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引流出心包、纵隔内残存的积气、积液和积血;利于肺脏早期复张;预防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如大出血及心包填塞等。
【用物准备】
治疗盘,一次性棉签,弯盘,胶布,碘伏,一次性引流装置,无菌换药碗内有无菌纱布2块及无菌镊,卵圆钳2把,治疗巾,一次性手套,量杯,医用垃圾袋,记录单。
【操作方法及程序】
1.连接吸引装置,使用前检查吸引装置的密闭性能,保持连接处紧密,防止滑脱。
2.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堵管,避免受压、扭曲或打折。
3.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4cm。
4.保持管道密闭无菌,防止逆行性感染。
5.患者清醒后可抬高床头15°,循环稳定后取半卧位。
6.记录单位时间内引流量及24小时累积引流量。(www.zuozong.com)
7.引流装置定时更换,保持胸壁引流口处的敷料清洁干燥,有外渗及时通知医生更换。
8.床旁备血管钳2把。
【注意事项】
1.术后当日每30~60分钟挤压引流管1次,若引流液多或有血块则按需正确挤压,防止堵塞;如接有负压装置,吸引压力一般1.5~2.0kPa。
2.手术当日2~3小时引流管内出现大量鲜红色的血性液体,如成人>300mL/h,小儿>4mL/(kg.h),且无减少趋势,需及时通知医生。
3.前期引流量偏多,过程中引流液突然减少或引流不畅,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呼吸困难、紫绀、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考虑心包填塞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
4.发现引流出大量血性液体或引流管被较多的血块堵塞,应立即通知医生。
5.患者下床活动时,须将引流管夹闭,以防导管脱落、漏气或液体反流。
6.拔管后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憋气、心悸,伤口渗液及出血,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