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崇福寺大修始于明代洪武年间,历时五年竣工

崇福寺大修始于明代洪武年间,历时五年竣工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崇福寺开全部维修之始。本年整修崇福寺院门。公元1383年,明太祖洪武十六年,五月十四日,晋王朱棡岳父永平侯谢成巡视崇福寺,即日开始对崇福寺进行大修重建,历时五年竣工。公元1506年—1521年,明武宗正德年间,朔州卫镇府薛琦撰崇福寺碑记。公元1965年,崇福寺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1983年3月1日,山西省平朔考古队进驻崇福寺,开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汉墓发

崇福寺大修始于明代洪武年间,历时五年竣工

公元665年,唐高宗麟德二年,创建大雄殿、大藏经楼、配楼、山门。

公元936—982年,辽太宗天显十一年至辽景宗乾亨四年,契丹人将崇福寺改为林衙太师府署。

公元983年—1012年,辽圣宗统和年间,林衙太师改宅为寺,未有名号,人称林衙院。公元991年,辽圣宗统和十年,朔州桑干河水溢,漂禾坏屋,溺水甚众。

公元1092年,宋哲宗元祐七年,辽道宗大安八年,朔州地震

公元1112年,辽天祚帝天庆二年,朔州十方院前管内都僧政运擢与大众为亡僧云济敬造石雕观音站像一躯。

公元1143年,金熙宗皇统三年,安远大将军朔州顺义军节度使翟昭度肇为皇帝皇后万岁、亲王臣宰千秋、国泰民安,开始创建弥陀殿。

公元1147年,金熙宗皇统七年,弥陀殿砌筑殿脊和大吻。

公元1149年—1156年,金海陵王天德元年至贞元四年,弥陀殿内部装饰塑像,彩绘壁画

公元1150年,金海陵王天德二年,朝廷赐额“崇福禅寺”。

公元1184年,金世宗大定二十四年,悬挂“弥陀殿”竖匾一方。

公元1267年,元世祖至元四年,朔州大水。

公元1321年—1333年,元英宗至治元年至元文宗至顺四年,其间无一宝公禅师住持。朝廷特颁《大藏尊经》一部。崇福寺开全部维修之始。

公元1354年,元顺帝至正十四年,量公禅师补砌罗汉像。

公元1382年,明太祖洪武十五年,崇福寺钦蒙敕旨开设朔州僧正衙门。僧正立祥经礼部僧录司考试合格,被授予本州僧正司僧正。本年整修崇福寺院门。

公元1383年,明太祖洪武十六年,五月十四日,晋王朱棡岳父永平侯谢成巡视崇福寺,即日开始对崇福寺进行大修重建,历时五年竣工。

公元1387年,明太祖洪武二十年,广武将军朔州卫指挥孙复,僧正司化缘僧立祥等筹资整修重油弥陀殿板门。同年七月重塑弥陀殿主佛三尊及莲座。大雄殿塑像也为是年新妆。

公元1453年,明景泰帝景泰四年,观音殿悬挂竖匾一方。威德将军京兆人杜学文手书。

公元1469年,明宪宗成化五年,无双禅师大修崇福寺全院。

公元1474年,明宪宗成化十年,无双禅师于寺后创建毗卢阁三楹。基址今已无存。

公元1499年,明孝宗弘治十二年五月二十日辰时,朔州城北马圈头村下过一场陨石雨,石大如轮,白气冲天,有声如雷,入地七尺,碎石进出三五十里之外。

公元1506年—1521年,明武宗正德年间,朔州卫镇府薛琦撰崇福寺碑记。

公元1528年,明世宗嘉靖七年,住持僧净住,知州毕鸾,五台山北山寺住持僧道安率众修筑弥陀殿脊。

公元1535年,明世宗嘉靖十四年,弥陀殿主佛两侧,四椽栿下加立柱支撑。

公元1547年,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狂风大作,遮天蔽日,白日张灯,民人大惊。

公元1552年,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朔州大荒,贫民饿死过半。

公元1568年,明穆宗隆庆二年,朔州大旱,贫民饿死甚众。

公元1581年,明神宗万历九年,朔州瘟疫流行。

公元1601年,明神宗万历二十九年,朔州大旱,饿死者载道。知州屈炜、学正贾铉煮粥济民。

公元1628年,明思宗崇祯元年,朔州大旱,贫民饿死过半。

公元1629年,明思宗崇祯二年,朔州兵荒,郊外万人坑数日填满。

公元1631年,明思宗崇祯四年,知州翁应祥题额“林衙古刹”,将崇福寺列为朔州八景之首。

公元1647年,清世祖顺治四年,蝗灾入境,秋禾食尽,州民大饥。

公元1648年,清世祖顺治五年,再遭蝗灾。

公元1651年,清世祖顺治八年,瘟疫流行,人畜多死。

公元1681年,清圣祖康熙二十年,朔州大荒,百姓食树皮草根,亡者甚众。

公元1683年,清圣祖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初五日申时,朔州地震,坏民庐舍。

公元1689年,清圣祖康熙二十八年,朔州大旱。

公元1720年,清圣祖康熙五十九年,弥陀殿大修。

公元1725年,清世宗雍正三年十二月初二日,日月合璧,五星连珠。

公元1729年,清世宗雍正七年十二月二十日半夜,朔州城上空红光满天,如日方升,历时3个时辰。

公元1741年,清高宗乾隆六年,知州季绾率众大修崇福寺全院,千佛阁及山门各悬竖匾一方。

公元1775年,清高宗乾隆四十年,僧正圆明禅师苦行募化三十余年,知州朱浚率众大修崇福寺全院。赎回东西马道两侧的禅房六院,购置店铺三处,寺田百亩,供寺内护养之用。

公元1840年,清宣宗道光二十年,补修崇福寺全院。

公元1848年,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补修弥陀殿佛像及整个寺院。

公元1870年,清穆宗同治八年,补修崇福寺全院。文殊、地藏二堂由善士田琳捐资修葺。

公元1873年,清穆宗同治十一年,善士郭化龙、田琳等集资装修大雄殿佛像。

公元1878年,清德宗光绪四年,以熊振德为首的地方农民起义爆发。(www.zuozong.com)

公元1885年,清德宗光绪十年,弥陀殿西北角塌陷,斗拱朽坏,知县蔚荣藻率众集资并利用广福钟楼旧料予以补修。

公元1886年,清德宗光绪十二年,大雄殿檐折瓦翻,邑人李洲、李锦藩等集资予以修葺。

公元1891年,清德宗光绪十七年,邑人五品顶戴生员谭元勋等集资整修文殊、地藏二堂,钟鼓二楼,山门、乐楼。

公元1894年,清德宗光绪二十年,邑人灵丘县儒学正堂李恒集资修葺千佛阁。

公元1937年9月28日—9月30日,朔州遭日寇重炮猛轰沦陷,日寇对朔州民众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大屠杀,有四千多人遇难。

公元1940年,北魏千佛石塔被日寇劫往日本。

公元1946年6月16日,朔县解放。

公元1952年,朔县崇福寺文物保管所成立。

公元1953年,观音殿落架大修,其他各殿均予修葺一新。

公元1959年,代县龙门寺住持大禅和尚回到崇福寺。

公元1963年,峙峪遗址发现并进行局部发掘。1965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1965年,崇福寺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1966年,红卫兵数次围攻崇福寺,王继声同志据理力争,崇福寺免遭厄运。

公元1975年,上级拨款整修崇福寺院墙。

公元1976年,弥陀殿内东西两侧加固支柱6根。著名建筑专家祁英涛再次视察弥陀殿,并倡议落架大修。

公元1979年10月1日,崇福寺首次对外开放。

公元1982年11月19日,我国第一部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实施。

公元1983年3月1日,山西省平朔考古队进驻崇福寺,开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汉墓发掘,当年就发掘汉墓1300余座,出土文物17000余件,有不少珍品。

4月19日,《平朔汉墓初探》新闻电视片在全国播放。

5月17日,国家经委主任袁宝华参观出土文物。

7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参观出土文物。

公元1984年,中宣部部长廖井丹视察崇福寺,对弥陀殿的大修做了重要指示。

10月,经上级批准,崇福寺文物收购站成立。

11月,革命老干部周楫同志将“用南将军章”等10余件珍贵文物捐献国家。

公元1985年5月4日,墨西哥等二十二个国家的驻华新闻官员参观崇福寺。

5月24日,《中国建设》杂志编辑爱泼斯坦一行参观出土文物,并留言以示纪念。

7月2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澜涛一行参观崇福寺。

8月,设置消防机构。

8月30日,我国著名考古专家、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先生来朔视察汉墓发掘情况,研究讲学历时15天。

10月,弥陀殿测绘工作开始,历时一年完成。

12月,崇福寺被山西省文化厅授予“两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公元1986年6月16日,朔县解放四十周年大庆,朔县历届领导人一行40多位,参观崇福寺出土文物。

7月,水电部长田正英一行参观崇福寺。

公元1987年4月7日,弥陀殿大修领导组成立。弥陀殿落架大修开工。

5月16日,城区招待所把727.92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划归崇福寺。

7月,晚清翰林、奉天府提督学政张炜五世孙张浩将祖传28件文物捐献国家。

10月1日,参加“全国十一省市重大出土文物展览”,精选平朔出土文物27件代表山西省参加展出。

12月,历时1年的全国性文物普查工作结束。

公元1988年1月13日,崇福寺正式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月16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同志一行视察崇福寺。

7月,山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对崇福寺所藏文物中的一、二级品进行鉴定。

10月18日,城东南里许,出土辽代李谨墓地经幢两件,弥足珍贵。

12月,弥陀殿的落架及壁画揭取工作按计划完成。

公元1989年,弥陀殿建筑构件补配就续。

公元1990年,弥陀殿大修工程基本完成。

公元1991年,弥陀大殿大修工程于11月12日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大功告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