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两次“倾国而葬”,一次是秦二世胡亥倾国而葬秦始皇嬴政,一次是匈奴单于倾国而葬宁胡阏氏王昭君。
“昭军(君)昨夜子时亡,突厥今朝发使忙,
三边走马传胡命,万里非(飞)书奏汉王。
单于是日亲临哭,莫舍须臾守看丧,
解剑脱除天子服,披头还著庶人裳。(www.zuozong.com)
衙官坐位刀离(剺)面,九姓行哀截耳珰”。
昭君死后,单于加急传命各部落,飞书奏汉王,而且脱去了天子之服,穿着平民衣裳,披头散发,日夜不离守丧,痛哭流泪,悲伤至极。大小头领抽刀离伤自己的脸面,以表示悲痛,牧民百姓,去其装饰,截去耳珰,挥泪行哀。而飞书汉王的奏表却迟迟不见回音。“表奏龙庭,敕未至”,单于无奈,不能闯关葬昭君于故地,完成昭君遗命,只有把昭君葬于汉(古神武郡遗址,今神武)匈边界。于是“单于唤丁宁(灵)塞上卫律,令知葬事。一依蕃法,不取汉仪。棺椁穹庐,更别方圆。”单于为昭君倾国而葬,盛况空前,无与伦比。“千里之内,以伐醮(樵)薪,周匝一川,不案□马。且有奔驼勃律,阿宝蕃人,膳主犛牛,兼能煞马。酝五百瓮酒,煞十万口羊,退犊燖驼,饮食盈川,人伦若海。”单于命从单于廷到墓地(呼市到朔州)“一百里铺氍毛毯,踏上而行;五百里铺金银胡瓶,下脚无处。”“单于亲降,部落皆来。倾国成仪,乃葬昭军(君)”。昭君棺椁下葬时的情景更是骇人听闻:“黄金白玉莲(连)车载,宝物明珠尽库倾”,“牛羊队队生埋圹,仕女芬芬(纷纷)耸入坑,地上筑境(坟)犹未了,泉下惟闻叫哭声”。单于安葬昭君,采用了早已绝迹了的活人、活羊、活牛殉葬制。葬完昭君,单于仰天长叹:“何期远远离京兆,不忆冥冥卧朔方,早知死若埋沙里,悔不教君还帝乡”。
昭君死后,匈汉两族人民把此事件刻于砖瓦之上以作纪念。从墓葬出土文物中发现刻有“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单于天降”等瓦当,和“单于和亲”4字砖,以及“单于和亲”“千秋万岁”“安乐未央”12字砖。而且匈汉两族人民纷纷用衣襟包土,一包一包地垒起了一座又一座昭君墓。用以追慕和纪念王昭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