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区的西北次方言区,在甘肃方言中又属白龙江流域话片。舟曲在南北朝以前为羌族活动的中心地带。隋唐时,氐族和部分羌民族融合为土著汉族。唐宋时,又有东征吐蕃军民移居后没能返回而称为“噶玛洛”(嘎麦诺)的吐蕃人。元、明、清时期,移民实边,徙入大批汉族人。兵屯民屯,屯田戍边,繁衍生息。数百年沧桑巨变,汉族同胞在语音、语法和词汇上保留了一些内地的语言特点。与普通话相比较,变化较大的、有规律可循的舟曲方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舟曲方言,根据特点、差异,可分为城关上河、坪定、东山、大川和武坪等小片,以城关地区方言为代表。
(一)声韵特点
舟曲方言与普通话比较,普通话的415个音节,有220多个发生了变化。其中声母发生变化的音节有135个,韵母发生变化的音节有119个,声母、韵母都发生变化的有70多个,三部分合计324个音节,占普通话415个音节的78%。方言声韵的变化就同一个音节所读字音来说有的大多数变化,少数不变;有的部分变化,大多数不变;有的绝大多数不变,仅极少数发生变化。有些音节在口语中不变,而在阅读中却发生变化。例:“发(酵)”、“被告”,在口语中和普通话发音完全一样,而在阅读中讹读为“fɑ xiɑo”、“bi gɑo”。
另外,普通话的一个音节在方言中可能变成两个、三个或多个。例如:“bɑo”这个音节中的“胞”“剥”“堡”“刨”在舟曲方言中分别读成“pɑo”“bo”“bv”“po”,又如“jiɑo”这个音节中的“焦”“嚼”“脚”“剿”“酵”在舟曲方言中分别另读“ziɑo”“que”“jue”“cɑo”“xiɑo”。
1.普通话中zh、ch、sh等舌尖后音在舟曲方言中多为z、c、s等舌尖前音。
表2.1
续表
2.在舟曲汉语方言中尖音、团音是相互区分的。普通话中的团音(j、q、x、i、u相拼)在舟曲话中大多数发成尖音(z、c、s、i、u相拼)。
表2.2
续表
3.不送气的音节读成送气的音节。如将声母b、d、g、j、zh读成相应的送气的声母p、t、k、q、c、ch。
表2.3
续表
4.许多e韵字大都转变为ei韵、ie韵。
表2.4
舟曲汉语方言还有以zh、ch、sh为声母的uo韵变成e韵,声母相应变为(tsf)、(tsf')、(sf),如“卓”、“说”中的声母zh、ch、sh转为(tsf)、(tsf')、(sf)。在巷、鞋、杏等的字词中声母“x”变成“h”分别为hɑng、hɑi、hen,又如“ɑi”韵字,“爱”字由“ɑi”变成了“gɑi”。掰、拍、麦等字由bɑi、pɑi、mɑi变成bei、pei、mei。摘、拆、色等音节,由zhɑi、chɑi、shɑi变成zei、cei、sei。又如拽、揣、帅变成(tsfɑi)、(tsf'ɑi)、(sfɑi)。
此外,舟曲方言n、I在洪音前不分,都读[I]。如“耐”和“赖”都读[Iɑi];“努”和“鲁”都读[Iu]。在细音前有区别,一般来读[I]。“梨”读[Ii],“驴”读[Iy]。个别泥母字例外读[m],如“女”读[mi]。
(二)语法
1.句式
(1)补语代替状语。许多状语句式,在舟曲方言中多用程度补语来表达,例(左为普通话,右为舟曲方言):
表2.5
(2)“把”字句的特殊用法。大部分方言句子中将宾语置于动词之前,而不用“把”字。例:
表2.6
用介词“给”、“向”等,将宾语提前。例:
表2.7
“把”字省略句,语句的后半句省略不说出。多在大人责备小孩时使用,含责怪之意。例:
表2.8
(3)动词插入双宾语之间。方言中介词词组置于双宾语之间,动词插入双宾语之中,使原来的“动+宾+宾”的句式变成“介+宾+动+宾”的句式。例:
表2.9
(4)疑问句的特殊用法。
用反问句表示肯定,起强调、知足、指责、警告等意的句式。例如:
表2.10
用疑问句表示否定。例:
表2.11
2.重叠
(1)名词重叠。舟曲方言中名词重叠的现象很普遍,用法也较复杂。一般多用AAB式。
表2.12
(2)动词重叠。舟曲方言中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多出现在疑问句中,表示询问对方的意愿。
表2.13
(3)形容词重叠。舟曲方言中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主要表现在普通话所没有的具体词汇上。
表2.14
续表
3.附加
(1)前缀。附加前缀在方言例数量不多,常见的有疑问句中的“阿”、“啥”形容词的“稀不”、“稀”和名词前面的“打”、“老”等。
表2.15
(2)后缀。
表2.16
(三)语词、词汇
1.天地时令(表中左侧为舟曲方言)
表2.17
续表
表2.18
续表
续表
3.身体部位、疾病
表2.19
续表
4.称谓、指代称谓
表2.20
续表
5.农事、农具
表2.21(www.zuozong.com)
续表
6.衣着穿戴
表2.22
7.饮食起居
表2.23
续表
8.房屋、器具
表2.24
续表
9.婚丧、生育
表2.25
10.生活、交际
表2.26
续表
11.文教百业
表2.27
12.宗教
表2.28
13.动作行为
表2.29
续表
续表
续表
14.性状程度
表2.30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15.固定词组。舟曲方言中有许多近似成语格式的词组,每个词组四字(个别)形式固定,意义也固定,构成形式丰富多样。
(1)AABB式
表2.31
(2)ABAC式
表2.32
(3)AABC式
表2.33
(4)A—B—式
表2.34
(5)A*—(“*”处为固定嵌词,如“不、格、头、支、巴、麻、休、抓”等)
表2.35
续表
(6)A—B式(这一类多为两个偏正结构组成的词组,A、B大多名词,由形容词、动词、数词来修饰)
表2.36
续表
(7)ABCD式(词组中的字单个儿,大多不能再分,只能综合理解其意义)
表2.37
续表
(8)B—式(AB为实词,后为无实义的附加成分)
表2.38
16.其他词汇(未归入前十五类的词汇,如虚词中的各类,数量词等。)
表2.39
续表
续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