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民间酿酒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勤劳朴实的先民们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为推进原始锄耕农业生产力,提取生产生活资料的需求,在与自然、生产的长期艰苦斗争中,由初步认识原始酿酒自然,到仿做、积累原始酿酒技术,并以酒当食、以酒当歌、以酒当乐作为生活的重要汲取资料,延续发展,发扬光大,形成当地藏汉民族独特的酿酒、饮酒文化。
《说文解字》有“酒,古者仪狄(生活在甘肃中南部一带的原始羌部族)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逐疏仪狄,杜康作秫酒”之说。自古至今,生活在舟曲地区的藏汉人民,无论家境贫困还是富有,每年都要用青稞、高粱、小麦、谷类等农作物酿备糟酒,于春节期前烧烤(蒸馏白酒)享用。每逢年节或自家婚嫁丧葬事或族内重大庆典时,外出谋生计的男丁都会返回故里,合家携酒进行祭祖,这也成了民间俗成的规矩。
舟曲酒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酒文化独特的组成部分。而当今社会,舟曲民间联姻仍离不开“酒礼”。敦厚好客的舟曲藏族人民,家中来了客人,首先边唱酒曲,边敬青稞酒。来舟曲旅游,到藏家做客,主人一定会端出酿制好的上等烧酒和煮好的腊肉,敬献给客人。
图2.24 传统工艺蒸馏酿酒
舟曲的酒,按工序、吃喝方法不同,主要有四种,即“罐罐酒”、“黄酒”、“烧酒”和“甜酒”。把发酵好的酒糟和产生的浆液装进小型罐子,煨在火塘,一边加水煮沸,一边用竹管吸饮酒汁,叫“罐罐酒”,一般自家人或亲友闲聊时饮用。发酵好的酒缸里产生的浆液过滤后呈深黄色,叫“黄酒”,直接饮用甘甜醇香。将发酵好的酒糟和产生的浆液用传统的“套缸”蒸馏提纯,产生的酒液晶莹透明,与白酒色泽相同,叫“烧酒”,一般用来招待贵宾、走亲送礼或节庆喜事饮用。青稞或小麦洗净、碾除麸皮、煮熟加少量“酒曲”初步发酵后,混合软柿子或干柿饼装缸密封,发酵两三个月,打开直接吃或加水吃,叫“甜酒”,味道甘甜爽口、略带醇香,一般用来解暑、解渴,大人小孩都可吃。当地群众经常在天气较热胃口不好时用甜酒泡馍馍当午饭,解暑充饥。
舟曲酿酒的历史十分悠久。据境内古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些器皿来看,至少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淳朴好客的舟曲藏族人民,家中来了客人,首先边唱《敬酒歌》,边敬青稞酒。敬酒时,客人必须连饮三杯,杯数喝不够,歌便不停下来,直到喝完时才歇。如客人实在不会饮酒,可以手指蘸酒向空中弹三下,以敬天、地、祖先三宝。舟曲酒品也有分三大类之说:其一是未酾滤者,有蜂汤酒(用加工的蜂汤和青稞酿制而成)、粑柿子酒(小麦碾去皮,煮熟拌曲子酿成)、干柿子酒(用青稞加干柿饼或柿皮酿制而成)、甜醅子酒或醪糟(将小麦或糯米碾去皮,煮熟,拌曲子,装入坛或陶缸中酿成)。其二为蒸馏酒,有青稞酒、红谷酒、苞谷酒、天锅酒、葡萄酒、洋芋酒、苹果酒、荞麦酒、高粱酒等。这些酒统称“土酒”,其味芬烈。其三为挹糟汁饮酒,即指糟糟酒或称罐罐酒,俗称“咂杆酒”。此类酒有红谷糟糟酒、青稞酒、五谷合一糟糟酒,味既锦秀悠长而又营养丰富,有壮阳、健胃、舒筋、活血、延年益寿之功效,是不加任何添加剂的地地道道的绝佳绿色饮品。(www.zuozong.com)
“吸罐咂杆酒,保你不想走。”较常见的咂杆酒是用红谷、青稞、燕麦等多种粮食酿造。而且发酵后不淋出酒,而是将“酒糟子”装瓮罐密封数月。饮时,破开封泥,用铜罐或陶罐或瓷缸子盛满酒糟子,然后掺入山泉水,罐中插根竹筒子或数根筒子,约1尺长,当地人称“咂杆”。将罐子煨在火塘边烘煮,火塘里的疙瘩柴火“噼噼剥剥”,不一会儿,酒香四溢。其色微黄,味醇绵润,吸在嘴里甜丝丝,沁人心脾。咂干后,又续上水,这样周而复始,直到酒糟子的酒味淡却为止,真是能过把好酒瘾。有机会,请来舟曲藏家乡寨领略一下别具风味的“咂杆酒”,听听《酒歌》:
朋友相聚在一起,
就像红马马驹相遇;
朋友相聚在一起,
就像奶子砖茶相遇;
朋友相聚在一起,
就像蜜蜂清油相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