于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北平,作好安全警卫准备。

3月10日下午,便衣队如期进入北平,来到弓弦胡同15号院,这里曾是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住所,人称“戴公馆”。

已先期到达北平的李克农,在戴公馆迎接刚进北平的便衣队。他与我们紧紧握手,并询问了我们一路上的情况。接着,李克农便向我交代了三项任务:第一,便衣队暂时住西郊颐和园附近,用三天时间休整和熟悉周边环境,然后安排警卫工作;第二,便衣队主要负责从西直门、海淀、颐和园、青龙桥至香山,复兴门、新北京(现万寿路附近)、八大处至香山这两条路线沿途的便衣警卫工作;第三,根据便衣警卫工作的性质、任务,准备了化装的衣服,又全部换发小号的自卫手枪。

在戴公馆办完入城手续后,队员们又登上卡车前往西北郊。当晚,全体人员就住在颐和园西边青龙桥地段的圆通庵内。第二天,便衣队便分成各个区队和分队,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