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论语》相关的残简可考者出土于居延破城子A8、罗布淖尔和敦煌悬泉:
(1)居延简4.6A“:所由,观之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
4.6B“:□远辱赐书及秋甚深厚叩头□□” (图4.1)
按:此简B面内容为书信,笔迹不同,反体照片曾被涂描。A面为《论语》残句。今本《论语·为政》:“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简本与今本字句稍有出入,然原出于《论语》无疑。
(2)罗布淖尔简59:“亦欲毋加诸人,子曰赐非” (图4.2)
按:今本《论语·公冶长》:“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简本“赐”后无“也”字。
(3)敦煌悬泉简:“乎张也,难与并而为仁矣。曾子曰:吾闻诸子,人未有自致也者,必也亲丧乎。曾子曰:吾闻诸子,孟庄子之孝,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 (尚无图版发表,参《释粹》V1812②:119)
按:和今本《论语·子张》略同。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页174—175已详说,不赘。
附带一提《居延汉简合校》119.30释文作“子夏为孔子”。细按反体及红外线照片(图4.3),“孔子”的“孔”明显不是“孔”,而是“五”。疑“五子”为“伍子胥”。[34]“子夏为五子”当为某种古籍残文。又《敦煌悬泉汉简释粹》录有如下残简:“之祚责,恶衣谓之不肖,善衣谓之不适,士居固有不忧贫者乎。孔子曰:本子来……”(II0114⑤:71,页176)此当与某种儒典有关,唯出处待考。
近年肩水金关简公布,其中有不少与《论语》有关:
(4)73EJT24:802“:毋远虑必有近忧” (图5)
按:《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73EJT24:833:“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
“年之丧其已久矣君子三” (图6)
按:《论语·卫灵公》:“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按:《论语·阳货》:“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
(6)73EJT31:75:“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 (图7)(www.zuozong.com)
按:《论语·雍也》:“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7)73EJT31:77:“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 (图8)
按:《论语·雍也》:“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
图4.1 居4.6A
图4.2 罗59
图4.3 居119.30
图5 金73EJT24:802
图6 金73EJT24:833
图7 金73EJT31:75
图8金73EJT31:7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